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人對於什麼樣的故事和文字有偏好,在認知科學的研究中有很多實用的成果。掌握了這些認知規律,我們可以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寫出吸引人的文章。
本書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喜歡什麼故事和文章結構。從第2章到第4章,本書講解了宏觀快速寫作:如何迅速寫出一個段落,如何根據腦科學原理來迅速構建故事,其中涉及可讀性和比喻、擬人、排比三種修辭的運用。第5章介紹了五大寫作原理: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字(腎上腺素)、如何激發讀者的「代入感」(鏡像神經元)、如何讓讀者覺得高潮迭起(多巴胺)、如何讓文字升華(GABA)、如何激發讀者的內心情感(催產素)。對於每一個寫作原理,本書深入地進行了闡述和分析,並指出了構建故事和訓練寫作的步驟與方法。第6章來到了故事構建的末尾一步:宏觀與微觀的介面,講解了文字流暢和連貫的秘訣。第7章講解了在議論文中如何構建說服力。
在最後一章,本書用認知科學的方法來分析世界流傳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到底符合了什麼樣的人腦工作原理,才使得它們一代代地被流傳下去。
本書適合學生和所有內容創作者閱讀。
作者介紹
楊瀅|責編:樂馨
楊瀅(@屠龍的胭脂井)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前顧問,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認知成像科研教授,學而思培優前首席科學家,TED演講嘉賓,微博百萬粉絲腦科學博主。未花一分錢廣告費,她的文字吸引了百萬粉絲。粉絲們評價她的博文「比小說還精彩,讀著酣暢淋漓」。
目錄
第1章 為什麼寫作跟大腦有關
1.1 讀者的腦反應就是作者的下筆點
眼動追蹤/腦電/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1.2 寫作如同下廚:做一個好廚子,要知道人的口味
共情與代入感/驚喜與幽默/危機/充滿動感
法則1:具體、簡單、清楚
法則2:長短句錯落
法則3:押韻就是王道
1.3 中文寫作的特殊習慣:做一個中餐好廚子,要知道中國人的特殊口味/重頭戲在後面/巧用文學典故/韻律的問題
第2章 快速寫作:寫作的第一步是飛速成稿
2.1 一個快速寫作的遊戲:皮亞傑建構與快速寫作
2.1.1 什麼是皮亞傑建構
2.1.2 建構第1步:名詞與場景白描
2.1.3 建構第2步:搭配形容詞
2.1.4 建構第3步:引經據典與水到渠成
2.1.5 建構第4步:動詞與畫龍點睛
2.1.6 建構第5步:把上面的部分結合起來
2.2 擴展到抽象場景:跟我一起練
2.2.1 往年中考作文題目的建構樣例
2.2.2 往年高考作文題目的建構樣例
2.2.3 古今中外:古代人、現代人、家鄉或遠方的建構樣例
第3章 從大腦到宏觀故事構建
3.1 電影大師大衛.林奇的遊戲:一個利用卡片寫故事的故事
3.2 起承轉合:精彩故事的公式就在你的大腦里
3.2.1 起:開頭如何吸引人
3.2.2 承:如何保持讀者注意力
3.2.3 轉:期待本身比結果更重要
3.2.4 合:大腦Z喜歡曲折而充滿鬥爭的故事
第4章 給大腦寫的文字:簡單又接地氣
4.1 大腦的特性是慵懶
4.1.1 什麼是可讀性
4.1.2 可讀性與大腦的慵懶之間的關係
4.2 讓大腦喜歡的修辭方法
4.2.1 用比喻呵護缺乏想象力的大腦
4.2.2 擬人——賦予物體情感
4.2.3 排比句——一個事物的三個方面
4.2.4 修辭的遊戲與修辭的皮亞傑建構
第5章 大腦的品味
5.1 腎上腺素:給我支棱起來,戰鬥或逃跑
5.2 鏡像神經元:代入感的重要性
5.3 GABA:頓悟與哲理是大腦喜歡的故事高潮寫法
5.4 多巴胺:給我的大腦「發糖」
5.5 親情、友情、愛情:終極的神經元雞尾酒
第6章 平滑得像黃油一樣:連貫與流暢的秘訣
6.1 大腦處理句法的習慣:弧形結構
6.2 弧形結構實戰:從句子到段落,從小弧形到大弧形
6.3 流暢的高階技巧:音樂感
6.3.1 詩詞歌賦里的音樂感
6.3.2 如何把音樂感遷移到文章中
6.3.3 韻律就是原因:大腦對韻律的熱愛
第7章 力透紙背的雄辯:構建說服力
7.1 積累論點和論據的秘訣在於積累寫作的「樂高塊」
7.2 時間、地點和人物:摒除一切模糊性
7.3 論點和論據的組織
7.3.1 充分性與必要性
7.3.2 正反論證和矛盾統一
7.3.3 列出一個問題的多個方面
7.3.4 其他論證結構
7.3.5 論證結構的總結
第8章 用腦科學原理分析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