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思誠與見獨之間(中國哲學論集楊立華作品集博雅擷英)(精)

  • 作者:楊立華|責編:田煒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19260
  • 出版日期:2022/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14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精選了楊立華教授二十二篇學術論文,內容主要集中於儒家和道家哲學研究。其內在的線索是:理解最高實體在中國哲學史上不同時代的揭示,特別是嘗試對天理概念的哲學內涵做具體地、精當地把握。
    用儒家、道家這樣的固化標籤來把握中國哲學的歷史展開,往往會錯失哲學洞見的內在理致。作為生生之本和價值之源的道體在中國哲學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呈顯,其中誠體(思、孟)和獨體(莊子)的完整揭示是最具奠基性的。以「思誠與見獨之間」為題,標示出作者獨特的致思道路。

作者介紹
楊立華|責編:田煒
    楊立華,1971年3月生於黑龍江省。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家與道教,近年來主要著力于宋明哲學及魏晉哲學的研究。出版專著有:《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中國哲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一本與生生:理一元論綱要》(三聯書店,2018年)、《宋明理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內丹觀念下道教長生技術的開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譯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宋代思想史論》《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帝國的話語政治》等,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

目錄

論宋學禁慾取向的根源及其在思想史上的結果——從韓、李異同說起
  一、救贖與覺世
  二、思想組合的有限性及其禁慾的歸趣
  三、結語
方法的「幻相」
  一、方法的「緣起性空」
  二、實證研究的前提和邊界
  三、實證研究與遊戲心態
  四、純學術與經世致用
  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六、作為資源的傳統
  七、最後的荊棘
物境之開敞:以無為用,或天地之心
  一、域,作為敞開的物境
  二、天地之心,作為敞開者
  三、以無為用,使萬物得以敞開
玄學之外的可能:魏晉思想研究中的玄學話語
施特勞斯的底色
  一、施特勞斯與海德格爾
  二、歷史與虛無主義
  三、學者還是思想家
  四、三種詮釋學路向及其可能的後果
讀中譯《存在與時間〉札記
  一、細節上的質疑
  二、理解性的討論
論張載哲學中的感與性
  一、物與感
  二、感與通
  三、感與性
  四、聖人用感
  五、餘論
《人物誌》與魏晉思想的政治哲學基礎
蘇軾人性論辨證
  一、辨孟與斥荀
  二、相忌與相愛
  三、道義與真存
卦序與時義:程頤對王弼釋《易》體例的超越
  一、卦才
  二、卦序與時義
  三、結論
郭象的政治哲學
  一、明王之功
  二、聖人之德
  三、不治之治
  四、無為之跡與仁義之跡
  五、反冥我極與反冥物極
  六、小結
「本無」與「釋無」:郭象本體論中的有無之辨
  一、《崇有論》辨正

  二、釋無
  三、從本無到釋無
氣化與死生:朱子視野中的關洛分歧
  一、關洛分歧的歷史梳理
  二、「清虛一大」與道器之辨
  三、生死觀之歧異
  四、氣化與死生
體用與陰陽:朱子《太極圖說解》的本體論建構
  一、太極之體用
  二、體用與陰陽
  三、仁義之體用陰陽
  四、太極動靜
價值與秩序:從孟子出發的思考
  一、「義,人路也」
  二、「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三、「權,然後知輕重」
  四、「治地莫善於助」
  五、「天下有達尊三」
  六、「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天理的內涵:朱子天理觀的再思考
  一、格物觀與「理」的涵攝範圍
  二、能然、必然、當然與自然
  三、所當然與所以然
  四、抽象的所當然與具體的所當然
  五、理是具體的所當然
朱子理氣動靜思想再探討
  一、從程頤對張載的批評說起
  二、理生氣與理必「有」氣
  三、理「有」動靜
敬、慕之間:儒家論「孝」的心性基礎
  一、《論語》《孟子》論孝之異
  二、大孝與達孝
  三、對敬、慕的哲學闡釋
《周易本義》中的卦變說
  一、程子的卦變說
  二、朱子的卦變說
  三、卦變與先天卦序圖
  四、卦變與《卦變圖》
物化與所待:《齊物論》末章的哲學闡釋
  一、夢覺與死生
  二、「夢為魚而沒于淵」
  三、「不知」之知
  四、何謂「必有分矣」
  五、「物化」的哲學含義
  六、化與待
所以與必然:朱子天理觀的再思考
  一、天運有差
  二、不齊
  三、所以與所以然
  四、當然與自然

  五、不容已與必然
  六、主宰
  七、理、神與一
  八、結語
隱顯與有無:再論張載哲學中的虛氣問題
  一、張載哲學中的有、無概念
  二、虛、氣循環的文本根據
  三、清虛一大及相關問題
道體、性命、獨體:當代中國思想展開中的相為與相與
  一、目的與變化
  二、宇宙與生命
  三、命物之化者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