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文學譯介與傳播模式研究(以英譯現當代小說為中心)/中華翻譯研究文庫/中華譯學館

  • 作者:汪寶榮|責編:諸葛勤|總主編:許鈞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21283
  • 出版日期:2022/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9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社會翻譯學理論視角,以魯迅、莫言、余華小說英譯為個案,嘗試考察五種重要譯介與傳播模式的運作機制,並討論其對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啟示意義。
    本書以中國現當代小說英譯與傳播為考察中心,聚焦于魯迅、莫言、余華作品。
    本書主體由八章構成。前三章闡明本課題研究的背景、採用的理論框架、研究方法及分析模式;后五章是基於個案分析的譯介與傳播模式專題研究。

作者介紹
汪寶榮|責編:諸葛勤|總主編:許鈞
    汪寶榮,香港大學翻譯學博士,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翻譯研究所所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社會翻譯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翻譯學、中國文學文化譯介與傳播和中國翻譯史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第一節  國外社會翻譯學研究現狀
  第二節  國內社會翻譯學研究現狀
  第三節  21世紀以來中國文學譯介與傳播研究
  小結
第二章  理論框架
  第一節  布迪厄的社會學理論
  第二節  行動者網路理論
  第三節  社會翻譯學理論模式
第三章  關鍵詞、研究方法與分析模式
  第一節  核心關鍵詞釋義
  第二節  研究路徑與方法
  第三節  中國現當代小說譯介與傳播模式
  第四節  中國文學譯介與傳播行動者網路模式
第四章  華裔學者發起並翻譯、西方學術出版社出版模式
  引言
  第一節  王際真的職業發展軌跡與譯者慣習
  第二節  王際真譯介魯迅小說的動因
  第三節  王際真招募出版社的運作機制及過程
  第四節  王譯本質量、特色及翻譯策略
  第五節  王譯本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
  小結
第五章  國家外宣機構發起並資助、外文出版社出版模式
  引言
  第一節  楊憲益、戴乃迭的職業發展軌跡與譯者慣習
  第二節  魯迅小說楊譯本及其時代背景
  第三節  20世紀50—90年代英美出版的魯迅小說英譯本
  第四節  魯迅作品英譯項目發起過程分析
  第五節  楊譯本翻譯生產過程分析
  第六節  楊譯本質量、特色及翻譯策略
  第七節  楊譯本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
  小結
第六章  漢學家發起並翻譯、西方學術出版社出版模式
  引言
  第一節  萊爾的職業發展軌跡與譯者慣習
  第二節  萊爾譯介魯迅小說的動因
  第三節  萊爾招募出版社的運作機制及過程
  第四節  萊爾譯本翻譯生產過程略述
  第五節  萊爾譯本質量、特色及翻譯策略
  第六節  萊爾譯本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
  小結
第七章  漢學家發起並翻譯、西方商業出版社出版模式
  引言
  第一節  葛浩文的職業發展軌跡與譯者慣習
  第二節  《紅高梁家族》英譯項目發起過程分析
  第三節  《紅高粱家族》翻譯生產過程分析
  第四節  葛譯本質量、特色及翻譯策略
  第五節  《紅高粱家族》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
  第六節  《紅高梁家族》《酒國》傳播影響力比較

  小結
第八章  中國作家發起、西方商業出版社出版模式
  引言
  第一節  白亞仁的職業發展軌跡與譯者慣習
  第二節  余華作品英譯項目發起過程分析
  第三節  《第七天》翻譯生產過程略述
  第四節  《第七天》英譯本質量、特色與翻譯策略
  第五節  《第七天》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作者發表的相關論文
附錄二  《紅高梁家族》第四章  葛譯本主要刪節統計表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