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設計沉思錄(杭間近作選)(精)

  • 作者:杭間|責編:劉九零
  • 出版社:江蘇美術
  • ISBN:9787558093555
  • 出版日期:2022/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04
人民幣:RMB 9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設計沉思錄——杭間近作選》是杭間教授有關設計的重要文章的輯錄。全書共分五個部分,包括演講錄、論述、訪談等。書中學術視角獨特,觀點精闢,旨在為讀者呈現中國當今的設計建構與未來理想的設計框架,體現了作為中國設計史研究的重要學者的使命與擔當。

作者介紹
杭間|責編:劉九零
    杭間,1961年生,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曾任《裝飾》雜誌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繫系主任、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美國康奈爾大學繪畫與建築規劃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著有《原鄉·設計》、《設計道——中國設計的基本問題》、《中國工藝美學史》、《手藝的思想》、《新具象藝術》、《藝術向度》、《身體的智慧——中國當代油畫十年精神景觀》、《中國工藝美學思想史》等。

目錄
論述
「設計」沉思錄
設計學研究發凡
中國當代設計的幾個片段
——教育、資本、東方設計「學」和新技術
八篇文章背後的中國現代設計
重返自由的工藝美術
設計「國美之路」之思想脈絡

演講錄
明日的設計學院
設計敘事與設計博物館
手藝是回「故鄉」的任務
設計,從未中斷的生活啟蒙
「時代之物」
——在2017年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青年論壇上的發言
關於「設計」和「美學」
摺疊
——作為大數據時代的設計方法
幾點提醒
——「包豪斯與現代設計研修班」開班講話
重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如何建立工藝美術的學術引領機制
詞與理
——在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木雕)評選活動研討
會上的發言

訪談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的誕生
——《新美術》訪談
「大設計」視野下的中國設計
——《公共藝術》訪談
包豪斯與中國設計
——《設計》訪談
建構中國民藝思想史
——《民藝》訪談
一個工業設計學院獎的前世今生
——《新美術》訪談
慢行,漫想,閱讀無常態
——《寶藏》對話錄
好的「國貨」是有尊嚴的
——《美術觀察》專訪
美術學院博物館群的建設與藝術管理人才培育
——《藝術管理》專訪
要警惕公共藝術的「當代藝術化」
——《打邊爐》欄目專訪

策展手記
新時代、新生活
——第三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策劃述略

關於「美學城市(AestheticsCicy)」的策展筆記
「三重階」:關於首屆中國當代手工藝學術提名展

序與跋
《包豪斯研究年刊》創刊卷首語
偉大傳統設計的智慧
——《中國設計全集》總序
左圖右史
——《中國傳統工藝經典叢書》總序
人與物:為何巨變
——中國現代設計「物體系」的新發現
《中國工藝美學史》(第三版修訂版)後記
《手藝的思想》修訂版後記
鄭可先生
——《鄭可文集》跋
《圖像上海百年設計》序
雷圭元先生
——中國現代設計巨匠系列:雷圭元特展前言
包豪斯百年紀念特展「包豪斯的四個問題:『總體藝術』的影
響及不同選擇」前言
看《巨匠》
——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作品展前言
「新文化運動與設計啟蒙展」前言
「新文化運動與美育啟蒙展」前言
「纖維密碼」展前言
——纖維的無限可能
5月18日,為了沉思的聚會
——2019國際博物館日
分道與革命
——寫在中國「造物新世代」開展之際
關於朱彥,這本書
陳彥青《觀念之色》序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