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面向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的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

  • 作者:王靜|責編:石珺//李嘉佳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14480
  • 出版日期:2022/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4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面向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提出了「本底調查測度—多維認知—科學識別—價值重塑—規劃調控—政策引導—技術支撐」,從理論到實踐的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研究範式。以全國、沿海地區、典型城市等不同尺度區域為研究對象,針對人類活動影響調控、生態系統功能提升、社會經濟與生態保護效能複合等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目標,從自然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多維度出發,針對生態空間類型與功能指標遙感信息提取、生態空間格局與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系統服務供需及其相互關係、生態系統網路與優先保護區域識別、生態空間保護的經濟與環境效應、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與分區保護研究等重點問題展開論述,為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提供理論方法和技術支撐。
    本書適用於地理學、生態學、資源與環境科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學生閱讀,也可供國土空間規劃與生態修復、自然資源保護、生態與環境保護等相關部門科研人員和工作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王靜|責編:石珺//李嘉佳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面向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的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研究範式
  第一節  生態系統管理內涵
    一、生態系統管理
    二、生態系統管理研究展望
    三、生態系統管理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相互關係
  第二節  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研究回顧與展望
    一、生態空間類型與功能測度
    二、生態空間與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三、生態空間保護和修復
    四、生態空間規劃與管理
  第三節  生態空間保護與監管研究範式
    一、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研究的理論支撐
    二、面向可持續生態系統管理的生態空間保護和監管邏輯框架與研究範式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生態空間類型與功能遙感信息提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現狀
  第二節  基於高解析度高光譜數據和小光斑激光雷達數據的灘塗植被精細分類方法研究
    一、灘塗植被遙感精細分類特徵提取
    二、灘塗植被遙感精細分類模型構建
    三、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面向均質植被響應單元的灘塗植被生物量多尺度遙感估算方法研究
    一、多源數據收集
    二、均質植被響應單元的提出
    三、均質植被響應單元的構建
    四、生物量多尺度遙感估算模型構建
    五、生物量多尺度遙感估算結果與精度評價
    六、最佳研究尺度、最優模型配置和最大貢獻因子確定
    七、討論
  第四節  基於冠層反射光譜的濕地植被有機碳含量估算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植被有機碳及光譜特徵
    三、植被有機碳反演模型估算與比較
    四、討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生態空間格局與人類活動影響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現狀
  第二節  全國自然地理因子與國土空間格局
    一、自然地理因子空間格局
    二、國土空間結構與分佈
  第三節  全國生態空間格局與分佈規律
    一、生態空間總體格局特徵
    二、重點生態保護建設區空間格局
    三、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布局
    四、國內外典型區域生態空間格局對比
  第四節  人類活動對生態空間和生態系統服務供給影響
    一、人類活動對生態空間演變影響
    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服務供給影響
  第五節  人類活動對沿海地區生態風險影響
    一、人類活動造成的生態風險評估方法

    二、陸地生態系統生境質量與影響因素
    三、人類活動對近海區域的生態風險
  第六節  土地利用視角下人類活動對濕地的影響
    一、濕地變化預測與風險評估方法
    二、典型城市濕地變化及其壓力源
    三、人類活動對濕地的影響及預測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生態系統服務供需及其相互關係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現狀
  第二節  中國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演變及其區域差異
    一、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測算方法
    二、中國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劃分
    三、中國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變化分析
    四、不同區域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與需求關係差異分析
  第三節  沿海地區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演變與環境公正
    一、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指數構建與相互關係研究方法
    二、生態系統服務供需評價
    三、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指數時空分異
    四、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的影響因素分析
    五、生態系統服務供需空間格局與生境質量的相互關係
    六、生態系統服務供需空間失衡與環境正義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煙台市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演變與空間流轉
    一、不同類型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測算與空間流轉研究方法
    二、煙台市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時空演變
    三、煙台市生態系統服務權衡/協同關係及其驅動機制
    四、煙台市固碳服務空間流轉
  第五節  多尺度生態系統服務供需關係差異
    一、多尺度生態系統服務供需格局差異性分析
    二、多尺度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與需求關係的差異性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生態系統網路與優先保護區域識別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沿海地區生態系統保護優先區域識別
    一、沿海地區生態系統生境退化指數空間分佈
    二、沿海地區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區域空間分佈
  第三節  大都市區生態網路構建和優先保護區精細化識別
    一、生態網路構建及其關鍵區域精細化識別方法
    二、大都市區生態功能空間格局
    三、大都市區生態網路與優先保護區空間格局
    四、區域尺度生態網路識別方法改進
  第四節  城市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和修復區域診斷與識別
    一、城市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和修復區域識別方法
    二、城市生態安全空間格局
    三、城市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和修復區域空間分佈
  第五節  海岸帶區域生態風險與海洋利用方式衝突
    一、城市海岸帶區域生態風險與受損退化區域空間分佈
    二、海洋利用方式衝突分析
    三、陸海統籌城市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和修復區域
    四、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實施措施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生態空間保護的經濟與環境效應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意義
  第二節  生態退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研究現狀與問題
    二、生態退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方法
    三、生態退耕與區域社會經濟因子的空間演變特徵
    四、生態退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第三節  生態系統保護對城市經濟增長影響
    一、研究現狀與問題
    二、生態系統保護對城市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方法
    三、沿海地區城市生態系統保護指標狀況時空分佈特徵
    四、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五、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區域差異
  第四節  生態空間保護對大氣PM2.5的去除作用和影響.
    一、研究現狀與問題
    二、生態空間保護對大氣PM2.5去除作用和影響的研究方法
    三、土地利用/覆被類型對大氣PM2.5濃度的影響
    四、土地利用/覆被與大氣PM2.5濃度時空演變
    五、林地對大氣PM2.5污染的減緩影響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與分區保護研究
  第一節  生態保護紅線與生態保護分區的認知
    一、生態保護紅線與生態空間保護分區
    二、生態空間分區管制
  第二節  鹽城市大豐區生態空間用途管制
    一、生態安全格局構建
    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三、生態保護紅線用途管制措施
  第三節  煙台市生態空間用途管制
    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二、生態保護紅線用途管制措施
  第四節  全國生態空間分區保護
    一、全國生態空間分區與保護措施
    二、全國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保護和修復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