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倦怠心理學(為什麼你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願想)/心理成長系列

  • 作者:(美)羅伯特·博格//特里·博格|責編:張亞捷|譯者:侯禕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05875
  • 出版日期:2022/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0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你是不是沒有錢花卻又懶得去掙?
    你是不是什麼都能抗拒,除了誘惑?
    你是不是過著睡了吃,然後再睡的生活?
    你是不是覺得只要不上班,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你是不是什麼也不想做,最大的能耐就是躺著不動?
    年紀輕輕的你是不是老想著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退休?
    你是不是越覺得自己的工作重要,精神就越瀕臨崩潰?
    你是不是不僅沒有喜歡的事情要做,還一副遊手好閒的樣子?
    你成天琢磨的是不是如何不用工作也能維持吃喝玩樂的生活?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麼你很有可能就處於倦怠的狀態。因為在你看來,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不努力一定會很舒服。有時候,你的無數個回眸,未必能看到一個擦肩而過。但你也很清楚,你目前的狀態的確很不對勁。
    本書作者提出的浴缸效應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倦怠的作用機理,並介紹了一系列預防與消除倦怠的技能和方法,以期幫助所有正在與倦怠做鬥爭的人,提升他們的滿意度和效率。

作者介紹
(美)羅伯特·博格//特里·博格|責編:張亞捷|譯者:侯禕

目錄
第1章  有一種「躺平」,叫倦怠
  倦怠就像過了火的房子,除了廢就是空
  手機刷出來的除了空虛,還有倦怠
  既無力改變,也不想改變
  為什麼你看誰都煩,就想一個人待著
  擺爛的心態:任由事情往壞的方向一路狂奔
  倦怠真的無解嗎
第2章  「低電量」時刻,倦怠來襲
  倦怠的三大表現:精疲力竭、憤世嫉俗和缺乏自我效能感
  解決倦怠的方式:浴缸模式
第3章  你的能動性取決於你看待結果的方式
  高看了結果,只能讓你凡事總往壞處想
  小看了結果,只能低估自身的價值
  時間能治愈的,都是願意自渡之人
第4章  跟感覺舒服的人在一起,就像是在養生
  避免倦怠的三大核心支柱:情感支持、物質支持和制度支持
  如何平衡家庭、工作和社交圈的精力分配
第5章  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
  自我關懷,為自己賦能
  自我關懷從關照自己的身體開始
第6章  倦怠是一種心理問題,但不是一種缺陷
  改變自我對話的方式,讓自我苛責的內部聲音徹底消失
  你越清楚自己是誰,你消極的自我對話就越少
  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去兌現對自己的承諾
第7章  別人虐你千萬遍,就不要自己「補刀」了
  不當的減壓方式只能成為傷己的凶器_65用成癮彌補空虛,只能越來越倦怠
  如果你活不過當下,那你就不需要未來
  總是重複播放壞情況,只能於事無補
第8章  越內卷,越倦怠
  努力透支得越多,你就越力不從心
  對自己願意和能夠為他人所做的事情設定好邊界
  你對自我的要求越多,你就越迷茫
  只有雙方都受益的支持才是好的
  今天用命掙錢,明天用錢掙命,真的值嗎
  心理上的疲倦才是后那根壓倒你的稻草
  你努力的回報是否超過了你付出的代價
第9章  你的感知是如何被扭曲而失真的
  能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好與壞的人是你
  你用什麼來衡量自己的進步
第10章  你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個人價值
  為什麼生活在富足年代,你卻始終會有匱乏感
  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做到好
  即使創造不了什麼價值,你也是有價值的
  自尊心太強的人往往更容易倦怠
  欣賞自己的好與壞,才能坦然接納自己
第11章  恰到好處的與人相處模式
  為什麼你多少都能讀懂別人的一些心思
  放棄自己刀槍不入的幻想吧
  如何與他人建立起安全互信的聯結
第12章  整合自我形象,獲得內在力量與複原力

  以千面示人到底好不好
  不能改變現實,但可改變你對現實的看法
  第13章  過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期望你過的生活
  越清楚想要得到什麼,你越不會倦怠
  人生盡頭,不要因有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懊惱不已
  多問「為什麼」能幫助你發現你真正想要的
  目標的偏差也會導致倦怠
第14章  目的和意義能讓你感到無論成敗,奮鬥都是值得的
  學不進去,玩不痛快,睡不踏實,渾身不得勁,是你嗎
  找到人生意義,無論偉大或卑微
第15章  不做那個一遇到挫折就很想逃的小孩
  人大都為兩種阻礙所累:「永遠不」的想法和耳邊的聲音
  恐懼、身份不確定、苛責自己和不知足
  克服內在阻礙,提升自我效能感
第16章  複原力可以讓倦怠更難控制你
  讓努力裝滿你的能動性浴缸
  找到培養幸福感的複原力
第17章  吃不了改變的苦,就得認平庸的命
  找到一個你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變化速度
  既要考慮對進步的需求,還應該體諒他人的感受
  耐心等待你想要的東西,可以收穫意想不到的機會
第18章  心中有希望,未來就可期
  把希望當作一種思維模式,而不是情緒
  意志力和方法力是希望的必要條件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