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日本漢學史/列國漢學史叢書/漢學研究大系

  • 作者:(日)牧野謙次郎|責編:楊雷//張敏娜|總主編:閻純德|譯者:張真
  • 出版社:學苑
  • ISBN:9787507760033
  • 出版日期:2021/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列為「漢學研究大系」之一。
    牧野謙次郎的《日本漢學史》是他從20世紀20年代起在早稻田大學的講義。因學年之不同,講義或側重於江戶以前,或側重於江戶時代,又或側重於明治時代,多少存在差異,但該講義以概覽上古至近世為宗旨,是一部由古至今、首尾連貫的完整的日本漢學史。牧野謙次郎每到學年之末,都會把講義謄寫版油印出來,且考慮將這講義稿整理成正式教材出版。他在生命的最後一二年間,招請原早稻田大學畢業生、時任其助手的三浦葉氏,為其口述江戶或明治漢學史的部分內容作筆記,牧野謙次郎本人生前沒有出版此書,此書後由三浦葉氏整理出版。
    本書為漢語翻譯版。

作者介紹
(日)牧野謙次郎|責編:楊雷//張敏娜|總主編:閻純德|譯者:張真

目錄

例言
再版小引
序說
第一期  上古、平城朝、平安朝(1192年以前)
第一章  上古
  一、漢文學東漸
  二、漢學傳來之初
  三、佛教傳來與漢學之必要及《十七條憲法》之制定
  四、與隋唐交通及派遣留學生
  五、大化革新與漢學
  六、上古之漢文
第二章  平城朝(710年-781年)
  一、平城朝之漢學
  二、漢文學與國文學成立之關係
  三、漢文學於國文學之影響
  四、漢文及詩賦
  五、漢文著作
第三章  平安朝(794年-1192年)
  一、概說
  二、詩文集

第二期  鐮倉、南北朝、足利、織豐時代(1192年-1603年)
  一、概說
  二、宋學之傳人
  三、五山文學
  四、訓點
  五、鐮倉時代之漢文章
  六、五山以外之漢學

第三期  德川時代(1603年-1868年)
序論
時期之劃分
第一章  慶長八年至享保二十年(1590年-1735年)
  一、概說
  二、德川家康之好學
  三、德川家康與藤原惺窩
  四、林羅山
  五、松永尺五
  六、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德川義直與林羅山
  七、南學(崎門學)
  八、中江藤樹
  九、熊澤蕃山
  十、山崎同齋、山鹿素行、熊澤蕃山
  十一、洛儒、關儒之對立
  十二、德川綱吉之好學
  十三、德川家宣時代之漢學
第二章  元文元年至天明八年(1736年-1788年)
  一、德川吉宗時代之漢學
  二、古學派(伊藤仁齋、伊藤東涯)

  三、荻生徂徠
  四、關東、關西之學者
  五、水戶學
第三章  寬政元年至明治元年(r789年-1868年)
  一、概說
  二、菊池五山、市河寬齋
  三、山本北山
  四、林述齋及寬政三博士
  五、寬政異學之禁及學制改革
  六、佐藤一齋、松崎慊堂
  七、文久三博士
  八、幕末漢學書生氣質
  九、水戶學與幕末
  十、幕末詞壇
  十一、西日本之文學
  十二、詩文之變遷

第四期  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
明治初年之儒教
第一章  明治時代第一期
  一、漢語詞、漢文、漢學書生
  二、漢學者與國學者之軋轢
  三、國漢學者與洋學者之對抗
  四、私塾、藩學、地方學者
  五、學制頒布與漢學
  六、學制頒布至明治十年前後之漢學
  七、西南之役與漢學
  八、廢刀令與漢學
  九、修史局之內訌
  十、詩文雜誌之刊行
第二章  明治時代第二期
  一、概說
  二、帝國大學文學部和漢文學科
  三、帝國大學附屬古典講習科
  四、斯文學會
  五、大同學館
  六、《幼學綱要》
第三章  明治天皇與侍講
第四章  明治初期之漢詩
  一、詩家
  二、詩壇
  三、吟社
  四、詩人
第五章  明治初期之漢文
  一、文運
  二、文格
  三、文會
  四、文人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