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辯論學(校級規劃教材)

  • 作者:王安白|責編:劉琳
  • 出版社:法律
  • ISBN:9787519761905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2
人民幣:RMB 5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的編排本著理論聯繫實際的理念,由辯論理論與辯論實踐兩部分組成。理論方面,注重對辯論的語言、邏輯、心理、價值等進行講述,讓讀者了解辯論的「前世今生」。實踐方面,按照辯論賽的制式和程序詳細闡述查閱資料、分析辯題、撰寫文本、設計問題、定製語言等技術性問題,通過對辯論賽每個環節的模擬,感受辯論,訓練讀者的論辯能力。其中,書中所選用的案例絕大多數為西南政法大學校辯論隊的比賽文本。
    該書作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執教校辯論隊,積累了諸多辯論實戰的心得體會。該書作為辯論教學經驗的總結之作,有著較好的實踐指導意義,適用於高等院校法學院系的課堂教學,也可成為實務工作者的有效參考。

作者介紹
王安白|責編:劉琳
    王安白,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曾被全校學生票選為「我最喜愛的十佳老師」,被學校評為「教學名師」。     其主講的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被學校評選為校級精品課程;學校曾以作者名字將辯論課命名為《安白辯論》。     長期擔任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評委,擔任學校辯論主教練長達1/4世紀,獲得的全國冠軍的主要有:2002年第8屆上海「日立杯」中國名校大學生辯論邀請賽冠軍;2010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世博辯論大賽全國總冠軍;2018年第3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辯論賽冠軍;2019年第9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冠軍。     辯論研究成果主要有:專著《辯論競技》,現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參與編撰《論辯西政》,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目錄
緒言
上編  辯論理論
  第一章  辯論概述
    第一節  辯論的歷史
      一、中國辯論的歷史
      二、歐洲辯論的歷史
    第二節  辯論的定義
      一、辯論在古代漢語中的定義
      二、辯論在現代漢語中的定義
    第三節  辯論的類型
      一、學術辯論
      二、課堂辯論
      三、法庭辯論
      四、議會辯論
      五、競選辯論
      六、競技辯論
      七、網路辯論
    第四節  辯論的價值
      一、辯論的目的
      二、辯論的作用
  第二章  辯論學
    第一節  辯論學與相關學科
      一、辯論學與哲學
      二、辯論學與博弈論
    第二節  辯論學研究的內容
      一、辯論的主體
      二、辯論的賽制
      三、辯論的要素
    第三節  辯論學研究方法
      一、實證研究法
      二、文獻研究法
      三、跨學科研究法
  第三章  辯論邏輯
    第一節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主要表現
      二、違反同一律主要表現
    第二節  矛盾律
      一、概念不能自相矛盾
      二、判斷不能自相矛盾
      三、悖論:一種特殊的自相矛盾
      四、哲學的矛盾與邏輯的矛盾
    第三節  排中律
      一、違反排中律:模稜兩可
      二、排中律與矛盾律
    第四節  充足理由律
      一、必須有理由
      二、理由必須真實
      三、理由必然推出論題
    第五節  非形式邏輯
      一、與形式邏輯的區別

      二、圖爾敏論證模型
  第四章  辯論語言
    第一節  辯論語言的特點
      一、語言的博弈性
      二、語言的簡潔性
      三、語言的通俗化
    第二節  辯論語言的技術
      一、辯論語言的語氣
      二、辯論語言的語調
      三、辯論語言的語速
    第三節  辯論語言的藝術
      一、辯論語言的形象化
      二、辯論語言的趣味性
      三、辯論語言的情感性
  第五章  辯論心理
    第一節  辯論的心理定勢
      一、辯論的認知定勢
      二、辯論的情感定勢
    第二節  辯論的心理效應
      一、辯論的首因效應
      二、辯論的近因效應
    第三節  辯論的心理調整
      一、賽前心理調整
      二、賽中心理調整
      三、賽后心理調整
下編  辯論實踐
  第六章  辯題審讀
    第一節  辯題背景
      一、辯題背景分類
      二、辯題背景資料的判別
    第二節  辯題類型
      一、矛盾型辯題
      二、對立型辯題
      三、比較型辯題
      四、「交叉」型辯題
      五、預測型辯題
    第三節  概念界定
      一、概念的劃分與界定
      二、概念界定的基本方法
      三、尋找關鍵概念
  第七章  立論路徑
    第一節  從辯題確立立論路徑
      一、從辯題背景確立立論路徑
      二、從辯題類型確立立論路徑
      三、從辯題概念間關係確立立論路徑
      四、從預測對方審題確立立論路徑
    第二節  從辯題學理確立立論路徑
      一、問題類辯題的立論路徑
      二、哲理類辯題的立論路徑
    第三節  立論的要求

      一、立論的邏輯要求
      二、立論的結構要求
      三、立論的文本要求
  第八章  質疑與答疑
    第一節  質疑
      一、對概念質疑
      二、對學理質疑
      三、對事例質疑
      四、對邏輯質疑
    第二節  答疑
      一、賽前準備
      二、答疑方式
    第三節  質疑與答疑的一般技術
      一、悖論
      二、兩難困境
      三、歸謬
  第九章  自由辯論
    第一節  自由辯論的準備
      一、與前面環節銜接
      二、提問模塊設計
      三、答問設計
    第二節  自由辯論的運作
      一、質疑與反駁
      二、常見的謬誤
  第十章  總結陳詞
    第一節  總結陳詞對接
      一、總結陳詞與立論對接
      二、總結陳詞與質疑環節對接
      三、總結陳詞與自由辯論對接
    第二節  總結陳詞文本
      一、指出雙方分歧
      二、闡述本方立場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