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書法鑒賞(微課版高等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蔡罕//張燕超|責編:梁媛媛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99036
  • 出版日期:2022/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7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書法鑒賞(微課版)》是帶你走入書法殿堂,學習如何鑒賞書法,從而領悟書法藝術美的一本書。它既站在美學的角度闡明「書法是什麼」「書法為什麼是一門藝術」,又從通識教育的角度闡述了中國傳統書法在書體上的演變、在書風上的發展,並分析了這種演變與發展的深層社會歷史原因。本書共分為五章:導論、書體的演變、書風的發展、書法形式的鑒賞、經典作品賞析,從「識形、賞質、寄情」三個維度講述了如何鑒賞書法,強化了「書法鑒賞」作為高校普及美育課程的育人導向,發掘了歷代經典書法的美育價值,實現了課程思政的教育功能。
    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公共藝術教育類、人文素養類課程的教材,還可以供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對書法感興趣的社會人士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蔡罕//張燕超|責編:梁媛媛
    蔡罕,浙江傳媒學院公共藝術教育部主任,歷史學博士,教授,浙江省書法研究會主席團委員,浙江省高校書法教育協會理事。曾任教於杭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萬里學院。目前擔任《書法鑒賞》等課程的教學,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美術史、新聞史、書法教育研究,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有《北宋翰林圖畫院及其院畫研究》《寧波新聞傳播史》《傳播學神域下的企業文化研究》等著作。曾獲寧波市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擔任201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子項目《清畫全集》的首席專家。書法作品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浙江大學雙甲子書畫展」,多幅書法作品被浙江大學、杭州大劇院、杭州日報社等單位收藏。

目錄
第一章  導論——帶你走入書法殿堂
  第一節  書法是什麼
    一、問題的提出
    二、認知書法的幾個維度
  第二節  書法為什麼是藝術
    一、前人的研究
    二、書法之美的再認識
    三、書法家的審美與藝術個性
  第三節  如何學習書法鑒賞
    一、書法鑒賞的要求與鑒賞對象
    二、書法鑒賞的基本標準
    三、鑒賞書法的方法
第二章  書體的演變
  第一節  書體溯源:甲骨文、金文
    一、甲骨文
    二、金文
  第二節  秦系篆體:石鼓文、小篆
    一、石鼓文
    二、小篆
  第三節  書體的隸變:古隸、今隸
    一、古隸
    二、今隸
    三、漢隸的藝術特徵與風格類型
第四節 書體的草化:章  草、今草
    一、章草
    二、今草
  第五節  書體的法則:楷書
    一、楷書的源起與發展
    二、楷書的書法特徵與「永字八法」
  第六節  自由的書體:行書
    一、行書的起源與發展
    二、歷代行書代表人物
    三、行書的書法特點
第三章  書風的發展
  第一節  審美意識的覺醒:東漢書法藝術的獨立
    一、審美意識的覺醒與審美風尚的形成
    二、蔚然成風的學書風尚
    三、書寫藝術性的提高與工具的改良
    四、書法批評的理論支撐
  第二節  風流蘊藉之氣:把脈「晉書尚韻」的時代特徵
    一、「韻」的含義與「尚韻」書風的審美特性
    二、「晉書尚韻」形成的時代之因
    三、「晉書尚韻」的審美價值與歷史意義
  第三節  意法並重、法中寄情:「唐書尚法」的歷史考察
    一、「唐書尚法」的階段性考察
    二、「唐書尚法」的成因
  第四節  我書意造:「宋書尚意」的審美取向與歷史地位
    一、「意」的含義
    二、「宋書尚意」的內涵
    三、「宋書尚意」形成的原因

