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正脊心法講記(精)/醫道傳承書系/中醫師承學堂

  • 作者:編者:高聖潔|責編:宋雨輝|總主編:劉力紅|整理:胡雪琴//陳喜健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72018
  • 出版日期:2022/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2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所闡釋的正脊體系全稱為「聖潔脊柱全息手法」(簡稱為正脊手法或正脊心法)。該手法以脊柱為核心,倡導整體觀思維,將人體經筋與骨、臟腑、形神一線貫穿,骨正筋柔,陰陽自和。
    本書由「正脊心法」傳人高聖潔老師傳講。高老師從1990年跟師修習中醫五術之「按蹺」,致力於中醫推拿手法研修與傳承。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胡雪琴博士、廣西南寧同有三和中醫門診部陳喜健醫師長期學用「聖潔脊柱全息手法」,將高聖潔老師傳講的正脊心法進行了基於臨床實踐的整理。

作者介紹
編者:高聖潔|責編:宋雨輝|總主編:劉力紅|整理:胡雪琴//陳喜健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十六字方針
    一、世界觀與方法論
    二、觀察與模仿
    三、針對性與目的性
  第二節  手法治病的原理
    一、手法的定義
    二、手法治病的原理
  第三節  感覺是手法的靈魂
    一、什麼是感覺
    二、感覺什麼
    三、怎麼「煉」感覺
  第四節  手法作用的基石——經筋
第二章  脊柱對人體的重要性
  第一節  重新認識脊柱
  第二節  脊柱與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及
  內髒的關係
    一、脊柱與督脈的關係
    二、脊柱與足太陽膀胱經及內髒的
  關係
    三、從醫學觀點看待脊柱
  第三節  脊柱與疾病的對應關係
    一、頸椎
    二、頸椎胸椎結合部
    三、胸椎
    四、胸椎腰椎結合部
    五、腰椎及腰椎?椎結合部
    六、?椎及骨盆
第三章  脊柱病的分類
  第一節  側彎類
    一、拋物線形側彎
    二、斜線形側彎
    三、反弓
  第二節  錯位類
    一、斜?狀、等號狀
    二、折角狀、Z字狀
    三、外出狀、左-右-左狀
    四、樓梯狀
    五、前凸狀、后凸狀
    六、前上後下狀、前下後上狀
  第三節  骨盆傾斜
第四章  脊柱病的診斷
  第一節  望診
    一、頭面部望診
    二、軀幹四肢部望診
  第二節  觸診
    一、俯?位檢查法(「三位一體」
  診斷法)
    二、坐姿檢查頸椎
    三、檢查骨盆傾斜

  第三節  問診
第五章  良好手法的必備條件與
  注意事項
  第一節  良好手法的操作原則
    一、三個「兩頭輕」
    二、兩輕兩重
    三、三秒節律與反射弧
    四、借力、「磕頭蟲」與四個節拍
    五、疼痛閾值
    六、「修渠」與「點豆」
  第二節  良好手法的操作要求
    一、剛柔並濟
    二、滲透持久
  第三節  明確目標
    一、「找東西」與「順藤摸瓜」
    二、鏈接的重要性
    三、不錯不漏不走樣
    四、溝通在調理中的作用
  第四節  手法調理中的注意事項
    一、勻速運動
    二、補瀉
    三、手法的作用點
    四、異病同治與同病異治
    五、對稱性與整體觀
    六、如何保護手肘
    七、手法的禁忌
    八、排病反應
第六章  臨床篇
  第一節  全息手法的調理五部曲
  第二節  下肢部位的調理手法
    ?、髖關節手法
    二、足太陽、足少陰經筋手法
    三、足少陽經筋手法
    四、收功點穴
  第三節  上肢部位的調理手法
    一、肩胛骨
    二、上肢
  第四節  頸肩部的調理手法
  第五節  腰?部的調理手法
  第六節  胸腹部的調理手法
  第七節  頭面部的調理方法
第七章  常見病的認識及手法治療
  第一節  頸椎類
    一、眼部問題
    二、咽炎、扁桃體炎
    三、打鼾、氣管風鳴
  第二節  胸椎類
    一、感冒發燒
    二、副乳
    三、乳腺增生、乳腺囊腫

  第三節  腰椎類
    一、生理曲度消失
    二、腰椎間盤突出
    三、椎間隙變窄
    四、椎管狹窄
    五、膝關節問題
    六、兒童生長痛
  第四節  肛腸類
第八章  脊柱病的日常預防
    一、行
    二、站
    三、坐
    四、?
第九章  聖潔心語
  第一節  經驗的兩面性及所知障
  第二節  矛盾對立統一
  第三節  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第四節  處處留心皆學問
  第五節  得失與修行的三士觀
  第六節  信、願、行對學習治療的作用
  第七節  庖丁解牛與觀想法
  第八節  意、氣、力
  第九節  技術與藝術的差異
  第十節  內求法與外求法的區別
  第十一節  自訟

代後記  感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