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消失的民居記憶(Ⅱ塵世里的舊村莊屋檐下的舊時光)

  • 作者:白永生|責編:張維欣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689690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30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繼《消失的民居記憶》之後的又一本民居類建築回憶錄。這不僅是第一部的延續,更是對其的註釋及擴展。這是一部作者考察中國將要、正在或已經消失的八個地區民居之走訪回憶錄,堪稱更為完善的民居建築存在與消亡史。相較第一部,本書文字、圖片更多,只為建築技法敘述更加準確,如把抬梁式和穿斗式建築打亂、合上、再打亂,反覆拆解。
    建築的形式有了拓展,不再局限於村鎮,從西式到中式,從村鎮到城市,從簡陋的土坯房到高大上的垂花樓,因皆為民居;建築形式卻由分散向典型轉移,對石砌、海草、磚砌、土坯加以描述,中國人古老匠心的秘密也一一解開;相關的文化,如楹聯、瓦草、色彩、文字等亦做以介紹,它們是重要建築載體,也是文化根植于建築的體現。
    作者回望民居,重視殘缺部分的理性分析,將破敗順勢解剖,對常見的民居建築均做深入介紹,以技術與藝術兩條主線詮釋鄉愁,明暗交叉,以建築觸發讀者思緒,追憶往昔亦是珍貴寶藏。
    平凡作者亦有梁思成先生的使命感,這兩本書的合璧不僅是草根的執著,也是一段對行將消失民居的認真對待與反省。作者用了全部的身心和力氣完成使命,其內在的力量來源於留存和記錄傳統文化的夙願,此為國家與民族之根系,唯這些記憶可喚醒讀者的堅守與良知。

作者介紹
白永生|責編:張維欣
    白永生,1978年生於內蒙,現就職于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建築電氣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古鎮風物的熏陶中度過少年的自由時光,專業之外,愛好廣泛,喜歡行走,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尋幽探微於民居古鎮;閑暇之餘,沉心於即將消失的民居技法,通過整理散落的民間故居,雕刻舊日之時光。     著有專業書籍《建築電氣弱電系統設計與實例》《建築電氣強電設計指導與實例》《民用建築電氣審圖要點解析》《建築電氣常見二次原理設計與實際操作要點解析》等。人文書籍:《消失的民居記憶》《消失的民居記憶Ⅱ》《凡人的建築哲學》《人生百天——一個焦慮者的自我救贖》《一個散戶的股市沉浮》《白字先生》等。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南京東溝瓜埠:遺漏中的行走
  第一節  青春不再,老屋尚在
  第二節  另類紅磚
  第三節  面子中的建築文化
  第四節  婉約中的門頭流水
  第五節  灰到白,白到灰
  第六節  詮釋檁套
  第七節  再述散亂檐板
  第八節  無法解釋的柵板
  第九節  門邊剝落的牆垛
  第十節  封口的白灰
  第十一節  光影下的門閂印記
  第十二節  江山如畫,歲月如歌
  第十三節  再次總結檐板
  第十四節  逆光
  第十五節  深刻且深刻
  第十六節  嫁接徽派
  第十七節  「黃」天厚土
  第十八節  妝台成灰
  第十九節  民居並不多見的「牛腿」
  第二十節  不忍跌落
  第二十一節  青梅竹馬
  第二十二節  如何收官
  第二十三節  心裡仍然會有痛
第二章  東部沿海:近代西洋的建築舶來品
  第一節  中國的巴洛克風格
  第二節  尖頂木板牆面裝飾
  第三節  俄羅斯頭巾式屋頂
  第四節  近代混凝土遺存
  第五節  存在不久就已消失的窗戶
  第六節  八角懸挑廳,逐漸消失的流行
  第七節  老物件
  第八節  厚重的樓梯才可彌新
  第九節  無處不在的羅馬柱
  第十節  構造柱之前的秘密
  第十一節  無所顧忌的建築色彩
  第十二節  民居也可以可愛
  第十三節  歐式建築外牆陽角
  第十四節  風雨窗:我眼中的浪漫
  第十五節  陽台:那些蹲著抽煙的日子
  第十六節  建築並無定式
  第十七節  騎樓之前:拱券式民居
  第十八節  消失的關愛,消失的建築
  第十九節  舶來品也會消失
第三章  海的女兒:日照海草房
  第一節  初識海草房
  第二節  白鷺灣的經典重現
  第三節  生長在凹處的生命
  第四節  容易被人遺忘的故事

