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思想與文學(中國文學史及其周邊)/博雅文學論叢

  • 作者:鞏本棟|責編:徐邁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25599
  • 出版日期:2021/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54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中國文學史上的若干重要作家作品和問題、現象出發,力圖將其置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新的探索和闡釋,以揭示中國文學史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面貌、特點和發展動因及其內在規律。其主要內容和範圍,涉獵楚辭、漢賦、詩詞、文章等不同文體,旁及詩格、選本等不同的文學理論和批評樣式,時間跨度則自先秦兩漢至明清,不限於一代,反映了作者對文學史教學和研究的多方探索與不懈追求,凝結了其多年研究的思考和心得。

作者介紹
鞏本棟|責編:徐邁
    鞏本棟,一九五五年生,江蘇省豐縣人,一九九?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歷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學術史和域外漢籍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辛棄疾評傳》《中國現代學術演進》等多部著作。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屈原的心路歷程及其文化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二、「退將復修吾初服」與「就重華而陳詞」:屈原的心靈變化
  三、「退修初服」與「陳詞重華」的文化心理背景
第二章  楚宗廟祠堂壁畫與《九歌》的創作
  一、從《九歌》之名談起
  二、對前人諸說的分析
  三、王逸《天問章句敘》的啟示
  四、先秦兩漢的壁畫遺存
  五、「詩中有畫」:《九歌》的圖像分析
  六、「著壁成繪」:從後世《九歌》題材的繪畫反觀《九歌》
  七、結語
第三章  戰國縱橫家與漢大賦的起源
  一、「賦者.古詩之流也」
  二、「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三、「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
  四、「聘問歌詠不行於列國」,「而賢人失志之賦作矣」
  五、漢大賦源於戰國縱橫家的遊說進諫之辭
第四章  魏晉「才性論」與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論」
  一、「才性論」溯源
  二、「風骨論」與曹丕「文氣論」和劉劭《人物誌》
  三、「風骨論」的理論內涵
  四、「選文以定篇」
第五章  《文心雕龍·程器》篇主旨和文人「不護細行」的論辯
  一、「于文外補修行立功」:《文心雕龍·程器》篇的主旨
  二、「不護細行」與文人的自覺
  三、「不護細行」與後世的文學批評
第六章  盛唐的政治、社會與詩歌創作的繁榮
  一、《河岳英靈集》:一部唐人選唐詩的代表作
  二、盛唐詩歌與「盛世」的暌離
  三、殷瑤兼重古、近二體的「聲律說」
第七章  兵家思想與唐五代詩格中的「勢」論
  一、從地勢之「勢」到兵家之「勢」
  二、兵家之勢與魏晉的書論和文論
  三、唐五代詩格中「勢」論的內涵
第八章  宋初政治與「四大書」的編纂
  一、崇儒重文與《太平御覽》的編纂
  二、「兄終弟及」與《太平廣記》的編纂
  三、《文苑英華》的編選
  四、《冊府元龜》對太宗朝圖書編纂的糾正
第九章  北宋黨爭與梅堯臣的詩歌創作
  一、「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三、「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後輩」
第十章  「詩窮而後工」說的歷史考察
  一、「詩窮而後工」說的提出
  二、慶曆黨爭與「詩窮而後工」說
  三、「詩窮而後工」說的接受
第十一章  歐陽修的經學與文學

  一、歐陽修經學的起點、觀念與方法
  二、歐陽修經學的特色和成績
  三、從歐陽修經學看北宋疑經風氣的興起
  四、歐陽修的經學與文學
第十二章  蘇軾的思想學術與文學創作
  一、蘇軾自幼所受的教育
  二、撫視三書,「即覺此生不虛過」:蘇軾的思想學術
  三、「性命自得」與自然為文
  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蘇軾的詩歌
  五、「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蘇軾的文章
  六、「指出向上一路」:蘇軾的詞
第十三章  「作為詩文,寓物托諷,庶幾流傳上達」:「烏台詩案」新論
  一、「吾窮本坐詩」:「烏台詩案」的來龍去脈
  二、「坐觀不救亦何心」:《烏台詩案》所反映的詩人對百姓疾苦的同情
  三、「不可以合,又不可以容」:《烏台詩案》所反映的蘇軾心態
  四、「人間便覺無清氣」:東坡「烏台詩案」的再評價
第十四章  北宋黨爭與清真詞的創作
  一、周邦彥的思想性格
  二、新舊黨爭與《清真詞》創作
第十五章  辛棄疾南歸后心態平議
  一、「無說處,閑愁極」
  二、「蛾眉曾有人妒」
  三、「待學淵明,酒興詩情不相似」
  四、「功名只道,無之不樂,那知有更堪憂」
第十六章  辛棄疾南歸前期的詞作
  一、南歸之初的詞作風格
  二、南歸之初詞風的成因
第十七章  南宋文化「紹興」與《宋文鑒》的編纂
  一、《宋文鑒》編纂始末
  二、《宋文鑒》的編纂宗旨
  三、《宋文鑒》編選的思想傾向
  四、《宋文鑒》的編選與呂氏理想政治
  五、《宋文鑒》的編纂與北宋黨爭
  六、《宋文鑒》對北宋文學面貌的呈現
  七、《宋文鑒》與南宋文化「紹興」
第十八章  《唐宋八大家文鈔》的編選及其文學史意義
  一、從《古文關鍵》到《唐宋八大家文鈔》
  二、茅坤編纂《唐宋八大家文鈔》的理論新創及其思想背景
  三、《唐宋八大家文鈔》與唐宋八大家地位的確立
  四、《唐宋八大家文鈔》的嗣響
第十九章  《宋詩鈔》的編纂及其詩學史意義
  一、明末清初江浙藏書之風與《宋詩鈔》的編纂
  二、晚明潘是仁所編《宋元詩集》及其與《宋詩鈔》的關係
  三、《宋詩鈔》編選傾向新探
  四、《宋詩鈔》編纂的詩學史意義
附錄一  「與其過而廢也。毋寧過而存之」——也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編纂出版  程千帆、鞏本棟
附錄二  領域的拓展與方法的更新——論《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思想史意義
徵引書目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