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象學之基本問題(修訂譯本)/現象學原典譯叢/中國現象學文庫

  • 作者:(德)海德格爾|譯者:丁耘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01049
  • 出版日期:2022/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4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德國著名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1927年在馬堡大學開講座課時的講義。全書詳細研究了《存在與時間》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問題、通過提出作為一切存在領悟之境域的「時間」,來回答引導著此在分析論的、對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基礎存在論式的追問、使讀者真正了解到現象學之基本問題的實事內涵與內在體系。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對若干傳統存在論題現象學的-批判的討論。第二部分:對於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基礎存在論追問。存在的基本結構與基本方式。

作者介紹
(德)海德格爾|譯者:丁耘
    馬丁·海德格爾(Heidegger,1889-1976),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作為胡塞爾的學生,他深受價值哲學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哲學——存在主義。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存在與時間》《康德與形而上學的問題》《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對哲學的貢獻》《林中路》《理性的原則》等。

目錄
導論
    §1.主題的闡明與大體劃分
    §2.哲學之概念。哲學與世界觀
    §3.哲學作為關於存在的科學
    §4.關於存在的四個論題以及現象學的基本問題
    §5.存在論的方法特性。現象學方法的三個基本環節
    §6.講座提綱
第一部分  對若干傳統存在論題現象學的-批判的討論
  第一章  康德的論題:存在不是實在的謂詞
    §7.康德論題的內涵
    §8.對存在或者實存概念的康德式闡釋的現象學分析
      a)存在(實存、實有、現成存在)、絕對肯定與知覺
      b)行知覺、被知覺者、被知覺性。被知覺性與現成者之現成性的差別
    §9.對論題所涵問題更為根本的把握與更為徹底的論證之必要性
      a)作為實證科學的心理學不足以在存在論上闡明知覺
      b)知覺一般之存在建制;意向性與超越性
      c)意向性與存在領悟;存在者之被發現性(被知覺性)與存在之被展示性
    第二章  源於亞里士多德的中世紀存在論論題:何所是(essentia)與現成存在(existentia)屬於存在者之存在建制
    §10.該論題的內涵及其傳統討論
      a)預先勾勒區分essentia?本質?與existentia?實有、實存?的傳統問題情境
      b)古代與經院派領悟境域中對esse?存在、是?(ens?存在者?),essentia?本質?與existentia?實有?的先行界定
      c)經院哲學(托馬斯·阿奎那、鄧·司各特、蘇阿雷茨)對essentia與existentia所做的區別
      α)托馬斯主義關於entecreato?被造的存在者?中essentia與existentia之間distinctiorealis的學說
      β)司各特主義關於entecreato中essentia與existentia之間的distinctiomodalis(formalis)?模態的(形式的)區別?的學說
      γ)蘇阿雷茨關於entecreato中essentia與existentia之間的distinctiosolarationis的學說
    §11.現象學地澄清為第二論題奠基的問題
      a)追問essentia與existentia之本源
      b)回溯到作為essentia與existentia之隱涵領悟境域的此在對存在者之製作性施為
    §12.處理問題的傳統方式之不充分奠基的證明
      a)製作性施為的意向結構與存在領悟
      b)古代的(?以及?中世紀的)存在論與康德存在論之間的內在關聯
      c)限制與轉換第二命題的必要性。對存在的基本分說與存在論差異
  第三章  近代存在論論題: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之存在(resextensa)與精神之存在(rescogitans)
    §13.借助康德對問題的闡釋來刻畫resextensa與rescogitans之間的存在論差別
      a)近代的主體取向,它的非基本存在論動機以及它對傳統存在論的依賴
      b)康德對自我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看法及其對主體之主體性的規定
      α)personalitas transcendentalis?先驗的人格性?
      β)personalitas psychologica?心理學的人格性?
      γ)personalitas moralis?道德的人格性?
      c)康德對人(Person)與物(Sache)的存在論劃分。作為自在目的自身的人(Person)之存在建制
    §14.對康德式解決的批判;證明從原則上提問之必要性
      a)對康德闡釋personalitas moralis的批判性考察。在迴避對其存在方式做存在論基本追問的情形下從存在論上規定道德人格
      b)對康德闡釋personalitas transcendentalis的批判性考察。康德對我-思之存在論闡釋之不可能性之否證
      c)「被製作存在」意義上的存在作為(作為有限精神實體的)人格之領悟境域

