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十哲/道德價值文化叢書

  • 作者:周海春|責編:楊嬋娟//陳晶晶|總主編:江暢//戴茂堂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20702
  • 出版日期:2022/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慧能、朱熹、王陽明這十位哲人及其經典基本上能夠代表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水平。本書把道問學看作中國哲學的靈魂,並以道問學閘釋中國古代十哲及其哲學的特質。首先,通過對《易經》《尚書》《詩經》《國語》等經典著作的哲學思想的闡釋揭示了中國哲學的原生系統。然後,從古代漢語的哲學特點出發,初步建構了中國哲學的「工具論」,並深入闡釋了中國古代十哲的深層哲學邏輯,勾勒了中國古代十哲的思想體系,分析了這些哲學體系包含的哲學與現實問題。
    本書是一部探索中國哲學書寫元範式的著作,也是一部較好的中國哲學與文化入門讀物,既能幫助科研人員深入研究中國哲學,也適合作為哲學專業學生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周海春|責編:楊嬋娟//陳晶晶|總主編:江暢//戴茂堂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哲學書寫的元範式
  第一節  中國哲學的第三條道路
  第二節  形式和實質系統相統一的中國哲學原理
  第三節  以道問學為靈魂的中國哲學
  第四節  中國哲學工具初論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原生系統
  第一節  《易經》的天地循環之道
  第二節  《尚書》的守「位」形而上學
  第三節  《詩經》對欲求的哲思
  第四節  《國語》的天命德福論
第三章  孔子哲學
  第一節  道的論題域
  第二節  在樂、好和知中展開的道路
  第三節  仁學系統
  第四節  禮的系統
  第五節  為政之道
  第六節  六儀
第四章  老子的形而上學
  第一節  道家邏輯的前提
  第二節  道家形而上學的六個向度
  第三節  道家的形而上學邏輯
第五章  墨子的邏輯世界
  第一節  外觀法視野下的《墨子》哲學
  第二節  內觀法視野下的《墨子》哲學
  第三節  公共生活的哲學邏輯
第六章  孟子的人路學
  第一節  雙層兩階天命論
  第二節  生長意象下的過程性思維
  第三節  作為「人路」的「義」
  第四節  養生指南
  第五節  仁政精義
  第六節  成人境界
第七章  荀子的群道學
  第一節  天的普遍性
  第二節  天下:一種普遍性的尋求
  第三節  群體道路要義
  第四節  群道人性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第八章  韓非的勢位學
  第一節  位和勢
  第二節  位勢的哲學論證
  第三節  道的勢術化
第九章  董仲舒的天人哲學
  第一節  「天人三策」包含的問題
  第二節  元秩序
  第三節  陰陽五行的線性邏輯
  第四節  名號論
  第五節  陰陽範疇及其倫理應用
第十章  慧能的心性哲學
  第一節  《壇經·行由品》對心性覺悟的敘述

  第二節  佛學的中國化變革
  第三節  真道的價值訴求
第十一章  朱熹的理氣哲學
  第一節  理氣論對道路一多問題的回答
  第二節  形而上和形而下
  第三節  萬物的異同
  第四節  理氣並行
  第五節  形而上和形而下貫通的理同氣異
  第六節  只是一個道理:分殊的哲學邏輯
  第七節  人道的開拓
第十二章  王陽明的良知之學
  第一節  良知之學綱要
  第二節  「知行合一」:良知即良能的預設
  第三節  「心即理」和「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同構性
  第四節  真知行指引的道路
  第五節  良知之學的疑難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