    四、「尚意」書風的歷史地位
  第五節  入晉溯源:元書復古的時代意義
    一、元書「復古」的原因
    二、「復古」思想對元代書法的影響
  第六節  「尚態」「尚勢」:明代書風的一體兩面
    一、「尚態」:明代主流書風的演進
    二、「尚勢」:異軍突起的明代中後期書風
    三、明代書風的歷史審視
  第七節  從「帖學」到「碑學」:清代書風的變革
    一、清代帖學書風的演變
    二、清代碑學書風的興起與發展
第四章  書法形式的鑒賞
  第一節  力透紙背 入木三分:筆法的鑒賞
    一、什麼是筆法
    二、起筆、行筆、收筆的要領
    三、如何鑒賞筆法
  第二節  違而不犯 和而不同:字法的鑒賞
    一、字法的基本原則
    二、字形結構的一般規律與特徵
  第三節  帶燥方潤 將濃遂枯:墨法的鑒賞
    一、墨的常識
    二、墨法與書法用墨的原則
    三、不同筆墨之法的審美感受
  第四節  一以貫之 氣脈相連:行氣的鑒賞
    一、行氣的基本要求
    二、行氣貫通的方法
第五節 疏密得宜 計白當黑:章  法的鑒賞
    一、章法布局的幾個具體方法
    二、章法的基本原則
    三、如何鑒賞章法
第五章  經典作品賞析
  第一節  書尚婉通:篆書賞析
    一、見證「牧野之戰」:《利簋》賞析
    二、金文之範式:《牆盤》賞析
    三、皇皇鉅制:《毛公鼎》賞析
    四、豪邁野逸之美:《散氏盤》賞析
    五、創立規則:李斯《泰山刻石》賞析
    六、篆隸相兼——《袁安碑》《天發神讖碑》賞析
    七、至簡至繁:李陽冰《三墳記》賞析
    八、由質趨妍: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篆書賞析
    九、破而後立:吳昌碩、齊白石篆書賞析
  第二節  一波三折:隸書賞析
    一、大秦與隸變的見證:《睡虎地秦簡》賞析
    二、隸中之聖:《禮器碑》賞析
    三、「千古書家一大關鍵」:《曹全碑》賞析
    四、隸中草書:《石門頌》賞析
    五、漢隸正則:《西狹頌》賞析
    六、樸拙雄強:《張遷碑》賞析
    七、渴筆八分:金農《梁楷傳論軸》賞析
    八、古隸新貌:伊秉綬《「政成心逸」五言聯》賞析

  第三節  金戈鐵馬:魏碑賞析
    一、大刀斫陣,勢雄力厚:《始平公造像記》賞析
    二、遒勁聳拔,高古秀逸:《張猛龍碑》賞析
    三、率真自然,沖和簡約:《元楨墓誌》《元倪墓誌》賞析
    四、微妙圓通,典雅雋秀:《張黑女墓誌》賞析
    五、飛逸脫俗,翩翩欲仙:《石門銘》賞析
    六、古厚朴茂,瑰姿異態:《爨寶子碑》《爨龍顏碑》賞析
  第四節  法之極致:楷書賞析
    一、楷祖之書:鍾繇《宣示表》賞析
    二、圭臬聖寶:王獻之《洛神賦》賞析
    三、蒙章範本:智永《千字文》賞析
    四、天下第一銘: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賞析
    五、大唐氣象:顏真卿《勤禮碑》賞析
    六、心正則筆正:柳公權《玄秘塔碑》賞析
    七、金鉤銀畫:趙佶《穠芳詩帖》賞析
    八、寓行於楷:趙孟頫《三門記》賞析
  第五節  字為心畫:行書賞析
    一、東晉風流,宛如近前:王珣《伯遠帖》賞析
    二、飄若游雲,矯若驚龍:王羲之《蘭亭序》賞析
    三、超逸神駿,韻法雙絕:陸柬之《文賦》鑒賞
    四、縱筆豪放,情真意切:顏真卿《祭侄文稿》賞析
    五、心手雙暢,翰逸神飛:楊凝式《韭花帖》賞析
    六、無韻之《離騷》:蘇軾《寒食帖》賞析
    七、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米芾《蜀素帖》賞析
    八、筋骨強健,體勢奇崛:楊維楨《城南唱和詩卷》賞析
  第六節  筆走龍蛇:草書賞析
    一、章草範本:皇象《急就章》賞析
    二、法帖之祖:陸機《平復帖》賞析
    三、書論雙絕:孫過庭《書譜》賞析
    四、筆歌墨舞:張旭《古詩四帖》賞析
    五、天下第一狂草:懷素《自敘帖》賞析
    六、隨人作計終後人:黃庭堅《諸上座帖》賞析
    七、性功並重:祝允明《前後赤壁賦卷》賞析
    八、書林迷蹤:徐渭《杜甫懷西郭茅舍詩軸》賞析
    九、天真淡遠,古雅空靈:董其昌《草書七言詩軸》賞析
    十、「尚勢」之巔:王鐸《草書杜律卷》賞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