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胡適與中國新文化(史事與詮釋上下)/北京大學史學叢書

  • 作者:編者:歐陽哲生|責編:邵璐璐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0192309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055
人民幣:RMB 2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發動「文學革命」,從此他的名字與新文化運動聯結在一起,是公認的新文化運動主要代表。為展現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多方面的成就和廣泛的社會交往,本論文集彙集了耿雲志、楊天石、汪榮祖、陳漱渝、陳方正、陳平原、羅志田、鄧昭祺、江勇振、山口榮、黃克武、王晴佳、王中江、孫郁、章清等海內外知名學者的論文,圍繞胡適與中國新文化運動、胡適思想詮釋、胡適與新文學運動、胡適哲學思想、胡適與新教育、胡適的人際關係等議題展開探討和爭鳴,以彰顯胡適的思想底蘊和人格魅力。

作者介紹
編者:歐陽哲生|責編:邵璐璐

目錄
上冊
  引論
    《新青年》同人分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細節
    胡適與新文化運動:功與過
    胡適的北京情緣——一個新文化人在北京的日常生活史
    讀者·作者·編者:三重維度下的胡適與《新青年》
    論胡適的國際影響和地位——以1917-1937年《紐約時報》的報道為中心
    從胡適與居卡爾看中國和土耳其的新文化運動
    胡適研究小議
    秉性率真的學者——紀念胡適誕生125周年
  胡適思想研究
    文明與文化:五四後梁漱溟與胡適的一次爭論
    「造新因」:胡適對建構「社會重心」的省思
    論胡適的思想文化人格
    胡適的政治立場——以其對國共兩黨的態度為中心
    進步時代與胡適政治思想雛形的形成
    胡適「容忍即自由」的論述及其背後
    胡適「容忍」理念的形成歷程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作為問題與方法的「胡適與女性」
    大使書生:胡適任駐美大使期間的讀書生活
    有意與無意之間:胡適書學史跡鉤沉
  胡適與新文學運動研究
    「鸚鵡救火」與「鑄劍復仇」:胡適與魯迅的濟世情懷
    在「文學改良」的背後
    胡適「八不主義」的反思
    易卜生戲劇該怎樣理解?——以胡適、魯迅的討論為中心
    胡適留美期間對西方短篇小說的閱讀與譯介
    胡適·《鏡花緣》·性別意識
    王梵志的異代知音——胡適
    胡適、錢玄同與新式標點符號的創設
下冊
  胡適哲學思想研究
    自然、人事和倫理:胡適東西方語境下的「自然主義」立場
    實驗主義在中國
    政治工具主義的內在張力:胡適對杜威政治哲學的理解與闡釋
    胡適對儒教起源的詮釋學
    「據」「義」之辨:胡適論佛與佛論西學
    再論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價值、限度及典範重建之可能——以中國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困境為視角
  胡適與新教育研究
    協和的「在地化」與「本土化」——以胡適、顧臨為中心(1921-1937)
    胡適現代大學之夢的形成與追求
    胡適與南京高師暑期學校
    重識胡適棄校南下與平津學人去留
    胡適與國民黨的黨化教育
    胡適「爭取學術獨立十年計劃」之現代解讀
    胡適、張伯苓與平津市民治促進會
  胡適的人際關係研究
    胡適與楊杏佛
    一個流產的結盟:胡適與研究系(1919-1922)
    胡適與鈴木大拙

    萬山不許一溪奔——以蔣經國1956年清算胡適為中心
    從往來通信看胡適與湯用彤的學術交往
    胡適、陳受頤往來書信考釋
    民國時期關於老子其人其書的爭論——以胡適與錢穆的爭論為考察中心
    交情非惡、論學不同:胡適與錢穆的交往及論學之異
    試析新文化運動在徽州的接受——對胡適與黃宗培、胡晉接來往書札等的考察
    全面抗戰初期胡適、錢端升出使歐美記——以《胡適日記全編》和《錢端升日記》為線索
    胡適與林可勝——兼論對台灣醫療衛生制度的影響
編后小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