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解剖學科史/中國學科史研究報告系列

  • 作者:編者:席煥久//張紹祥//李雲慶|責編:楊麗|總主編:沈愛民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04689078
  • 出版日期:2021/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30
人民幣:RMB 1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解剖知識的出現、解剖行為的產生、解剖學的形成的描述到解剖學科的創建、發展和分化,涵蓋了解剖學科的科學史、技術史、思想史和組織史,是迄今為止解剖學領域Z有廣度和深度的自身成長史。本書對於研究我國醫學的歷史和文化,推動解剖學科的創新和發展,提高解剖學科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質量,更好地為醫學發展、為人民健康乃至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特別是老一輩解剖學家的愛國情懷、艱苦創業、科學精神在百年的傳承和發展中已成為學會的光榮傳統和學會精神,這些物質和精神成果將永遠激勵和鼓舞解剖學工作者砥礪前行,改革創新,奮鬥進取。
    本書是一部集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和(體質)人類學于一體的史學研究報告,是中國解剖學工作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可以作為解剖學科史、醫學史、教育史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參考用書,也是幫助廣大讀者了解解剖學不可或缺的基本讀物。

作者介紹
編者:席煥久//張紹祥//李雲慶|責編:楊麗|總主編:沈愛民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中國解剖學科前史——人類誕生與解剖學科的孕育(古代至19世紀中葉)
  第一章  追尋人類起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
    第三節  人的個體發生
  第二章  解剖學知識在中國的早期記載
    第一節  遠古至西周
    第二節  春秋戰國至秦漢
    第三節  魏晉至隋唐五代
    第四節  宋遼金元至明清
  第三章  外國解剖學史
    第一節  古代西方世界的身體知識與解剖學
    第二節  中世紀的解剖學
    第三節  文藝復興與解剖學革命
    第四節  近代人體解剖學的進步與發展
第二篇  中國解剖學科創建史(19世紀中葉至1949年)
  第四章  中國近代解剖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  明清西學東漸
    第二節  清末民初的西醫傳入
    第三節  中國醫學的知識轉型
    第四節  解剖學科初創
  第五章  學科體系形成
    第一節  醫學學校教育的開端
    第二節  大學中的解剖學科
    第三節  中國近代解剖法規
    第四節  中國近代解剖學的重要成就
    第五節  日俄對局部地區學科發展的影響
  第六章  分支學科創建史
    第一節  解剖學與體質人類學的關係
    第二節  人類學創建史
    第三節  大體解剖學創建史
    第四節  組織學與胚胎學創建史
  第七章  學會的創建史
    第一節  學會的誕生
    第二節  重要的會議
第三篇  中國解剖學科的發展史(1949年至今)
  第八章  學科體系的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學科發展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對學科的影響
    第三節  學科發展的春天
  第九章  人類學發展史
    第一節  學科的再分化與體系構建
    第二節  技術與手段
    第三節  人類起源與進化的理論與學派
    第四節  人才培養
    第五節  科技成果
    第六節  社會服務
  第十章  大體解剖學發展史
    第一節  學科的再分化與交叉

    第二節  技術與手段
    第三節  人才培養
    第四節  科技成果
    第五節  社會服務
  第十一章  大體解剖學亞學科發展史
    第一節  神經解剖學
    第二節  臨床解剖學
    第三節  斷層解剖學
    第四節  數字解剖學
    第五節  腦網路組學
  第十二章  組織學與胚胎學發展史
    第一節  學科的再分化
    第二節  技術與手段
    第三節  外國科技成果
    第四節  中國主要領域的研究成果
    第五節  人才培養
    第六節  學術團體與學術期刊
  第十三章  學科的技術發展史
    第一節  教學手段的變化
    第二節  大體標本製作技術
    第三節  生物塑化技術
    第四節  顯微鏡及電鏡技術
    第五節  組織切片技術
    第六節  體視學與圖像分析技術
    第七節  細胞培養技術與組織工程
    第八節  組織化學技術
    第九節  幹細胞技術
    第十節  放射自顯影術
    第十一節  特異性神經示蹤技術與光遺傳學技術
  第十四章  學科的交叉、社會責任、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一節  人類學
    第二節  解剖學
    第三節  組織學與胚胎學
  第十五章  學會發展史
    第一節  學會功能的演變
    第二節  組織架構與會員隊伍
    第三節  國際地位與學術交流
    第四節  社會服務
    第五節  期刊創辦與發展
    第六節  體質調查
    第七節  相關標準制定
  第十六章  民族、地區與專科解剖學
    第一節  民族醫藥學對人體形態結構的認識
    第二節  港台地區解剖學
    第三節  專科解剖學
大事記(古代至2020年)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物索引
主題索引
編寫後記

附錄1:與解剖學科相關的部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表
附錄2:古今解剖學名詞對照
附錄3:中國解剖學會主辦期刊主要信息表
附錄4:兄弟學會主辦的相關期刊信息表
插圖目錄和表格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