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血管淋巴管外科學(供專業學位研究生及專科醫師用第3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專科醫師核心能力提升導引叢書

  • 作者:編者:汪忠鎬|責編:劉艷平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25714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77
人民幣:RMB 1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為了加強血管外科後備力量的培養,配合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建設的要求,我們在2008年組織編寫了第1版《血管淋巴外科學》,填補了我國血管淋巴外科在研究生教育的空白,成為血管外科專業研究生及中、低年資外科醫生重要的專業教科書;並於2014年組織編寫了第2版《血管淋巴管外科學》。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特別是隨著「十三五」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提出研究生教材應該對專科研究生的臨床思維、科研思維提供積極的引導作用,應著眼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紮實基本功的血管外科年輕醫生。全書收錄了總論、動脈疾病、靜脈疾病、淋巴管疾病、其他血管疾病及技術五篇。

作者介紹
編者:汪忠鎬|責編:劉艷平
    汪忠鎬,1937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人。1961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我國血管外科學重要奠基人之一,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首任負責人及終身名譽組長、國際脈管學院副主席、國際血管聯盟顧問、亞洲血管外科學會主席、國際血管聯盟副主席、《血管外科年鑒》編委、國際布加綜合征學術大會創始主席、美國血管外科學會傑出委員、印度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名譽會員。汪院士在布加綜合征、大動脈炎、頸動脈體瘤等疑難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血管腔內療法、人工血管生物化、骨髓細胞向內皮細胞分化等方面的開創性成果國際領先。其為布加綜合征提出全方位診治體系,手術術式被引入牛津外科學和美國脈管學教科書。在國內首先開展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腦缺血、血管重建術治療糖尿病肢體缺血等,全方位提高了我國血管外科學整體學術水平,推動我國血管外科學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汪院士曾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國外60多所大學作特邀報告。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我國血管外科的發展
    第一節  中國血管外科的發展歷程及思考
    第二節  靜脈疾病的外科治療的歷史演變及思考
    第三節  大動脈疾病治療的歷史演變及思考
    第四節  周圍動脈疾病治療的歷史演變及思考
    第五節  內臟動脈瘤治療的歷史演變及思考
  第二章  血管外科疾病的檢查和評估
    第一節  血管外科病例病史採集的重要性
    第二節  血管疾病體檢技術的回顧和發展以及必要性
    第三節  影像學檢查在血管外科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回顧、現狀及展望
  第三章  血管外科疾病的藥物治療
    第一節  擴血管藥物治療
    第二節  抗凝療法
    第三節  溶栓療法
    第四節  抗血小板療法
    第五節  降黏療法
  第四章  血管替代品
    第一節  歷史回顧
    第二節  人工血管植入后的生物學變化
    第三節  人工血管現狀
    第四節  人工血管發展現狀
    第五節  組織工程人工血管研究現狀和展望
  第五章  腔內血管介入器材的研製及演變
    第一節  主動脈支架型血管系統
    第二節  外周血管支架
    第三節  擴張球囊
    第四節  經皮機械性血栓/斑塊切除術
    第五節  經皮激光血管成形術
    第六節  下腔靜脈濾器
第二篇  動脈疾病
  第一章  腹主動脈-髂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第一節  腹主動脈-髂動脈硬化閉塞症診斷和治療的歷史
    第二節  腹主動脈-髂動脈硬化閉塞症診斷方法
    第三節  泛大西洋協作組分級的演變及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南對主-髂動脈硬化閉塞症治療決策的影響
    第四節  外科手術治療方法的發展、演變和不同手術方法的優缺點
    第五節  血管腔內治療在主-髂動脈硬化閉塞症治療的地位及進展
    第六節  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
  第二章  外周動脈阻塞性疾病
    第一節  股-?動脈阻塞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第二節  膝下動脈阻塞性疾病
  第三章  糖尿病足
    第一節  糖尿病足的概論
    第二節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療演變
    第三節  糖尿病足的藥物治療的演變
    第四節  糖尿病足局部創面的處理演變
    第五節  從我國大截肢率明顯降低中的思考
  第四章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診斷與治療
    第一節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診斷和治療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流行病學、病因及病理解剖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分期、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四節  治療及預后
  第五章  頸動脈狹窄性疾病
    第一節  頸動脈狹窄基本概念、病史及查體
    第二節  頸動脈狹窄臨床表現、影像檢查、診斷
    第三節  藥物治療
    第四節  頸動脈狹窄手術治療
    第五節  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
    第六節  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的演變
    第七節  合併嚴重冠心病的頸動脈狹窄處理原則
  第六章  鎖骨下動脈及椎動脈系統病變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三節  鎖骨下動脈狹窄/閉塞治療、併發症及預后
    第四節  椎動脈狹窄病變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五節  椎動脈治療的演變及思考
  第七章  腸系膜血管疾病
    第一節  急性腸系膜缺血
    第二節  慢性腸系膜缺血
  第八章  腎血管性高血壓
    第一節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腎動脈狹窄的原因
    第三節  腎血管性高血壓發病機制
    第四節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第五節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
    第六節  大動脈炎導致的腎動脈性高血壓
  第九章  多發性大動脈炎
    第一節  多發性大動脈炎概述、流行病學與發病率
    第二節  對多發性大動脈炎病因和發病機制的認識以及臨床分期、分型及特點
    第三節  大動脈炎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及鑒別診斷
    第四節  治療
    第五節  目前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第十章  急性肢體缺血
    第一節  急性肢體缺血
    第二節  代謝性肌腎綜合征
  第十一章  動脈瘤疾病的基礎研究及熱點
    第一節  動脈瘤的流行病及病因學研究
    第二節  動脈瘤的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研究
    第三節  動脈瘤的炎症與免疫學研究
    第四節  動脈瘤的生物力學與血流動力學研究
  第十二章  胸主動脈瘤
    第一節  胸主動脈瘤的概論
    第二節  胸主動脈瘤治療
    第三節  主動脈弓部動脈瘤
  第十三章  腹主動脈瘤
    第一節  腹主動脈瘤的病因、病理和臨床特徵以及影像學選擇
    第二節  腹主動脈瘤外科治療歷史及現狀
    第三節  腹主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的技術及腔內治療的技術要點
    第四節  腹主動脈瘤治療的未來展望及思考
  第十四章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

