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明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研究/生命哲學研究叢書

  • 作者:雷靜|責編:洪瓊|總主編:高宣揚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38807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7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宋明理學家的問題意識出發,以「萬物一體」「格物致知」「致良知」「一統于萬」等理學基本問題為線索,進入其中責任—倫理問題的哲學討論脈絡。考察宋代二程基於「識痛癢」責任感的「萬物一體」本體論,以及責任感的性質、分限、存在理路,探析朱熹「格物致知」的政治哲學與工夫論所強調的士大夫與君主的責任之「位」;討論明代王陽明由「致良知」來證立士大夫的責任擔當,探索明清之際劉宗周如何以「一統于萬」本體論統合朱子陽明,由他獨特的、「己所不欲,勿施於己」的恕道來指點個人承擔天下之「公」的責任理路。本書還討論了宋明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的一般觀念、道德哲學的一般問題,對於責任倫理學的研究深入,提供了本土回應的材料。本書希望不僅可以呈現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的核心問題,並且在論述理學基本命題的責任關懷時,力圖深入梳理相關哲學問題:如「萬物一體」命題的客觀普遍性及其充要條件,「格物致知」視域下「皇極」之「標準」含義的哲學詮釋,「良知即是非」證成過程中的工夫心路,「一統于萬」說如何綜匯了「萬物一體」與「理一分殊」。

作者介紹
雷靜|責編:洪瓊|總主編:高宣揚
    雷靜,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哲學系副教授。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訪問研究員,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培養對象。主要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宋元明清理學。近年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從『責任』到『信任』:宋明理學道德一政治哲學的新探索」、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宋明理學責任倫理思想研究」。在《中國哲學史》《學術研究》《船山學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目錄
總序

引論
第一章  二程識仁說與責任感
  第一節  「識痛癢」即識仁:「責任感」作為「萬物一體」命題條件的探討
    一、「責任感」與「萬物一體」
    二、「識痛癢」與「生生」宇宙論中的「萬物一體」
    三、「識痛癢」責任感作為「萬物一體」的充要條件
    四、「以」,而非「是」:基於「識痛癢」責任感的「萬物一體」的理路
  第二節  「萬物一體」責任感的性質與分限
    一、道德實踐中的責任感
    二、「廓然大公」
    三、「萬物一體」責任感的向善趨勢
    四、一體感通的責任分限
  第三節  「萬物一體」責任感的存在理路
    一、一體感通之氣
    二、「憂」:陰陽感通架構中的責任感
    三、「憂一敬」所證立的「萬物一體」
    四、「萬物皆備於我」之「我」即萬物
    五、一體之生機:「我」為何負責
第二章  朱熹格致說與「位」的哲學
  第一節  朱熹「格物致知」的政治哲學
    一、「經界」事件中朱子對宰相失職的批評
    二、「以天下為己任」與道統
    三、「己任」抱負下的「格物致知」政治哲學
  第二節  「格物致知」工夫論中的天位天職觀
    一、「以天下為己任」之為「天位天職」
    二、「格物致知」即講究職分之所當為
    三、思不出位
  第三節  皇極辨:「標準」所凸顯的「位」與「正心」
    一、以「標準」詮釋「皇極」之「極」
    二、以「標準」囊括「中」之「位」的含義
    三、「位」與天地的對應
    四、「標準」與正心為本:由日常語言到哲學詮釋
第三章  王陽明良知說與擔責問題
  第一節  平濠事件中的擔責困境與「不動心」
    一、陽明門人辨明其師心跡
    二、陽明的不動心與士大夫擔責的合法性
  第二節  良知與士大夫擔責的是非標準
    一、「良知只是是非」:士大夫擔責合法性辯護的另一種思路
    二、良知之於節目時變:是非標準的新界定
    三、「致良知」:是非標準的「信得及」
  第三節  對陽明「致良知」之擔責心曲的考察
    一、致良知之心曲
    二、陽明散曲《歸隱》與正德十五年心曲
    三、「是非」問題根源
    四、《紀夢》:「良知即是非」的內在權威
    五、「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
第四章  劉宗周「一統于萬」說與「公」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  從「理一分殊」「萬物一體」到「一統于萬」

    一、從「理一分殊」到「一統于萬」
    二、從「萬物一體」到「一統于萬」
    三、一般性評論
  第二節  基於恕道的「公」的政治哲學
    一、「己所不欲,勿施於己」之「公」
    二、「公」的本體論
    三、「公」的「改過」工夫
第五章  儒家責任思想中的道德哲學問題
  第一節  宋明儒家責任觀中的人己關係論
    一、德性之「己」
    二、人己同情
    三、父子君臣「責善」中的人己關係
    四、宋明儒責任思想研究方法問題
  第二節  《孟子》道德情境中的仁義聯屬理路
    一、仁義有別的儒家禮法
    二、仁義聯屬的觀念結構
    三、仁義聯屬的實踐內涵
    四、儒家、哲學家、實踐家
  第三節  仁義德行的結構
    一、仁義德行與倫理情感
    二、「父子不相夷」與仁的基礎
    三、因仁而有義
    四、仁義德行的基本結構
    五、仁義結構與仁義的必然性
附錄一:王陽明的責任思想
附錄二:王陽明詩與寂感問題:兼論工夫教學作為日用之道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