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模式識別)/學術引領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

  • 作者:編者:中國科學院|責編:張莉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22805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8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闡明了模式識別學科的科學意義與戰略價值,總結了模式識別學科的發展歷史及其研究規律,梳理了模式識別學科在基礎理論、電腦視覺、語音語言信息處理、模式識別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分析了模式識別學科中尚未完全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確定了面向學科前沿的優先發展方向和研究重點,指出了模式識別技術創新的新挑戰、新使命與新機遇,提出了模式識別學科發展的保障措施與政策建議。本書旨在為模式識別學科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促進模式識別在解決國計民生重大需求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書適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從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等相關方向的學生和科研人員閱讀,同時也適合國家學科發展規劃和科研項目規劃等相關單位的人員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科學院|責編:張莉

目錄
總序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模式識別學科的科學意義與戰略價值
  第一節  什麼是模式識別
  第二節  模式識別學科的科學意義
  第三節  模式識別學科的戰略價值
第二章  模式識別學科的發展歷史與研究規律
  第一節  模式識別學科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模式識別學科的研究規律
第三章  模式識別學科的發展現狀
  第一節  重要研究進展概述
  第二節  模式識別基礎理論
    一、貝葉斯決策與估計
    二、概率密度估計
    三、分類器設計
    四、聚類
    五、特徵提取與學習
    六、人工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
    七、核方法與支持向量機
    八、句法結構模式識別
    九、概率圖模型
    十、集成學習
    十一、半監督學習
    十二、遷移學習
    十三、多任務學習
  第三節  電腦視覺
    一、計算成像學
    二、初期視覺
    三、圖像增強與複原
    四、圖像特徵提取與匹配
    五、多視圖幾何理論
    六、攝像機標定與視覺定位
    七、三維重建
    八、目標識別與檢測
    九、圖像分割
    十、圖像場景理解
    十一、圖像檢索
    十二、視覺跟蹤
    十三、行為與事件分析
  第四節  語音語言信息處理
    一、語音語言基礎資源建設
    二、漢字編碼與輸入輸出及漢字信息處理
    三、知識工程與知識庫建設
    四、語言模型
    五、序列標注模型
    六、句法結構理論和篇章表示理論
    七、文本表示模型
    八、自動問答與人機對話

    九、機器翻譯
    十、聽覺場景分析與語音增強
    十一、語音識別
    十二、語音合成
  第五節  模式識別應用技術
    一、面部生物特徵識別
    二、手部生物特徵識別
    三、行為生物特徵識別
    四、聲紋識別
    五、圖像和視頻合成
    六、遙感圖像分析
    七、醫學圖像分析
    八、文字與文本識別
    九、複雜文檔版面分析
    十、多媒體數據分析
    十一、多模態情感計算
    十二、圖像取證與安全
第四章  模式識別學科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  重要發展趨勢概述
  第二節  模式識別基礎理論
    一、模式識別的認知機理與計算模型
    二、理想貝葉斯分類器逼近
    三、基於不充分信息的模式識別
    四、開放環境下的自適應學習
    五、知識嵌入的模式識別
    六、互動式學習的理論模型與方法
    七、可解釋性深度模型
    八、新型計算架構下的模式識別
    九、模式結構解釋和結構模型學習
    十、安全強化的模式識別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電腦視覺
    一、新型成像條件下的視覺研究
    二、生物啟發的電腦視覺研究
    三、多感測器融合的三維視覺研究
    四、高動態複雜場景下的視覺場景理解
    五、小樣本目標識別與理解
    六、複雜行為語義理解
  第四節  語音語言信息處理
    一、語義表示和語義計算模型
    二、面向小樣本和魯棒可解釋的自然語言處理
    三、基於多模態信息的自然語言處理
    四、互動式、自主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
    五、類腦語言信息處理
    六、複雜場景下的語音分離與識別
    七、小數據個性化語音模擬
  第五節  模式識別應用技術
    一、非受控環境下的可信生物特徵識別
    二、生物特徵深度偽造和鑒偽
    三、遙感圖像弱小目標識別和場景理解
    四、醫學圖像高精度解釋

    五、複雜文檔識別與重構
    六、異構空間網路關聯事件分析與協同監控
    七、神經活動模式分析
第五章  我國的模式識別學科研究現狀與發展建議
  第一節  我國的模式識別學科研究現狀
  第二節  我國的模式識別學科重點發展方向
  第三節  我國的模式識別學科發展建議
    一、科技人才培養
    二、團隊制度建設
    三、科研支持政策與國際合作政策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彩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