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知識百問百答/未成年人權益法律保護系列

  • 作者:編者:孫培江|責編:逯衛光//袁月
  •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
  • ISBN:9787516227695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6
人民幣:RMB 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緊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最新修改規定,結合社會關注的熱點疑難及司法審判實踐案例,從預防犯罪的教育、對不良行為的干預、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對重新犯罪的預防等方面,作了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識答疑和講解,有助於為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提供法治保障。

作者介紹
編者:孫培江|責編:逯衛光//袁月
    孫培江,男,1965年1月出生,漢族,1982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一級高級法官。先後主持完成《獨任制擴大適用案件質效管控體系研究》《電子商務平台的治理規則研究》《司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相關問題研究》等多項上海法院重點調研課題。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1.為什麼要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哪些主體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負有重要責任?
  3.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具體由哪些政府負責?各級人民政府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職責有哪些?
  4.學校如何開展性教育?如何預防未成年人性犯罪的發生?
  5.為何要建設校園法治教育專門隊伍?應如何進行人員選拔?
  6.如何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
  7.為什麼要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減輕處罰?
  8.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9.國內外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經驗有哪些?
  10.專門教育為什麼要堅持行政化決定機制,是否可以通過修正刑法的方式來實現?
  11.如何增強未成年人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12.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矯治和心理干預,以及採取這些方式的必要性?
第二章  預防犯罪的教育
  13.學校如何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14.學校如何配合社會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15.如何預防未成年學生實施校園欺凌行為?
  16.如何培養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以及呵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17.家庭教育對預防青少年犯罪有何積極意義?如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
  18.預防留守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應當尤其注意什麼?
  19.教育行政部門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有哪些職責?
  20.如何大力推進中小學「法治校長進校園」的普法教育工作?
  21.學校可以通過何種渠道了解調查本校的校園暴力現狀?發現校園暴力現象后,學校應當如何處理?
  22.學校應如何開展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3.如果學校發現有未成年人輟學,應當如何處理?如何使其接受教育?
  24.如果你發現所在的社區有未成年人被迫輟學,作為社區工作人員應該如何做?
  25.社會如何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
  26.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的網路犯罪?
  27.開展法治教育課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何意義?
  28.校園欺凌有何危害?
第三章  對不良行為的干預
  29.未成年人有哪些不良行為值得重視?
  30.什麼是不良行為?應建立何種機制應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能否在未告知父母的情況下徑自對有不良行
  為的未成年學生採取管理教育措施?
  31.未成年人犯罪經常涉及的類型是哪幾種?
  32.發現有未成年人賣淫、嫖娼或賭博,學校應如何處理?學校應如何開展反「黃、賭、毒」教育?
  33.如何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受害人進行保護?
  34.學校發現未成年人可能涉及或已經涉及犯罪,應當如何處理?
  35.學校應該如何處理校園欺凌事件?
  36.寄宿制學校應當如何加強對學生安全管理?若遇未成年人無故夜不歸宿,應當如何處理?學校應當如何促進寢室氛圍和諧,室友間融洽相處?一旦發現同寢室的未成年人有矛盾摩擦,應當如何處理?
  37.發現學生參與犯罪團伙或非法組織,學校應當如何處理?
  38.學校在招聘教職員工時是否需要對其進行背景調查?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測評?
  39.應當如何處理品行不良或有教唆、脅迫、引誘學生實施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教職工?
  40.什麼是「校園暴力」?什麼是「校園軟暴力」?它們分別會對未成年人造成什麼消極影響?
  41.學校與家庭應如何加強合作,實現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家校共育?
  42.學校及相關部門應如何維護校園及校園周邊治安,保障學生安全?一旦發現校外人員無故進入校園,應當如何處理?
  43.社會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方面應當如何做?
  44.學校因不良行為懲處未成年人前是否應當舉行聽證會?
第四章  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
  45.什麼是嚴重不良行為?應建立何種機制處理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

  46.什麼是青少年網路欺凌?
  47.學校應如何保證刑滿釋放和接受社區矯正的未成年人受到平等的教育待遇?
  48.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具體有哪些?
  49.嚴重不良行為與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50.如何界定未成年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情節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以及「多次實施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51.如何預防青少年毒品犯罪?
  52.當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嚴重不良行為的,哪些主體負有報警的義務?
  53.未成年人受到教唆人或脅迫人的威脅時,公安機關應當立即採取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54.監護人如何消除或減輕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給他人或社會帶來的後果?
  55.針對未成年人的嚴重不良行為,監護人可以採取哪些措施管教未成年人?
  56.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公安機關可以採取哪些矯治教育措施?
  57.對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所在學校可以採取哪些矯治教育措施?
  5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矯治教育措施的實施過程中負有哪些責任?
  59.未成年人具有哪些情形的,可以將其送人專門學校接受專門教育?
  60.有權決定將未成年人送人專門學校接受專門教育的法律主體有哪些?
  61.為何要對未成年人進行矯治教育措施?
  62.什麼是「專門學校」?它與普通學校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63.進入專門學校接受矯治教育的未成年學生能否回到普通學校就讀?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64.專門學校應如何開展對未成年人的矯治教育?
  65.進入專門學校學習的未成年人的學籍如何處理?如若符合畢業條件能否畢業?
  66.專門學校對接受專門教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負有什麼責任?
  67.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親屬能否探望正在接受專門教育的未成年人?
  68.如果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對矯治教育措施的行政決定不服,可以通過什麼法律途徑進行救濟?
  69.未成年人犯哪些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70.未成年人盜竊或者詐騙親屬財物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第五章  對重新犯罪的預防
  71.為什麼要重視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
  72.為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當注意什麼?
  73.司法機關應當邀請哪些人參與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動?
  74.訊問和審判涉罪未成年人,哪些人需要到場?
  75.什麼是合適成年人?對其在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方面有何要求?
  76.少年法庭受理案件的範圍和特別程序有哪些?
  77.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是什麼?
  78.如何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矯治和認知調整?
  79.對於無固定住所、無法提供保證人的未成年人如何適用取保候審?
  80.未成年犯的羈押、管理和教育與成年犯有什麼區別?
  81.未成年犯的刑罰執行機關是哪個組織機構?它和成年犯監獄有什麼不同嗎?
  82.對未成年犯適用刑罰應當注意什麼?
  83.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涉罪未成年人還可以再接受義務教育嗎?
  84.未成年犯管教所在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起到什麼作用?
  85.社區矯正機構有哪些加強法治教育和進行職業教育的職責?
  86.社區矯正對於未成年犯的必要性和意義是什麼?
  87.如何對涉及刑事案件的未成年人進行法治教育?
  88.安置幫教是什麼?哪些機構或人員應當做好安置幫教工作?
  89.如何對刑滿釋放的未成年人進行安置幫教?
  90.如何理解對於有過違法犯罪經歷的未成年人,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不得歧視?
  91.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特殊的法律保護制度?
  92.在司法領域如何保護未成年犯罪人的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
  93.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是什麼?封存內容包括哪些?它對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有什麼意義?
  94.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泄露,有什麼救濟途徑?

第六章  法律責任
  95.訴訟過程中,國家機關發現實施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的,可以採取什麼措施?
  96.學校及其教職員工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何特殊責任?
  97.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教職員工在什麼情況下,會被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依法予以解聘或者辭退?
  98.在復學、升學、就業等方面歧視相關未成年人的,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99.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100.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