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歐洲剪輯大師訪談錄

  • 作者:編者:(英)羅傑·克里滕登|責編:康華|譯者:成果
  • 出版社:上海人美
  • ISBN:9787558621451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0
人民幣:RMB 7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收錄了近30位歐洲剪輯大師的長篇專訪,以及戈達爾、特呂弗、瓦爾達、塔可夫斯基、貝拉·塔爾等「作者導演」的剪輯隨想。這些採訪聚焦於他們的職業生涯、多元化的美學視野及剪輯手法,描畫了不同於好萊塢工業體系且少為人知的創作細節。他們言談之間顯露的情真意切足以讓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動容。正如給本書作序的著名剪輯師沃爾特·默奇所說,這些訪談「既有深度又有溫度」,不僅涉及電影,還呈現了對藝術、人生、文化、社會等多領域話題的真摯關切和深刻洞見。

作者介紹
編者:(英)羅傑·克里滕登|責編:康華|譯者:成果

目錄
推薦序  從機遇到命運的轉變/沃爾特·默奇
自序
致謝
01  戈達爾:蒙太奇,我的美麗憂慮
  「如果導演是一個眼神,那麼蒙太奇就是一次心跳。」
02  阿涅斯·吉耶莫
  「最偉大的導演總是會和剪輯師並肩戰鬥。」
03  揚·德代
  「理想的剪輯師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導演。」
04  弗朗索瓦·特呂弗
  「我發現剪輯工作樂趣十足。那也是我第一次開始『虐待』電影。」
05  薩比娜·馬穆
  「第一個剪輯版本就是最終剪輯版。」
06  阿涅斯·瓦爾達與阿蘭·雷奈
  「寫作-拍攝-剪輯-拍攝-剪輯-寫作是一個整體過程。」
07  弗朗索瓦·格迪吉爾
  「我不知道歐洲電影和美國電影之間是不是存在著邊界。」
08  尼諾·巴拉利
  「在電影剪輯里,有時候2+2=3。」
09  與塔維亞尼兄弟會面
  「故事的節奏是已經存在的。」
10  羅伯托·佩爾皮尼亞尼
  「我一直記得奧遜·威爾斯的一個理念:我=眼睛。」
11  西蒙娜·帕吉
  「歐洲的剪輯師好比是導演的另一個自我。」
12  胡利婭·胡安妮茲
  「音樂框定了情感的空間,而影像的節奏則負責實體空間。」
13  塔基斯·揚諾普洛斯
  「鏡頭的內在節奏決定了剪輯的最終節奏。」
14  彼得·普里斯高達
  「剪輯就像開火車,像玩具,遊戲其中,來來回回。」
15  尤利亞妮·洛倫茨
  「剪輯師就應該是聯合導演或聯合編劇。」
16  西爾維婭·英厄馬松
  「伯格曼更為重視電影的流暢性,為此他不惜剪掉讓影片更有生命力的部分。」
17  米哈烏·萊什奇洛斯基
  「我覺得對白也算是一種音樂。」
18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時間的軌跡
  「是鏡頭中流動著的獨特的時間,創造了電影的節奏。」
19  利迪婭·索恩
  「沒有剪輯師就沒有導演。」
20  米萊妮亞·菲德勒
  「剪輯沒有什麼規則,只有以前行得通的解決方案可以參考。」
21  安娜·科爾尼什
  「每一次剪切的嘗試都意味著一個承諾。」
22  貝拉·塔爾
  「我們剪輯時更關注電影內在的心理過程。」
23  埃娃·保洛陶伊
  「如果一個剪輯師的貢獻是『不可見』的,那他一定很傑出。」
24  約瑟夫·瓦盧思雅科

  「我不相信『剪輯師是天生的』這種說法。」
25  阿洛伊斯·菲沙雷克
  「現在,任何人都能記錄下影像和聲音,就更需要有經驗的剪輯師。」
26  托尼·勞森
  「庫布里克會花很長時間剪一場戲,這隻是他尋找答案時的一種『掩飾』。」
27  喬納森·莫里斯
  「我一直覺得會跳舞的人興許能勝任剪輯。」
28  邁克·埃利斯
  「我覺得美國電影從歐洲電影中『偷師』很多。」
29  米克·奧茲利
  「粗剪是什麼意思?我不會粗剪,要剪就得精細。」
30  皮婭·迪恰烏拉
  「精剪是電影藝術的精華所在。你得在剪輯室里重新『導演』一部影片。」
31  露西婭·祖凱蒂
  「剪輯的首要規則是不能恪守陳規,其次要細看素材。」
32  對話吉利斯·麥金農、皮婭·迪恰烏拉
  「我最在意的是表演,其次是場景之間的銜接。」
出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