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物形體--藝術解剖學教學手冊(精)/戈特弗里德·巴梅斯繪畫藝術譯叢

  • 作者:(德)戈特弗里德·巴梅斯|責編:劉東蓬|譯者:馮帥帥
  • 出版社:大象
  • ISBN:9787571111885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83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的身體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就是藝術的核心。
    戈特弗里德·巴梅斯這部藝術解剖學的經典作品與教材,獲得了國際認可,它天衣無縫地將科學知識與藝術實踐結合在一起。
    這部作品詳盡、系統地分析了描繪人體的學習與練習步驟,完整敘述了藝術解剖學的歷史,以及藝術解剖學對人體三維藝術想象的影響史。
    本書主要討論人體比例、靜態與動態的規律性、形態關係以及人體形象塑造的基礎及其簡化形式。巴梅斯教授從各個部位詳細剖析了人體的骨骼、肌肉、肌腱、關節等的構造和外在形態,又將人體比作—個建築,從而使讀者學習到以全局的眼光來觀察和繪製人物形象。
    由此作者展示了如何掌握解剖學知識,以及如何在藝術創作中運用它。巴梅斯教授還對許多世界名畫進行了分析,從解剖學的角度指出一幅畫的精髓在哪裡,不足之處在哪裡,使讀者學習到如何以解剖學來分析人物畫,從而提高繪畫鑒賞能力。

作者介紹
(德)戈特弗里德·巴梅斯|責編:劉東蓬|譯者:馮帥帥

目錄
1  藝術解剖學——過去與現在
  1.1  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友誼
    1.1.1  藝術解剖學的相關偏見所表現出的錯誤性和正確性
    1.1.2  藝術解剖學與科學和藝術的特殊關係
  1.2  歷史視角下藝術家使用解剖學的目的和途徑
    1.2.1  文藝復興時期的使命
    1.2.2  達·芬奇——解剖學家和教育家
    1.2.3  人體肌肉圖——極具爭議的藝術解剖學示意圖
    1.2.4  米開朗琪羅與藝術解剖學的關係
    1.2.5  北部——並非解剖學的家園
    1.2.6  達·芬奇之後的解剖學家:維薩里
    1.2.7  17和18世紀藝術解剖學的進一步發展及其首本教材的問世
    1.2.8  藝術解剖學演變為獨立的學科
    1.2.9  19與20世紀藝術解剖學的精神束縛和全新動力
    1.2.10  英語地區對藝術解剖學的批判性觀點
    1.2.11  藝術解剖學的恆定性與可變性
  1.3  當今藝術解剖學的相關理念
    1.3.1  藝術創作的目的由其本質所決定
    1.3.2  藝術解剖學中的師生關係
    1.3.3  藝術解剖學的特殊目標和任務
    1.3.4  知識與能力教授系統的結構
    1.3.5  發揮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1.3.6  比例、動態和靜態問題
    1.3.7  結構形態問題
    1.3.8  身體特性和空間特性問題
    1.3.9  形態與空間的關聯性問題
    1.3.10  多面性和界限
2  人體比例
  2.1  概論
    2.1.1  用途說明
    2.1.2  概念:比例、模數和標準
    2.1.3  測量方法、歷史動力、當前動力
  2.2  比例的類型體系
    2.2.1  兩種性別的普通形態特徵
    2.2.2  男女兩性的身體比例
    2.2.3  關於比例類型學的補充說明
  2.3  體態類型的形體特徵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2.4  不同發育階段的比例
  2.5  不同發育類型的形體特徵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3  人體姿勢和運動的靜態和動態基礎
  3.1  靜態和動態法則
    3.1.1  概念:重心、重力線、支撐面、穩定性的概念及其合乎規律的關係
    3.1.2  重心不發生位移時的雙腿豎直站立
    3.1.3  站立時的重心位移
    3.1.4  外力負重導致的站姿重心位移
  3.2  虛立的腿和站立的腿所構成的腿部姿勢(相對姿勢)
    3.2.1  支撐力的減弱
    3.2.2  相對姿勢的形態特徵及其典型的規律性變化
    3.2.3  外力負重作用下的相對姿勢
    3.2.4  保持平衡的表達動作

  3.3  坐與坐姿
  3.4  靜止姿勢的規律性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3.5  邁步
    3.5.1  步行的不同階段
    3.5.2  絕妙的瞬間
  3.6  跑步及其各個階段
  3.7  富有規律的位置移動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3.8  工作運動
    3.8.1  重物的抬高、抓住和放下動作
    3.8.2  高置重物的抬高、扶住和放下動作
    3.8.3  水平方向拉重物
    3.8.4  推移重物
  3.9  工作運動和表達運動的客觀基礎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4  身體的立體構造形態
  4.1  骨骼概況
  4.2  關節概況
  4.3  肌肉概況
    4.3.1  肌肉形態
    4.3.2  肌肉的組成部分及其輔助組織和作用
    4.3.3  活動的構成
  4.4  皮膚與脂肪的概況
    4.4.1  皮膚的特殊構成
    4.4.2  脂肪
    4.4.3  常見的和特殊的脂肪體
  4.5  人體形態構成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
……
5  下肢
6  軀幹骨架
7  軀幹肌系統
8  上肢
9  頸部
10  頭部
結語:藝術解剖學與藝術自由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專名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