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災害學(第3版普通高等學校應急管理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李樹剛|責編:羅秀全//郭玉娟
  • 出版社:應急管理
  • ISBN:9787502090425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6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析了全球災害概況及災害風險狀況,系統講述了災害的內涵及其基本屬性和分類原則,闡述了地質地震災害、氣象災害及其他自然災害、環境災害及人為災害的特徵、致災機理與相應的防災減災技術方法和措施,介紹了災害風險分析與評估的基本理論、方法、相關模型和綜合減災可持續性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本書可作為應急管理、應急技術與管理、安全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本科生學慣用書,也可作為應急管理、安全技術及工程、防災減災技術等專業研究生的學習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李樹剛|責編:羅秀全//郭玉娟

目錄
1  災害與災害學簡述
  1.1  災害的基本概念及屬性
    1.1.1  災害的基本概念
    1.1.2  災害的基本屬性
    1.1.3  災害的基本特徵
  1.2  災害分類與分級
    1.2.1  災害分類的意義
    1.2.2  災害分類的原則
    1.2.3  災害分類
  1.3  災害學簡述
    1.3.1  災害學的性質
    1.3.2  災害學研究的科學體系
    1.3.3  災害學宏觀層次研究內容
    1.3.4  災害學的特徵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2  地質地震災害
  2.1  地質災害
    2.1.1  地質災害的分類
    2.1.2  地質災害的分級
    2.1.3  地質災害對人類的危害
  2.2  地震災害
    2.2.1  基本概念
    2.2.2  地震活動及分佈
    2.2.3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2.2.4  地震類型及成因
    2.2.5  地震的預測預報
    2.2.6  工程結構的抗震設防
    2.2.7  地震的破壞作用
    2.2.8  減輕地震災害的基本對策
    2.2.9  地震應急活動
  2.3  滑坡災害
    2.3.1  滑坡的概念和危害
    2.3.2  滑坡要素與滑坡分級分類
    2.3.3  滑坡的形成
    2.3.4  滑坡的防治
    2.3.5  滑坡的監測與預報
  2.4  崩塌災害
    2.4.1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係
    2.4.2  崩塌的工程分類
    2.4.3  崩塌的形成條件
    2.4.4  崩塌的特徵
    2.4.5  崩塌的危害
    2.4.6  崩塌的識別與勘察
    2.4.7  崩塌的防治措施
  2.5  泥石流災害
    2.5.1  泥石流的分類
    2.5.2  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2.5.3  泥石流的預測預報
    2.5.4  泥石流的防治

  2.6  地面沉降災害
    2.6.1  地面沉降的概念及其模式
    2.6.2  地面沉降的危害
    2.6.3  地面沉降的原因
    2.6.4  地面沉降的調查與勘察
    2.6.5  地面沉降的治理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3  氣象災害及其他自然災害
  3.1  大氣環流與氣象災害綜述
    3.1.1  決定大氣環流的基本因子
    3.1.2  氣象災害綜述
  3.2  典型氣象災害
    3.2.1  熱帶氣旋災害
    3.2.2  乾旱災害
    3.2.3  洪澇災害
    3.2.4  颱風災害
    3.2.5  風雹災害
    3.2.6  低溫(冷凍)災害
  3.3  海洋災害
    3.3.1  風暴潮
    3.3.2  災害性海浪
    3.3.3  海嘯
    3.3.4  海冰
    3.3.5  赤潮
  3.4  大氣渦旋災害追蹤監測與預警
    3.4.1  氣象衛星監測系統
    3.4.2  雷達追蹤系統
    3.4.3  探空與地面自動觀測系統
    3.4.4  大氣渦旋災害追蹤與綜合分析系統
  3.5  其他自然災害
    3.5.1  生物災害
    3.5.2  森林草原火災災害
    3.5.3  天文災害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4  環境災害
  4.1  環境災害的概念及其基本屬性
    4.1.1  環境災害的概念
    4.1.2  環境災害的自然與社會屬性
    4.1.3  環境災害的分類體系
    4.1.4  環境災害的基本特徵與運動規律
  4.2  環境災害的成災機制
    4.2.1  廣義人一機一環境系統
    4.2.2  產生環境災害的根本動因
    4.2.3  .一機一環境系統的演變規律
    4.2.4  從熵與耗散結構角度探討環境災害成災機制
    4.2.5  環境災害的混沌成災機制
    4.2.6  環境災害的物能異常聚散與突變成災機制
  4.3  大氣污染及防治

    4.3.1  大氣污染及其污染源
    4.3.2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4.3.3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4.3.4  影響大氣污染的因素
    4.3.5  大氣污染防治
    4.3.6  大氣污染導致的典型災害
  4.4  水環境污染及防治
    4.4.1  水環境污染及其污染源
    4.4.2  水環境污染物質的類型及其污染指標
    4.4.3  水污染防治
    4.4.4  水體富營養化
  4.5  其他環境災害
    4.5.1  垃圾災害
    4.5.2  核輻射災害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5  人為災害
  5.1  人為災害類型及其危害
    5.1.1  人為災害的類型
    5.1.2  人為災害的危害
    5.1.3  為災害的特徵
    5.1.4  人為災害中的成因
  5.2  城市火災及其預防
    5.2.1  火災的危害
    5.2.2  火災的分類
    5.2.3  建築火災的燃燒特性
    5.2.4  城市火災預防
  5.3  城市爆炸災害及其預防
    5.3.1  爆炸的基本概念
    5.3.2  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的爆炸及其預防
    5.3.3  粉塵爆炸及其預防
  5.4  城市環境雜訊危害
    5.4.1  環境雜訊源
    5.4.2  雜訊危害及允許標準
    5.4.3  城市環境雜訊的控制
  5.5  交通事故
    5.5.1  交通事故的危害及等級劃分
    5.5.2  氣象條件對交通事故的影響
    5.5.3  交通安全管理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6  災害風險分析與風險管理
  6.1  災害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6.1.1  風險管理
    6.1.2  災害風險管理
  6.2  災害風險分析
    6.2.1  災害風險分析的內容
    6.2.2  風險識別
    6.2.3  風險衡量
    6.2.4  風險估計評價

  6.3  災害風險決策
    6.3.1  確定可接受風險
    6.3.2  決定風險水平等級排序的因素
    6.3.3  風險決策中的實際問題
  6.4  災害風險處理
    6.4.1  風險處理方法
    6.4.2  風險處理措施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7  減災系統工程和綜合減災
  7.1  減災系統工程的基本框架
    7.1.1  減災系統工程的構成
    7.1.2  減災系統工程的基本內容
  7.2  綜合減災系統工程建設
    7.2.1  綜合監測預報系統建設
    7.2.2  綜合防災應急體系建設
    7.2.3  社會救災重建體系構建
    7.2.4  綜合減災管理系統建設
  7.3  推動人文減災系統工程
    7.3.1  規範人類行為,減輕災害
    7.3.2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人文減災
【本章重點】
【本章習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