    第一節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歷史回顧
    第二節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的流行病學及分型
    第三節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發病機制和病理學改變
    第四節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第五節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分支動脈灌注不良綜合征
    第六節  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治療演變
    第七節  A型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
  第十五章  胸腹主動脈瘤
    第一節  胸腹主動脈瘤概述
    第二節  胸腹主動脈瘤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三節  胸腹主動脈瘤的治療
  第十六章  外周動脈瘤
    第一節  內臟動脈瘤
    第二節  頸動脈瘤
    第三節  鎖骨下動脈瘤
    第四節  四肢動脈瘤
  第十七章  頸動脈體瘤
    第一節  頸動脈體瘤的病理生理及解剖
    第二節  頸動脈體瘤的生物學及流行病學特徵
    第三節  頸動脈體瘤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四節  頸動脈體瘤的治療、併發症及預后
    第五節  治療演變的思考
第三篇  靜脈疾病
  第一章  下肢靜脈疾病的再認識
    第一節  下肢靜脈解剖及血流動力學的再認識
    第二節  靜脈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探討
    第三節  下肢靜脈曲張病因學探討及外科治療對策
    第四節  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自然病程和分型的認識
    第五節  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外科手術的現狀及進展
    第六節  爭議與展望
  第二章  下肢淺靜脈曲張
    第一節  下肢淺靜脈曲張流行病學及發病機制
    第二節  下肢淺靜脈曲張病因學探討及治療對策
    第三節  各種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方法的比較
    第四節  爭議與展望
  第三章  下肢交通支功能不全的診治進展
    第一節  下肢交通靜脈功能不全的定義和病理生理
    第二節  下肢交通靜脈功能不全的診斷評估及進展
    第三節  下肢交通靜脈功能不全的治療及進展
  第四章  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第一節  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
    第二節  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診斷評價
    第三節  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療現狀及進展
    第四節  爭議與展望
  第五章  靜脈血栓栓塞症
    第一節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機制及臨床表現
    第二節  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檢查、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三節  深靜脈血栓的治療
    第四節  深靜脈血栓的預防
    第五節  肺動脈栓塞歷史回顧、發生原因與傳統概念的更新

    第六節  肺動脈栓塞的分型、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的演變及預防
    第七節  從治療演變中我們應當思考什麼?
  第六章  「胡桃夾」綜合征
    第一節  「胡桃夾」綜合征病因及解剖生理
    第二節  「胡桃夾」綜合征臨床表現及診斷
    第三節  「胡桃夾」綜合征的治療及思考
  第七章  巴德-吉亞利綜合征
    第一節  巴德-吉亞利綜合征概論、發病原因和病理
    第二節  巴德-吉亞利綜合征分型及臨床表現
    第三節  巴德-吉亞利綜合征的介入和外科手術治療
    第四節  我國學者在巴德-吉亞利綜合征方面做出的貢獻及思考
  第八章  髂靜脈受壓綜合征
    第一節  髂靜脈受壓綜合征概念及解剖學特徵
    第二節  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
    第三節  治療的演變及最新治療進展
第四篇  淋巴管疾病
  第一章  淋巴水腫
    第一節  淋巴水腫概述
    第二節  淋巴水腫的治療
  第二章  乳糜迴流障礙
    第一節  乳糜迴流障礙概述
    第二節  乳糜性腹水
第五篇  其他血管疾病及技術
  第一章  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
    第一節  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血管瘤
    第三節  血管畸形
  第二章  血管創傷
    第一節  血管創傷的治療總論
    第二節  創傷性主動脈夾層的治療
    第三節  不同部位的血管損傷
    第四節  醫源性血管損傷
    第五節  腔內技術在血管損傷處理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
  第三章  腫瘤與大血管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動脈腫瘤
    第三節  靜脈腫瘤
  第四章  血管炎性疾病
    第一節  血管炎性疾病的概論及流行病學分類
    第二節  血管炎性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臨床表現
    第三節  血管炎性疾病的治療及預后
    第四節  血管炎性疾病藥物長期管理及思考
  第五章  血管功能性疾病
    第一節  雷諾綜合征
    第二節  紅斑性肢痛症
    第三節  藍趾綜合征
  第六章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外科技術
  第七章  血管新生療法在血管外科中的應用
    第一節  血管新生療法的概論
    第二節  血管新生在下肢慢性缺血疾病中臨床應用演變

    第三節  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淋巴阻塞性疾病
    第四節  基因重組的肝細胞生長因子的研究與應用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登錄中華臨床影像庫步驟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