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萬物大曆史(農耕怎樣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 作者:(韓)金緒炯|責編:于賀//曲沛然//張靜|譯者:楊蕾蕾|繪畫:(韓)陳善奎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43791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7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農耕意味著家畜化和作物化,也意味著工具與技術的開發。隨著農耕開始,剩餘產品出現,新階層誕生,社會膨脹也開始加速……農耕對人類究競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對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產生了什麼影響?這本書將一一為你解答

作者介紹
(韓)金緒炯|責編:于賀//曲沛然//張靜|譯者:楊蕾蕾|繪畫:(韓)陳善奎
    金緒炯,梨花女子大學地球史研究所研究教授,取得梨花女子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的主題是1918年流感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她曾與大曆史創始人大衛·克里斯蒂安進行合作研究,是在韓國講授大曆史的開拓者,主要以初高中生和其他社會公眾為對象進行大曆史相關的演講。譯著有《大曆史:世界史的新對策》(合譯)、《人類最大的災難:1918年大流感》、《為什麼是歐洲》(合譯)等。

目錄
引言  擺在餐桌上的1萬年歷史
1  1萬年前的爆炸
  狩獵—採集時代
  農耕的起源
  農耕時代的開始
  富足的狩獵—採集時代
2  最初的馴化
  最初的作物化
  最初的家畜化
  新技術、陶器和工具
  朝鮮半島水稻種植始於何時?
  關於雞的神話傳說
3  次級產品革命
  乳製品生產
  羊毛和毛織品生產
  牛和牛耕
  馬和戰車
  朝鮮半島的驛站制度
4  農耕時代的全新複雜性
  剩餘產品和私有財產
  神職人員、工匠、軍人
  法官與官員
  城市和國家的發展
  巨石陣
5  工業化之前的農耕
  人口增加與耕地擴大
  新動力的開發
  哥倫布大交換
  棉花和糖種植園
6  工業化時代的農耕
  經濟作物和資本積累
  農耕的機械化
  現代社會的農耕和環境問題
7  農耕的未來
  基因工程和新食物
  城市農耕
  農耕自動化
  人類與環境共存
從大曆史的觀點看「農耕的開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