  第五節  海草房的院落猜想
  第六節  拆解臨時牆體
  第七節  紅磚與青磚的分界
  第八節  中國古民居的勾縫技藝
  第九節  石梁的門頭,肩起的使命
  第十節  婆娑的時光,婆娑的模樣
  第十一節  弄不懂的煙囪
  第十二節  磚土混合的角柱構造
  第十三節  秸稈簾最後的防線
  第十四節  裱頂棚的最後印記
  第十五節  土灶的剖面遺存
  第十六節  窗總是希望的代名詞
  第十七節  高低錯落是如何完成的
  第十八節  拆解石頭牆
  第十九節  曾經的商業中心
  第二十節  變遷的只是過客
  第二十一節  灰網之後的模糊
  第二十二節  不是自己走過的路
第四章  濟南大名府:磚結構的補遺
  第一節  牆體細節
  第二節  告別喧囂的拴馬環
  第三節  石頭的順與丁
  第四節  常見的幾種牆體鐵件
  第五節  藝術級別的屋脊
  第六節  磚結構的造型頂
  第七節  廣亮大門
  第八節  記憶中的門墩
  第九節  活著與死去
  第十節  檐角做法
  第十一節  滿面塵灰煙火色
第五章  達拉特旗、察右中旗:土坯的最後回眸
  第一節  來得及時
  第二節  從屋面開始的不同
  第三節  窗欞細節
  第四節  罕見的北方套門
  第五節  縱橫皆有定數
  第六節  支撐窗
  第七節  消失的煙火
  第八節  來自時光的解剖
  第九節  外掛式煙囪
  第十節  建築文字
  第十一節  蒙古包
  第十二節  破碎的記錄
第六章  黃浦江邊的里弄:何嘗不震撼
  第一節  建築為證
  第二節  石庫門:海派建築的由來
  第三節  有里有理
  第四節  天井之下
  第五節  天井之上
  第六節  立貼式建築風格

  第七節  挑枋之陽台
  第八節  里弄之門洞
  第九節  最殘酷的拆解
  第十節  斷面
  第十一節  破碎的樣子
  第十二節  木質陽台的遺風
  第十三節  元寶形瓦構造
  第十四節  窗戶中的記憶
  第十五節  拱券
  第十六節  天井下的花紋
  第十七節  洪三家的磚
  第十八節  長春大旅社旁的套門
  第十九節  時代的縮影:漏窗
  第二十節  即將消失的石庫門頭
  第二十一節  斑駁特寫
  第二十二節  圍擋背後
第七章  皇城根下:依稀四合院
  第一節  垂花門
  第二節  卷棚頂
  第三節  抬梁結構
  第四節  火災后的解剖
  第五節  山牆側墀頭
  第六節  從門頭開始
  第七節  影壁中的不同
  第八節  掛落與花牙子
  第九節  門當戶對
  第十節  四合院的衚衕串子
  第十一節  這才是煙囪的配置
  第十二節  曾經溫婉
  第十三節  灰白窗欞
  第十四節  繽紛的檐部節點
  第十五節  解開謎底:灰塑勾頭
  第十六節  不完整的完整格柵門
  第十七節  不一樣的冬天,不一樣的外牆
  第十八節  不一樣的高度,不一樣的視角
  第十九節  北京的門
  第二十節  餘音裊裊
  第二十一節  似曾相識
  第二十二節  再見舊時光
第八章  安徽西河古鎮:褪去的商業
  第一節  徽派建築的牆體之謎
  第二節  毛玻璃
  第三節  碎窗欞
  第四節  徽派的基因
  第五節  南派建築的牛腿
  第六節  木雕
  第七節  徽派建築的肢解
  第八節  依稀尚存的曾經
  第九節  窗瞼的睫毛
第九章  建築碎雜的回憶

  第一節  建築信仰
  第二節  溫暖
  第三節  老街
  第四節  揚州比例
  第五節  父親的籍貫
  第六節  磚斗
  第七節  碎雜中的珍寶
  第八節  門楹
  第九節  民居的界限
  第十節  知了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