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法律史評論(2022年第1卷總第18卷)

  • 作者:編者:里贊//劉昕傑|責編:芮素平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04286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9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法律史評論》創辦于2008年,是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近代法文化研究所主辦的法律史學研究集刊。每年出版兩卷,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本卷共設置五個研究主題,並刊載中國法律史學會2021年學術年會會議綜述一篇。「中華法系的傳承與傳播」主題刊載成果6篇,即鄭智關於中國古代法「體系」的研究、李相森關於女性犯奸去衣受杖罰的研究、馬騰和曾志才關於清華簡《治邦之道》與《治政之道》賢能政治理念的研究、姜莉關於北宋官署修建問題的法律研究、王斌通關於明代監察法制對於朝鮮王朝影響的研究、馮學偉關於古代契約文書辨析的研究。「邊疆民族法制的歷史經驗」主題包括成果4篇,分別為陳璽和尚劍關於宋代民族地區死亡賠償規則的研究、秦浩翔關於明清易代之際東南海疆法律問題的研究、張璐以「土巴資號」案件為中心對海上法律秩序的研究、詹悌關於西康司法近代化的轉型研究。「司法文化與司法近代化」主題成果4篇,即嚴丹和郭士禮對清代地方命案通詳與司法檔案虛構問題的研究、陳佳文對國民政府時期司法會議的研究、李風鳴對民國時期法定證據規則的考察、劉之楊關於近代監獄改良的研究。「法學學術史」主題刊載成果5篇,分別為楊素花和吳佩林關於法律儒家化學術史的考察、陳卯軒關於當代中國民族法學敘事的研究、張愷強關於晚清國際私法輸入過程的研究、李文軍關於近代社會法學中國化的研究以及劉楷悅關於學術期刊與法律史學科發展關係的研究。「法政人物」專題刊載人物研究成果3篇,分別為閆曉君關於吉同鈞著作《法闈擬墨》的考證與研究、陳顧關於民法學家胡元義生平經歷的研究、張嘉穎對沈家彝司法經驗的研究。

作者介紹
編者:里贊//劉昕傑|責編:芮素平

目錄
中華法系的傳承與傳播
  中國古代法的「體系」論衡
  中國古代女性犯奸去衣受杖考論
  清華簡《治邦之道》《治政之道》新見賢能政治理念
  北宋官署修建的制度與運行
  明代監察法制對朝鮮王朝之影響
  明清契約文書辨析三題
邊疆民族法制的歷史經驗
  宋代民族地區死亡賠償規則之建構與適用——以骨價為中心的考察
  明清易代之際東南海疆的軍事、民生與法律——順治十二年違禁出海案分析
  法律、秩序與話語權的建立——對1821年「土巴資號」案件的歷史考察
  民國時期西康司法的近代化進程——側重司法統計的分析
司法文化與司法近代化
  清代地方檔案命案通詳文書與司法檔案的虛構問題——以《巴縣檔案》《冕寧檔案》為中心的考察
  司法改革的中央設計:國民政府時期司法會議研究
  民國時期法定證據規則的分類考察——以作為主要生成機制的司法解釋為對象
  民國時期的監犯外役論析
法學學術史
  中國法律儒家化:一個學術史的考察
  當代中國民族法學敘事:理論範式與學術成就
  晚清時期國際私法的輸入:譯著、教育與文明追求
  社會法學中國化的近代探索法律史學科發展與學術期刊
法政人物
  吉同鈞《法闈擬墨》
  尋找胡元義
  在法制轉型時代中調和:沈家彝司法經驗鉤沉
會議綜述
  中國法律史學會2021年學術年會會議綜述
《法律史評論》稿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