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西政教關係史比較研究(精)

  • 作者:張踐|責編:段海寶//張雙子//劉志江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38128
  • 出版日期:2021/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17
人民幣:RMB 13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指導,以「大文化」為背景,以「宗教與政治關係」為主線,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視野,深刻分析了中西政教關係的異同及其深層原因。從中西方文明曙光初現的早期國家開始,經過軸心時代的比較、后軸心時代的分析、中世紀的研究、近代的對照、當代的辨析,最終得出中西方政教關係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結論。
    其「同」可以作為文明進化的學習參照標準,其「異」則是建立中國特色政教理論的依據。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中西政教關係的通史性著作,不僅具有填補學術空白的意義,也為正確處理當下政教關係提供了歷史鏡鑒和有益啟示。

作者介紹
張踐|責編:段海寶//張雙子//劉志江
    張踐,北京人,1953年生。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教育傳播普及委員會主任,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尼山聖源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宗教學學會理事,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宗教史和中國哲學史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國宗教通史》(合著)、《中國古代政教關係史》、《中國歷代民族宗教政策》(合著)、《宗教·政治·民族》、《民族宗教關係的社會理論考察》、《儒學與中國宗教》等十余部書稿;發表《儒教與中國政治》、《儒家宗教觀的形成及其歷史影響》等論文200多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西政教關係的起源:部落聯盟與酋邦
  第一節  中西早期國家形成的不同的路徑
    一、西方文化人類學家摩爾根國家起源理論
    二、西方人類學家的「酋邦」理論
  第二節  西方與中國因進入文明時代路徑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政治生態
    一、從部落聯盟起源的希臘、羅馬「王政」制度
    二、從酋邦進化而來的「三皇五帝」
  第三節  中西早期國家宗教和政教關係
    一、希臘古代宗教的一般特點
    二、中國早期國家宗教的一般特點
    三、「絕地天通」改革對於中國政教關係的重大影響
第二章  中西方政教關係的基因:軸心時代
  第一節  前軸心時代中西方文明的屬於不同類型
    一、原生性文明與次生性文明
    二、希臘和中國前軸心期的國家宗教
    三、古希臘的創世神話與中國的聖賢經典
  第二節  軸心時代的中西方社會
    一、軸心時代理論及其分析
    二、軸心時代的中國社會
    三、軸心時代的希臘社會
    四、軸心時代的希伯來社會
  第三節  軸心時代中西方的思想啟蒙
    一、雅斯貝斯對軸心時代思想啟蒙的論述
    二、中國哲學思想的啟蒙
    三、古希臘思想家的啟蒙
    四、希伯來先知的啟蒙運動
  第四節  中西方軸心時代文化基因的比較研究
    一、中國、希臘、希伯來三地思想啟蒙的共同性
    二、中國、希臘、希伯來三地思想啟蒙的差異性
第三章  中西政教關係結構的定型: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
  第一節  秦漢時代的政治與宗教
    一、秦漢之際的思想轉型
    二、獨尊儒術與儒教的形成
    三、漢代帝王對儒教內部的不同意見進行裁決
    四、儒教決定了中國政教關係的基本走勢
    五、儒教背景下佛、道教的發展
  第二節  羅馬帝國「兩希文明」的合流
    一、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
    二、古羅馬的多神國家宗教
    三、猶太教的傳承與苦難
    四、基督教的形成並走向官方宗教
    五、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整飭
    六、兩希文明在羅馬帝國結合的原因
  第三節  后軸心期中西政教關係比較研究
    一、中西政教關係的差異性
    二、中西政教關係的相似
第四章  中西政教關係的重大差異:歐洲中世紀和中國的中古時代
  第一節  關於時代劃分的若干問題
    一、時間劃分上的中西異同

    二、歐洲中世紀和中國中古時代的經濟、政治
  第二節  西歐中世紀政教關係發展的三階段
    一、中世紀初期政強教弱,合作多於爭奪
    二、中世紀中期教會實力增強,政教爭奪激化
    三、中世紀末期政教相互傷害,兩敗俱傷
  第三節  中國中古時代政教關係磨合的三階段
    一、中古初期宗教勃興,宗教起義成為政府大敵
    二、中古中期的三教之爭,相互衝突與融合
    三、中古後期政府管理完善加強,三教合一成為潮流
  第四節  中世紀中西政教關係的異同之比較
    一、中西中世紀政教關係相似之處
    二、中西方中世紀政教關係的差異
    三、中西政教關係的歷史遺產
第五章  中西政教關係的不同影響:近代化門檻前的歐洲與中國
  第一節  政教關係與歐美的近代社會
    一、宗教改革的興起和基督新教的誕生
    二、王權的強化與英國國教會的產生
    三、宗教戰爭與民族國家的誕生
    四、清教徒遷徙新大陸與美國的政政思想
    五、法國大革命中的宗教問題
  第二節  中國明清時代君主集權頂  峰時期的政教關係
    一、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二、儒學的「宗教化」與佛、道教的「儒化」
    三、中國帝制社會的最後輝煌
    四、對宗教的過度嚴管及其副作用
    五、政教失衡導致國事衰微
  第三節  近代化門檻前中西政教關係的差異
    一、神人二分與天人合一——宗教觀上的根本差異
    二、政教對峙與大一統——政治觀上的原則不同
    三、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與中國改良思潮的挫折——近代化進程的不同結果
第六章  中西政教關係的現實狀態:當代中國與西方的不同道路
  第一節  當代西方的政教關係
    一、當代西方政教關係的迷局
    二、當代美國分離體制下的政教關係
    三、當代歐洲政教關係的幾種主要類型
    四、基督教成為西方政治文化的神學基礎
    五、全球化時代西方政教關係的變局
  第二節  當代中國的政教關係
    一、中國近、現代政教關係
    二、當代中國政教關係
  第三節  中西當代政教關係比較研究
    一、中西方當代政教關係的差異性
    二、中西當代政教關係的共同性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