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裝置藝術--一部批評史/邊界計劃雕塑與公共藝術

  • 作者:(英)克萊爾·畢肖普|編者:班陵生|責編:何曉?|譯者:張鍾萄
  • 出版社:中國美術學院
  • ISBN:9787550327320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2
人民幣:RMB 12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裝置是當代藝術中最流行、最廣泛的形式之一。《裝置藝術》首次清晰地描述了裝置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興起,本書不僅重新審視,更重新評估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許多著名藝術作品。它提供了理解與研究裝置藝術的一個基本方法與論述框架,此外,它還向讀者介紹了更多尚未受到嚴肅批評關注的年輕藝術家。書中介紹的藝術家包括維拓·阿孔奇(Vito Acconci)、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馬塞爾·布羅德塞爾(Marcel Broodthaers)、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材料小組」(Group Material)、伊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利亞·卡巴科夫(Ilya Kabakov)、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西爾多·梅雷萊斯(Cildo Meireles)、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克萊斯·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與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等。自出版以來,本書已成為關於裝置藝術的經典研究。

作者介紹
(英)克萊爾·畢肖普|編者:班陵生|責編:何曉?|譯者:張鍾萄

目錄
致「邊界」

邊界計劃·雕塑與公共藝術
致謝
導言
第一章  夢境
第二章  提高感知力
第三章  模擬性吞噬
第四章  積極的觀眾
結論
註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