      d)主導問題是存在方式之雜多性與存在概念之統一性;參照該問題所做的分析之成就
  第四章  邏輯學之論題:一切存在者,無論其各自的存在方式如何,都可以通過「是」來稱謂與談論。系詞之存在
    §16.參照邏輯史進程中幾個有代表性的討論標明系詞這個存在論問題
      a)亞里士多德那裡的、在行聯結思維中的陳述之「是」這個意義上的存在
      b)霍布斯那裡何所是(essentia)境域中的系詞之存在
      c)J.st.穆勒那裡在何所是(essentia)與現實存在(existentia)境域中的系詞存在
      d)洛采那裡的系詞之存在與雙重判斷學說
      e)對系詞之存在的各種闡釋;需要徹底地提出問題
    §17.作為系詞的存在與現象學的陳述問題
      a)對陳述現象的不充分確認與界定
      b)以現象學的方式展示陳述的幾個本質結構。陳述之意向行為及其在「在世」中的基礎
      c)作為傳訴性一行規定的指示的陳述與系詞「是」;存在者在其存在中的被揭示性與作為陳述中之「是」的無差異之存在前提的存在領悟之有差異性
    §18.陳述之真理,真理一般之理念及其與存在概念的關係
      a)作為揭示的陳述之真存在;作為揭示方式的發現與展現
      b)揭示之意向結構;真理之生存論上的存在方式;被揭示性作為存在者之存在之規定
      c)陳述之「是」中的何所是與現實性之被揭示性。真理之生存論上的存在方式以及防止主觀主義誤解
      d)真理之生存論上的存在方式;對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存在論基本追問
第二部分  對於存在一般之意義的基礎存在論追問。存在的基本結構與基本方式
  第一章  存在論差異的問題
    §19.時間與時間性
      a)對傳統時間概念的史學定位,對這一奠基性庸常時間領悟的特徵描述
      α)亞里士多德時間論撮要
      β)對亞里士多德時間概念之解釋
      b)庸常的時間領悟;返回本源時間
      α)「使用鐘錶」之存在方式。現在、然後與當時作為當前行為的自身展示,預期與持留
      β)被說出時間的結構環節:意蘊性、可定期性、緊張性、公共性
      γ)被說出的時間及其在生存論上的時間性中的起源;時間性之綻出特性與境域特性
      δ)現在-時間之結構環節源於綻出的一境域的時間性;沉淪這種存在方式乃是本源時間被遮蔽的根據
    §20.時間性與時態性
      a)領會作為在世之基本規定
      b)生存上的領會,對存在的領會,對存在的籌劃
      c)對生存上的本真領會與非本真領會的時間性闡釋
      d)對物宜及物宜整體性(世界)之領會之時間性
      e)在世、超越與時間性。綻出的時間性之境域性圖型
    §21.時態性與存在
      a)將存在時態地闡釋為上手存在;作為當前化之綻出之境域性圖型的出場呈現
      b)康德對存在的闡釋與時態問題
    §22.存在與存在者;存在論差異
     a)時間性,時態性與存在論差異
     b)時間性與對存在者(實證科學)以及存在(哲學)的對象化
     c)時態性與存在之先天性;存在論之現象學方法
德文版編者後記
中譯者附錄關於《現象學之基本問題》中若干譯名的討論
重要譯名對照表
中譯者後記
中譯者修訂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