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等催化原理(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何傑|責編:宋林青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06095
  • 出版日期:2022/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4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高等催化原理》旨在讓相關專業研究生、教師和高年級本科生掌握催化基本原理,了解催化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緒論、吸附與催化作用、金屬催化劑及其相關催化過程、固體酸鹼及其催化作用、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及其催化氧化作用、多相催化劑的製備、多相催化劑的表徵與活性評價、環境催化、能源催化轉化等。
    本書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催化以及與催化有關的工作者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何傑|責編:宋林青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催化作用
    1.2.1  催化的基本概念
    1.2.2  催化作用研究的意義
  1.3  催化科學與技術的形成與發展
    1.3.1  催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簡史
    1.3.2  中國催化劑工業的發展
  1.4  催化科學發展與展望
    1.4.1  催化科學的發展特徵
    1.4.2  催化科學的發展方向
  1.5  催化領域的學術會議、學術期刊與研究機構
    1.5.1  學術會議
    1.5.2  學術期刊
    1.5.3  國內高校及研究機構
    1.5.4  我國著名催化專家
第2章  吸附與催化作用
  2.1  概述
    2.1.1  吸附現象
    2.1.2  吸附特徵
    2.1.3  吸附與催化作用的關係
  2.2  吸附類型
    2.2.1  物理吸附
    2.2.2  化學吸附
    2.2.3  物理吸附向化學吸附的轉變
  2.3  吸附熱
  2.4  吸附等溫方程
    2.4.1  吸附等溫線
    2.4.2  吸附等溫方程
  2.5  吸附和催化反應過程中的溢流現象
    2.5.1  溢流
    2.5.2  對吸附脫附行為的影響
    2.5.3  對催化反應的影響
    2.5.4  溢流物種及溢流形式
    2.5.5  基於溢流效應的氣-固相催化劑設計
  2.6  吸附與催化作用機理
    2.6.1  單分子分解反應
    2.6.2  雙分子反應
    2.6.3  擴散控制反應
第3章  金屬催化劑及其相關催化過程
  3.1  概述
  3.2  金屬催化劑的類型
    3.2.1  根據催化劑的粒徑、化學組成和配位環境分類
    3.2.2  按製備方法分類
    3.2.3  按催化劑活性組分是否負載在載體上分類
  3.3  金屬催化作用的化學鍵理論
    3.3.1  金屬電子結構的能帶模型和「d帶空穴」
    3.3.2  價鍵模型和d特性百分數的概念
    3.3.3  配位場模型
    3.3.4  晶格間距與催化活性——多位理論

  3.4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
    3.4.1  金屬載體相互作用
    3.4.2  結構敏感和非敏感反應
    3.4.3  單原子催化劑
    3.4.4  限域空間中金屬粒子的催化作用
  3.5  金屬合金催化劑
    3.5.1  雙金屬合金催化劑
    3.5.2  三金屬與多金屬合金催化劑
    3.5.3  金屬催化劑助劑
  3.6  金屬催化劑的失活與再生
    3.6.1  金屬催化劑失活
    3.6.2  失活催化劑再生
  3.7  金屬催化劑的應用
    3.7.1  加氫反應
    3.7.2  氧化反應
第4章  固體酸鹼及其催化作用
  4.1  概述
  4.2  固體酸鹼的分類及其性質
    4.2.1  固體酸鹼的概念與分類
    4.2.2  固體酸鹼的性質
    4.2.3  酸鹼中心作用
  4.3  固體表面酸鹼性的表徵
    4.3.1  指示劑滴定法
    4.3.2  氣相鹼性(酸性)分子吸附法
    4.3.3  微分吸附量熱法
    4.3.4  IR方法
    4.3.5  NMR方法
    4.3.6  催化反應活性測定
  4.4  分子篩催化劑
    4.4.1  分子篩的發展歷程
    4.4.2  分子篩的組成、結構與應用
    4.4.3  分子篩的酸鹼性質
    4.4.4  擇形催化
  4.5  固體酸鹼催化的應用
    4.5.1  固體酸催化反應
    4.5.2  固體鹼催化反應
  4.6  雙功能催化劑
    4.6.1  金屬/酸雙功能催化劑
    4.6.2  金屬/鹼雙功能催化劑
    4.6.3  酸鹼雙功能催化劑
第5章  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及其催化氧化作用
  5.1  概述
  5.2  過渡金屬氧化物的半導體特性
    5.2.1  金屬氧化物的半導體性質
    5.2.2  半導體氧化物催化劑的催化機理
  5.3  選擇性氧化反應活性中心的性質
    5.3.1  選擇性氧化反應活性中心
    5.3.2  Mars-van Krevelen反應機理
    5.3.3  用於氧化反應的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結構特徵
  5.4  氧物種特徵對催化氧化作用的影響

