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大片時代記憶(王一川電影文章自選集)/北大學人電影研究叢書

  • 作者:王一川|責編:李冶威|總主編:陳旭光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12223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9
人民幣:RMB 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著者有關2003年至2012年十年間中國電影文化修辭狀況的評論彙集。全書以中式大片為重心,對該時期中國電影文化修辭景觀做了獨特的闡釋和評價,涉及《英雄》《無極》《集結號》《讓子彈飛》《南京!南京!》《唐山大地震》《建國大業》《金陵十三釵》等影片,重點分析這批中式大片的美學困境、身體美學與心靈美學的分離、主流文化與中式主流大片、歷史影像再現中的價值取向、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視覺流、中國電影的后情感時代、中國電影與文化的悖逆、中國大陸類型片的本土特徵等問題,展現出這位電影文化批評者的獨特學術風格。

作者介紹
王一川|責編:李冶威|總主編:陳旭光
    王一川,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暨文學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院長。入選「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現為教育部高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文藝理論、藝術理論、美學、影視批評。著有《修辭論美學》《藝術公賞力》等。主講課程有「文學概論」「美學原理」「藝術學原理」等。主編教材有《文學理論》《藝術學原理》《美學原理》《美學與美育》等。

目錄
引論:大片時代與文化論轉向
第一編  大片時代景觀法
  第一章  眼熱心冷:中式大片的美學困境
  第二章  身體美學與心靈美學的分離——《英雄》與中式大片十年回顧
  第三章  主流文化與中式主流大片
  第四章  歷史影像再現中的價值取向——以21世紀頭十年四部國產片為例
  第五章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視覺流——《英雄》與視覺凸現性美學的慘勝
  第六章  中國電影的后情感時代——《英雄》啟示錄
  第七章  從《無極》看中國電影與文化的悖逆
  第八章  中國大陸類型片的本土特徵——以馮氏賀歲片為個案
  第九章  戲仿風塵下的歷史斷片——我看《大電影之數百億》
  第十章  從大眾戲謔到大眾感奮——《集結號》與馮小剛和中國大陸電影的轉型
  第十一章  三景交融開寒「梅」——影片《梅蘭芳》觀后
  第十二章  當今中國大導演制勝術:通三學——關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和陸川的速寫
  第十三章  想象的公民社會跨文化對話——藝術公賞力視野中的《南京!南京!》
  第十四章  主流大片奇觀與喜劇片新潮——2009年度中國內地電影一瞥
  第十五章  中國電影拒絕寡俗——從張藝謀導演經歷看《三槍拍案驚奇》
  第十六章  《孔子》與中國文化巨人的影像呈現
  第十七章  群星賀節片的誕生——《建國大業》觀后
  第十八章  后汶川地震時代的靈魂自拷——我看影片《唐山大地震》
  第十九章  《紅高粱》的忘年兄弟——《讓子彈飛》點評
  第二十章  離地高飛的「紅小兵」導演:姜文
  第二十一章  精妙平衡術怎奈高風險題材
  第二十二章  大片十年,美學得失
第二編  中國式鄉愁及其他
  第二十三章  全球性語境中的中國式鄉愁——看影片《暖》
  第二十四章  空間恐懼與化空為時——看影片《兩個人的芭蕾》
  第二十五章  開屏總在錯位時——《孔雀》斷想
  第二十六章  異趣溝通與臻美心靈的養成——從影片《三峽好人》到美學
  第二十七章  挑戰倫理極限的烏托邦實驗——從影片《左右》看社會危機與對策
  第二十八章  馮氏賀歲喜劇傳統的延續與變化——影片《非誠勿擾》觀后
  第二十九章  養神還是養眼:文學與電影之間
  第三十章  雙輪革命者的敘事新憾——以《三槍拍案驚奇》和《山楂樹之戀》為例
  第三十一章  陽剛本從陰柔來——看影片《歲歲清明》
  第三十二章  還原革命的「雅緻」面孔——影片《秋之白華》中的瞿秋白
第三編  當代電影文化修辭
  第三十三章  想象的革命——王朔與王朔主義
  第三十四章  數字技術時代電影的富貧悖謬症
  第三十五章  中國消費文化中的悖謬:身體熱消費與頭腦冷思考
  第三十六章  走向雙翼制大學生電影節慶——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回顧與前瞻
  第三十七章  靈活的中式類型片模式——2008年內地電影的類型互滲現象
  第三十八章  在重寫歷史與尋求娛樂之間——我看影片《趙氏孤兒》
  第三十九章  新世紀中國電影類型化的動因、特徵及問題
  第四十章  上天入地難抓人——近年中小成本影片的三種美學取向及困窘
  第四十一章  2011年:中國大陸電影中的悖逆景觀
第四編  電影文化軟實力
  第四十二章  電影軟實力及其效果層面
  第四十三章  國家硬形象、軟形象及其交融態——兼談中國電影的影像政治修辭
  第四十四章  《阿凡達》對提升中國電影軟實力的啟示
  第四十五章  教育與想象力及其他——近年國產教育題材影片評述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