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漢語新媒體語篇的互文性研究/語用學學人文庫

  • 作者:鄭慶君//向瓊//張春燕|責編:黃穎//鄧麗藤|總主編:何自然
  • 出版社:暨南大學
  • ISBN:9787566830876
  • 出版日期:2021/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8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所謂互文性,是指文本或語篇中嵌入、交織、中和、滲透其他文本的話語現象。上世紀90年前後互文性的概念被引進中國。進入21世紀逐步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其成果主要在外語學界和文學理論界,漢語學界成果甚少。
    本書是研究「漢語新媒體語篇的互文性」的專著,具體分為互文性理論的西方源流、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承載類型等數章內容。

作者介紹
鄭慶君//向瓊//張春燕|責編:黃穎//鄧麗藤|總主編:何自然

目錄
總序
引言我們生活的偉大時代
一、科技催生的信息時代
二、高速發展下的中國社會
第一章  互文性理論的西方源流
  一、互文性理論的萌芽與起源
  二、互文性概念的提出
  三、互文性理論的形成
  四、互文性理論的發展
第二章  互文性理論的中國態勢
  一、中國互文性思想的萌芽
  二、互文性理論的引入與研究
  三、互文性理論的發展與應用
第三章  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承載類型
  一、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
  二、新媒體中的新寵:自媒體
  三、漢語新媒體語篇的承載類型
  四、互文性機制下的漢語新媒體
第四章  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結構形態
  一、成分性互文
  二、語篇性互文
  三、體裁性互文
第五章  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呈現方式
  一、手機簡訊的互文性特質
  二、互文性在簡訊中的呈現模式
  三、互文手機簡訊的語篇機制
  四、互文手機簡訊的語域特徵
第六章  新媒體語篇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引用
  一、互文性理論對漢語修辭學的啟示
  二、互文性理論與漢語修辭格的關係假設
  三、漢語引用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
第七章  新媒體語篇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仿擬
  一、仿擬的類型及其互文性特徵
  二、仿擬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係
  三、仿擬的生成過程與模式
  四、仿擬生成的制約因素
第八章  新媒體語篇修辭格的互文性分析:諧音
  一、諧音研究的歷史傳統
  二、諧音語篇的構成與結構成分
  三、諧音語篇常見的結構模式
  四、諧音的篇際特徵與語篇機理
第九章  新媒體語篇互文性的功能分析
  一、語體和文體
  二、語體和語篇之間的關係
  三、《高科技》語篇的結構模式和語體體式
  四、《高科技》語篇的功能分析
  五、互文性語篇的風格特徵及其產生成因
第十章  新媒體翻譯語篇互文性的功能分析
  一、翻譯語篇互文性的功能語言學模式
  二、互文性視角下源語篇的功能語篇分析

  三、喬布斯情書翻譯語篇的互文性分析
  四、喬布斯情書翻譯語篇互文性的解釋與評估
第十一章  新媒體語篇的傳播方式與互文性結構
  一、自媒體引爆全民語言消費
  二、自媒體傳播方式的互文性特徵
  三、自媒體傳播方式的案例分析
  四、自媒體文本結構的互文性特徵
第十二章  病毒式傳播:流行語「被+××」現象解讀
  一、時髦的網路「被」現象
  二、「被」字句的基本特徵與規則
  三、「被」現象的語義特徵與結構模式
  四、病毒式複製:「被+××」盛行的互文性解釋
附錄專項調查
草根的快樂:2012年網路文體之「甄嬛體」大觀
文體一瞥:2006-2013年中國網路流行文體探察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