    5.4.1  過渡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氧化還原機理
    5.4.2  催化劑的金屬-氧鍵強度對催化反應的影響
    5.4.3  金屬氧化物催化劑氧化還原機理(Redox機理)
    5.4.4  複合金屬氧化物催化劑
    5.4.5  酸鹼性對催化性能的影響
  5.5  選擇性催化氧化反應實例
    5.5.1  輕質烷烴的選擇性氧化
    5.5.2  烯烴的選擇性氧化
    5.5.3  短鏈烷烴的氧化脫氫制烯烴
  5.6  選擇性氧化過程發展趨勢
第6章  多相催化劑的製備
  6.1  概述
    6.1.1  催化劑製備的重要性
    6.1.2  固體催化劑的構成
    6.1.3  催化劑主要組分的設計
    6.1.4  催化劑的一般製備
    6.1.5  催化劑製備技術的新進展
  6.2  浸漬法
    6.2.1  浸漬法的基本原理及影響因素
    6.2.2  各種浸漬法工藝及要點
    6.2.3  浸漬顆粒的熱處理
    6.2.4  浸漬法製備催化劑的實例
  6.3  沉澱法
    6.3.1  沉澱過程和沉澱劑的選擇
    6.3.2  沉澱法的影響因素
    6.3.3  沉澱法工藝的分類
    6.3.4  沉澱物的過濾、洗滌、乾燥、焙燒
    6.3.5  沉澱法製備催化劑的實例——活性Al2O3的製備
  6.4  溶膠-凝膠法
    6.4.1  溶膠-凝膠法簡介
    6.4.2  溶膠-凝膠法製備催化劑的一般步驟
    6.4.3  溶膠-凝膠法的影響因素
    6.4.4  溶膠-凝膠法製備催化劑實例
  6.5  水熱(溶劑熱)合成法
    6.5.1  水熱法合成分子篩
    6.5.2  有序介孔材料的水熱合成
  6.6  其他製備方法
    6.6.1  錨定法(化學鍵合法)
    6.6.2  混合法
    6.6.3  離子交換法
    6.6.4  熔融法
  6.7  催化劑的最終形成
    6.7.1  催化劑活化
    6.7.2  催化劑成型
第7章  多相催化劑的表徵與活性評價
  7.1  概述
  7.2  固體催化劑物理性質的表徵
    7.2.1  表面積與孔徑分佈
    7.2.2  粒徑與分佈
    7.2.3  電子顯微鏡技術

  7.3  固體催化劑化學性質的表徵
    7.3.1  主體化學成分表徵
    7.3.2  表面化學成分表徵
  7.4  催化劑的活性評價
    7.4.1  催化劑活性的基本概念及測試目的
    7.4.2  表徵催化劑活性的一般參量
    7.4.3  反應區域問題
    7.4.4  實驗室催化劑評價反應器的類型
    7.4.5  活性測試的方法
  7.5  催化劑的失活、再生與壽命
    7.5.1  催化劑失活
    7.5.2  催化劑再生
    7.5.3  催化劑壽命
第8章  環境催化
  8.1  概述
  8.2  環境廢氣的催化凈化
    8.2.1  汽車尾氣凈化處理
    8.2.2  煙氣催化凈化
    8.2.3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催化燃燒
    8.2.4  室內空氣催化凈化
  8.3  水處理過程中的多相催化
    8.3.1  污水中化學需氧量的催化降解
    8.3.2  水處理中的催化還原過程
  8.4  綠色合成中的催化反應
    8.4.1  E因子與原子效率
    8.4.2  催化還原
    8.4.3  催化氧化
    8.4.4  綠色化學中有機溶劑的使用
  8.5  環境催化新發展
    8.5.1  基於CO2資源化催化作用
    8.5.2  基於納米粒子與單原子環境催化作用
第9章  能源催化轉化
  9.1  概述
  9.2  石油煉製中的催化過程
    9.2.1  催化重整
    9.2.2  流化催化裂化
    9.2.3  石油中有機硫化物的催化脫除
  9.3  煤轉化中的催化作用
    9.3.1  煤直接液化中的催化作用
    9.3.2  煤直接氣化中的催化作用
    9.3.3  煤的催化燃燒
  9.4  天然氣催化轉化
    9.4.1  CH4間接化學轉化
    9.4.2  CH4的催化燃燒
  9.5  生物質催化轉化
    9.5.1  植物油的轉化
    9.5.2  生物質的生物催化轉化
    9.5.3  生物質衍生物的催化重整
    9.5.4  生物質熱化學轉化
  9.6  燃料電池中的催化反應

    9.6.1  燃料電池簡介
    9.6.2  燃料電池工作原理
    9.6.3  甲醇水蒸氣重整
    9.6.4  汽柴油自熱重整
    9.6.5  直接碳燃料電池
  9.7  化學儲能中的催化反應
    9.7.1  水分解制氫
    9.7.2  CO2還原反應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