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明中醫之橋--臨床思維源流學說(王伯章醫學探求錄)

  • 作者:編者:王伯章|責編:張晨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66154
  • 出版日期:2021/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7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側重介紹中醫臨床思維的源流學,便於讀者理解思維源流概貌,即認知中醫原創思維的鏈條。其中有經典臨床思維模式可遵循、辨證論治各提綱形式的歷史分析,有分科特色可變通、發展、應用,有古今學術創新途徑可借鑒,有拓展思維門徑介紹,還有筆者案例思維或可參考。這些均可補辨證論治未詳之處,令青年才俊臨證時思維更清晰,醫理更明白,從而為提高其醫療水平架設橋樑。

作者介紹
編者:王伯章|責編:張晨
    王伯章,主任醫師,廣東省名中醫,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術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仲景學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其祖籍廣東南海,幼承庭訓,高中畢業后師從其父湛江名醫王摯峰,出師后十年,又攻讀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其畢業后,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至今已近半個世紀,歷任中醫學教研室主任、中醫科主任之職,曾獲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兩項,有《王摯峰醫事回憶錄》《六經辨證與方技新析》等著作四部。其家傳重視經方運用,臨床善呼吸、神經及肝腎疑難病的辨治,基礎理論紮實,臨床經驗豐富。近30年來,其一直從事中醫臨床思維學的理論探討與臨床實踐,匯聚多年筆耕與積淀,終咸此作,以引導後學。

目錄
第一章  中醫臨床思維沿革述評
第二章  中醫臨床思維源流論
  第一節  中醫臨床思維之源
    一、天人相應的確認
    二、河圖、洛書的象數思維
    三、《內經》的陰陽五行學說——原創的概念與理論
    四、實踐第一的驗證醫學
  第二節  經典的臨床思維模式
    一、《傷寒雜病論》的臨床思維觀
    二、葉天士辨治的臨床思維方式解讀——前因現狀察機悟方解證或立法對症下藥
  第三節  辨證論治形成的歷史架構及其內涵述評
    一、平人概念與辨治導向
    二、外感熱病證治體系
    三、臟腑證治
    四、病因證治
    五、小結
  第四節  古代分科臨床思維特色
    一、外科
    二、婦科
    三、兒科
    四、眼科
    五、土方
    六、外治
    七、針灸
    八、小結
  第五節  隋唐至現代主要學術思想發展的思維沿革
    一、隋唐至清代主要學術思想發展的思維沿革
    二、現代臨床思維動態舉隅
    三、小結
  第六節  建設臨床思維源流學是提高醫療水平的橋樑
    一、中醫原創臨床思維的特色
    二、臨床思維模式、特色及思維源流學
    三、討論原創思維與建設臨床思維源流學的意義
第三章  中醫臨床思維拓展門徑雜談
  第一節  複習經典,活用經方
    一、基本臨床思維問題
    二、活用經方的基本臨床思維
    三、個人運用經方的臨床體會
    四、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用經方的基本思路
    五、經方的組方配伍變化
    六、經方運用在現代中醫臨床中的地位
  第二節  辨證識機,審時度細
    一、抓主症,辨主證
    二、辨證與守方
    三、知常達變的掌控
  第三節  審因療疾,注意有時有數
    一、心中有病象的「數」
    二、服藥合時應病象之數
    三、服藥方法劑量之數
  第四節  燮理陰陽是對病態的多樣化調節

    一、燮理陰陽與時辰掌控
    二、燮理陰陽與葯對配伍
    三、燮理陰陽與升降上下調治
    四、燮理陰陽與身心、飲食等的多途綜合調養
    五、以葯對作雙向調節的對症糾偏
  第五節  學會運用各家學說與流派之長
    一、脾胃學說的運用體會
    二、注意補腎法的運用
    三、久病人絡的痼疾與活血通瘀
    四、怪病治痰
    五、辨體質學說與溫陽學派問題
    六、發掘民間驗方、草藥、蟲類葯的新療效
    七、小結
第四章  案例思維體會
    一、加味導赤散治療中毒性心肌炎
    二、羚羊地黃湯加味治昏妄(蛛網膜下腔出血)
    三、柴羚地黃湯加減治藥物遲發性運動神經障礙
    四、桂枝加黃?湯治黃疸
    五、芍藥甘草湯加味治腸粘連
    六、竹葉石膏湯合麥門冬湯加減治支擴咯血案
    七、疏風祛痰治呼吸窘迫
    八、小柴胡湯與腎絞痛(附驗案二則)
    九、膠艾湯治療陰痛
    十、活用麥門冬湯加味治療妊娠惡阻
    十一、縮泉丸加味治尿床
    十二、柴羚地黃湯加味治療小兒外感發熱
    十三、加味導赤散治失眠
    十四、桂枝加葛根湯加味治頸椎病上肢麻痹症
    十五、活血以消蛋白尿
    十六、小腦出血栓塞及腦積水
    十七、治療夢囈
    十八、血府逐瘀湯加味治外傷血氣胸
    十九、縮泉丸合蒲灰散加味治膀胱結石
    二十、桃核承氣湯加味治腦出血后植物狀態
    二十一、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磁朱丸治幻覺
    二十二、血府逐瘀湯治氣胸恢復后喘證
    二十三、導痰湯合桃核承氣湯治呼吸窘迫綜合征
第五章  從源流看原理的假說
    一、從天人相應的客觀途徑探討藏象本源的假說
    二、太陽表證本質的假說
    三、中醫基礎思維原理與假說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