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六君子圖/元代山水畫筆墨解析

  • 作者:李鋼|責編:盧衛
  • 出版社:上海人美
  • ISBN:9787558621734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元代畫壇上有「一花四果」的格局,一花即趙孟頫,四果即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和吳鎮。寓意著趙孟頫和元四家的師承和藝術地位,故元代山水畫筆墨解析系列圖書挑選了這五大家的代表畫作及其匹配的藝術觀點和後人的品評,向廣大藝術愛好者們呈現的是作者對趙、黃、王、倪、吳這五大家的山水畫藝術的研習、感悟與解讀。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別號幼霞生、荊蠻民等,常州無錫人。出身江南富豪,家境富裕。倪瓚生活于元代後期,其時文人繪畫的創作理念和紙本山水畫的」干筆皴擦」筆墨技法已經完善,《六君子圖》可謂倪瓚經典之作,本畫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六君子圖》寫江南秋色,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疏密掩映,姿勢挺拔。有黃公望題詩云:「遠望雲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擁披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本書挑選名家經典作品進行高清印製,並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畫家進行文字導讀、臨摹解析與示範,向讀者呈現作品的繪畫技法與藝術內涵。叢書將採用獨特的裝幀形式,最大程度還原原畫風貌,內頁示範配合二維碼視頻使本選題更為豐富,更便於愛好者臨摹、欣賞,是書畫愛好者、初學者不可多得的學習範本。

作者介紹
李鋼|責編:盧衛
    李鋼,罡居士,澄懷齋主,美術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研究所所長。台灣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主要方向為中國繪畫理論與實踐,主創山水畫。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運用。已出版《寫意山水畫法》《傳承》《高校藝術類叢書》《設計素描》《工筆人物畫法》《速寫過關三大訣竅》《李成·郭熙·王詵》《寫意人物畫法》《中國歷代山水畫技法與評析》《林泉之心》《傳統文脈與設計思維》《一心不亂》等著作以及在《美術研究》《裝飾》《美術觀察》等CSSCI雜誌上發表專業文章。曾獲交大教材一等獎、教材最高獎勵獎、燭光獎、教學成果獎、優秀教師獎,獲教育部與市教委頒發獎項11個。

目錄
前言/封二
第一章  中國山水繪畫發展史略
  第一節  秦漢山水繪畫總體特徵
  第二節  魏晉山水繪畫總體特徵
    1.靈動飛揚的線型與宇宙諧和氣化的「體用」表達
    2.書寫線型、物形氣化與宇宙諧和氣化的「體用」表達
    3.平鋪式構圖與循環往複的時空觀的「體用」表達
    4.轉粗獷為謹細的畫風與晉人心性的「體用」表達
    5.晉人清淡的設色審美與晉人心性的「體用」表達
  第三節  隋唐山水繪畫總體特徵
    1.「錯金鏤彩之美」的金碧青綠山水
    2.「初發芙蓉之美」的水暈墨章山水
  第四節  五代山水繪畫總體特徵
  第五節  兩宋山水繪畫總體特徵
  第六節  元明清山水繪畫總體特徵
第二章  倪瓚與《六君子圖》
  第一節  元代歷史背景
  第二節  元代文人畫整體特徵
  第三節  倪瓚
  第四節  倪瓚《六君子圖》藝術特徵
  第五節  《六君子圖》技法特徵
第三章  元代美學特徵與陸王心學的影響
  第一節  現實觀照走向內心感悟
  第二節  寫意:元代美學特徵與遺民畫
  第三節  主體逸氣與筆墨逸筆
  第四節  美學的新風尚
第四章  《六君子圖》筆墨解析
  第一節  樹法與叢樹法
  第二節  石法與山石法
  第三節  青雲水法與點景法
第四節章  法與點苔法
後記/封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