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

  • 作者:樊浩|責編:齊芳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02735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2
人民幣:RMB 1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歷史與邏輯兩個維度展開。歷史維度是從改革開放30年到40年持續推進的國情調查所呈現的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軌跡;邏輯維度是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歷史與邏輯的結合點是社會大眾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狀況、文化軌跡、共識差異、中國問題和文化戰略。它以「精神哲學」的理論與方法,在三個歷史節點和五個邏輯維度的交錯互釋中揭示現代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軌跡和精神哲學規律。書名中的「現代中國」,特指改革開放40年;「倫理道德」並列,隱喻倫理與道德是相互區分和辯證互動的精神體系;「精神哲學」的要義是將倫理道德回歸於「精神」的家園,在個體精神、社會精神、民族精神發展的辯證過程和有機體系中,考察現代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哲學規律。「精神哲學」是精神發展的哲學理論和哲學形態,「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是以倫理道德為兩大基本因子建構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哲學規律,也是倫理道德與精神世界、生活世界辯證互動的規律。
    本書展開為五編十七章,外加一個緒論和結語。五編是邏輯維度,是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五個重大精神哲學問題;五編之內是歷史的維度,以改革開放30年到40年的歷史發展以及我們調查研究的推進為線索,呈現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軌跡和規律。

作者介紹
樊浩|責編:齊芳
    樊浩,本名樊和平。江蘇省泰興市人,1959年9月8日生,博士,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教授,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世界倫理學中心副主任,資深研究員。曾擔任東南大學哲學系副系主任4年,哲學系主任、人文學院院長24年。英國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倫敦國王學院訪問教授。1992年被破格晉陞為教授,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哲學倫理學教授。     主要榮譽和社會兼職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暨「全國文化名家」;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會評專家暨召集人;江蘇省社科名家;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333工程」第一層次專家;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第八、九、十屆江蘇省政協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倫理學,兼修精神哲學、法哲學、文化學等。出版個人獨立專著12部,合著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等獨立發表論文240多篇,主要代表作為獨立專著「中國倫理精神三部曲」和「道德形而上學三部曲」。成果獲全國、教育部、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多項。作為首席專家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2項,其他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和一般項目20多項。

目錄
緒論  倫理道德,如何才是發展?
    (一)倫理道德,「建設」還是「發展」?
    (二)公民的道德自主力
    (三)家庭的倫理承載力
    (四)集團的倫理建構力
    (五)社會的倫理凝聚力
    (六)政府的倫理公信力
    (七)生態的倫理親和力
    (八)文化的倫理兼容力
    結語  倫理道德的發展與評估體系
第一編  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狀況及其精神哲學規律
  一  倫理道德狀況及其精神哲學分析
    (一)倫理道德的精神狀況
    (二)倫理道德問題的精神哲學診斷
    (三)倫理道德建設的「精神戰略」
  二  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
    (一)發現「精神哲學規律」
    (二)倫理道德演進的精神哲學圖像
    (三)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預警
    (四)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
第二編  倫理道德發展的文化軌跡
  三  倫理道德現代轉型的文化軌跡
    (一)「轉型」三問:如何「轉」?什麼「型」?何種軌跡?
    (二)倫理型文化的精神密碼
    (三)現代轉型的倫理型文化軌跡
    (四)「后倫理型文化」
  四  倫理道德發展的「問題軌跡」
    (一)「問題意識」的革命
    (二)「道德問題—社會信任—倫理分化」的「問題軌跡」
    (三)倫理上兩極分化的精神現象學圖景
    (四)「問題軌跡」的精神節點
    (五)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形態
  五  社會大眾信任危機的倫理型文化軌跡
    (一)問題:一個老太絆倒中國?
    (二)「道德信用—倫理信任—文化信念」的危機病理
    (三)當今中國信任危機的演進軌跡
    (四)走向信任的「破冰之旅」
第三編  社會大眾倫理道德共識的精神哲學期待
  六  諸社會群體倫理道德的價值共識與文化衝突
    (一)諸社會群體的倫理境遇與道德氣質
    (二)價值共識及其多元表達
    (三)倫理衝突與道德分歧
    (四)群體差異與地域差異
    (五)倫理和諧的規律及其道德哲學意義
    (六)倫理和諧戰略
  七  社會大眾價值共識的倫理精神期待
    (一)從多元到二元聚集:大眾意識形態的十字路口
    (二)「共「於何?期待一次「我」成為「我們」的倫理覺悟
    (三)如何「識」?期待一場「單一物與普遍物統一」的「精神」洗禮
    (四)「價值」何以合法?期待一種「還家」的努力

  八  改革開放40年社會大眾倫理道德發展的文化共識
    (一)倫理道德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二)「新五倫」與「新五常」:倫理—道德轉型的文化共識
    (三)倫理實體發展的集體理性與倫理精神共識
    結語:倫理型文化的共識
  九  改革開放40年社會大眾倫理道德共識的群體差異
    (一)文化自覺自信中對倫理道德發展的不同感受
    (二)「新五倫」—「新五常」文化共識的群體差異
    (三)倫理實體文化認同的群體特徵
    結語:群體差異的文化規律
第四編  倫理道德發展的「中國問題」
  十  「中等收入陷阱」,還是「小康瓶頸」
    (一)何種「中國問題」:「中等收入陷阱」,還是「小康瓶頸」?
    (二)「『小』—『康』」瓶頸
    (三)走出「小康瓶頸」的國家文化戰略
  十一  如果缺乏信用,信任是否可能
    (一)我們是否誤診誤讀了「誠信」
    (二)「誠信」話語的倫理型文化密碼
    (三)走出「誠信圍城」
  十二  公共物品與社會至善
    (一)財富的法哲學—經濟學悖論
    (二)財富的倫理風險及其文化預警
    (三)「社會」的禮物
    (四)公共物品的倫理情懷
  十三  倫理道德發展的「中國問題」與中國理論形態
    (一)何種「中國問題」?「無倫理」;「沒精神」!
    (二)何種「中國經驗」?「人之有道」—「教以人倫」
    (三)何種理論形態?「實踐理性」還是「倫理精神」?
第五編  倫理道德發展的文化戰略
  十四  「新傳統」與當代意識形態
    (一)「多」「變」時代的意識形態悖論:「非傳統」與「新傳統」
    (二)「多」「變」激蕩的意識形態矛盾
    (三)「新傳統」下的當代意識形態辯證
  十五  「后意識形態時代」精神世界的「中國問題」
    (一)「精神意識形態問題」及其「中國意識」
    (二)「后意識形態時代」的意識形態
    (三)「后意識形態」的「中國難題」
  十六  現代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一)終極憂患的基因解碼
    (二)何種文化自覺?「倫理型文化」的自覺
    (三)何種「文化」自信:「有倫理,不宗教」
    (四)如何「文化」自立:現代文明的「中國精神哲學形態」
  十七  中國倫理學研究如何邁入「不惑」之境
    (一)「道德哲學」如何「成哲學」?
    (二)倫理學如何「有倫理」?
    (三)「中國倫理學」如何「是中國」?
結語  新中國70年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軌跡與精神哲學規律
    (一)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詮釋框架
    (二)「政治熱情高昂時代」直接同一的倫理精神
    (三)倫理世界和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學異化

    (四)「相互承認」的精神哲學「和解」
    (五)倫理型文化的精神哲學規律
附:各章作為論文發表的相關信息
後記
修改再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