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氧化錳基材料的製備及其在柴油機尾氣深度脫硫中的應用

  • 作者:劉學成|責編:王鋒
  • 出版社:四川大學
  • ISBN:9787569040586
  • 出版日期:2021/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52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添載入體製備高分散度的二氧化錳基複合材料,使用模板法製備擁有三維有序介孔結構的無載體錳氧化物(MnOx)以及摻雜鹼金屬(Li、Na和K)、鈰(Ce)製備的在低溫下具有良好脫硫性能的氧化錳基複合金屬氧化物來改善常規二氧化錳基脫硫材料的缺陷。通過X射線衍射(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氮氣吸附脫附(N2吸附一脫附)、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等方法對材料的物理化學結構進行表徵,使用熱重分析(TG)和容量法測試複合材料及脫硫捕集器的脫硫性能,並通過動力學分析,闡明了各種改性氧化錳材料的脫硫機理。
    本書能夠為從事發動機尾氣凈化研究人員提供較為詳盡的氧化錳複合材料的製備技術及其在柴油機尾氣脫硫中的應用細節,為柴油機尾氣凈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作者介紹
劉學成|責編:王鋒
    劉學成,1989年生,籍貫重慶,講師/博士,中共黨員。中國化工學會會員。2007年畢業於武漢工程大學,獲化學工程與工藝學士學位;2014年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獲化學工藝壩士掌位;2017年畢業十中國科字阮大學,獲化學工程博士學位。2017年至今就職于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化工系。主要從事催化材料可控製備、新能源與環境化工等領域的研究工作。負責/主研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2項;企業委託項目1項。發表SCI/EI收錄學術論文1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脫硫技術
    1.2.1  燃燒前脫硫
    1.2.2  燃燒中脫硫
    1.2.3  燃燒后脫硫(煙氣脫硫)
  1.3  柴油機尾氣乾式脫硫
    1.3.1  貴金屬催化劑
    1.3.2  金屬碳酸鹽
    1.3.3  金屬氧化物
  1.4  課題的提出及主要內容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物理化學表徵
    2.1.1  掃描電子顯微鏡
    2.1.2  透射電子顯微鏡
    2.1.3  X射線衍射法
    2.1.4  氮吸附比表面測試
    2.1.5  熱重分析
    2.1.6  紅外光譜分析
    2.1.7  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
    2.1.8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2.2  脫硫性能評價
    2.2.1  熱重法
    2.2.2  容量法
第3章  高比表面積二氧化錳脫硫性能
  3.1  實驗
    3.1.1  實驗材料
    3.1.2  實驗方法
  3.2  實驗結果與討論
    3.2.1  溫度對二氧化錳脫硫性能的影響
    3.2.2  比表面積對二氧化錳脫硫性能的影響
    3.2.3  二氧化硫濃度對二氧化錳脫硫性能的影響
    3.2.4  反應溫度對二氧化錳脫硫轉化率的影響
    3.2.5  高溫再生對二氧化錳脫硫性能的影響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二氧化錳複合金屬氧化物脫硫性能
  4.1  實驗
    4.1.1  材料製備
    4.1.2  材料表徵
  4.2  氯化鋰改性的二氧化錳複合金屬氧化物
  4.3  鹼金屬改性的二氧化錳複合金屬氧化物
  4.4  鈰改性的二氧化錳複合金屬氧化物
    4.4.1  錳鈰摩爾比對複合金屬氧化物微觀結構的影響
    4.4.2  溫度對錳鈰雙金屬氧化物微觀結構的影響
    4.4.3  錳鈰雙金屬氧化物的再生脫硫性能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二氧化錳/活性炭複合材料脫硫性能
  5.1  實驗
    5.1.1  實驗材料
    5.1.2  MnO2/AC複合材料的製備

    5.1.3  複合材料的表徵
    5.1.4  複合材料的脫硫性能評價
  5.2  製備方法對Mn02/AC複合材料微觀結構的影響
  5.3  迴流法製備Mn02/AC複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分析
  5.4  Mn02/AC複合材料的脫硫性能
    5.4.1  Mn02/Ac複合材料的低溫S02吸附性能
    5.4.2  反應物濃度對Mn02/AC複合材料脫硫性能的影響
  5.5  Mn02/AC複合材料低溫吸附S02機理
    5.5.1  平衡吸附模型研究
    5.5.2  吸附熱力學參數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Mn02/NaY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脫硫性能的研究
  6.1  Mn02/NaY-x%複合材料及純MnO。的製備
  6.2  實驗結果與討論
    6.2.1  Mn02/NaY-x%晶體結構的研究
    6.2.2  Mn02/NaY-x%表面形貌的研究
    6.2.3  Mn02/NaY-x%比表面積與孔徑的測定
    6.2.4  Mn02/NaY-x%熱穩定性的研究
    6.2.5  Mn02負載量對Mn02/NaY-x%脫硫性能的影響
    6.2.6  脫硫反應機理的研究
    6.2.7  脫硫溫度對Mn0x/NaY-41%脫硫性能的影響
    6.2.8  不同反應溫度下純Mn02與Mn02/NaY-41%的脫硫性能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多種無載體Mn0x的製備及其脫硫性能的研究
  7.1  無載體Mn0x材料的製備
    7.1.1  模板法製備Mn0x(tp-Mn0x)
    7.1.2  沉澱法製備Mn0x(pc-Mn0x)
    7.1.3  球磨法製備Mn0x(bm-Mn0x)
    7.1.4  微波法製備Mn0x(mw-Mn0x)
    7.1.5  直接焙燒法製備Mn0x(cd-Mn0x)
  7.2  實驗結果與討論
    7.2.1  Mn0x晶體結構的分析
    7.2.2  Mn0x表觀形貌的分析
    7.2.3  Mn0x比表面積及孔徑分佈的分析
    7.2.4  Mn0x表面組成的研究
    7.2.5  Mn0x熱穩定性的研究
    7.2.6  製備方法對無載體Mn0x脫硫性能的影響
    7.2.7  反應溫度對tp-Mn0x脫硫性能的影響
  7.3  本章小結
第8章  MnCe雙金屬氧化物的製備及其在低溫下脫硫性能的研究
  8.1  Mn0x、ceO z和Mn1-y,CeyOx材料的製備
  8.2  實驗結果與討論
    8.2.1  材料晶體結構的對比研究
    8.2.2  材料比表面積、平均孔徑、孔體積及孔徑分佈的對比研究
    8.2.3  材料表面形貌的對比分析
    8.2.4  樣品熱穩定性的測試
    8.2.5  Ce的摻雜量對MnCe雙金屬氧化物脫硫性能的影響
  8.3  本章小結
第9章  二氧化錳捕集器脫硫性能及反應機理
  9.1  實驗

    9.1.1  MnO2脫硫捕集器的製備
    9.1.2  材料表徵
    9.1.3  性能評價
  9.2  MnO2脫硫捕集器的物理表徵
  9.3  MnO2脫硫捕集器的脫硫性能
    9.3.1  氣體分子間擴散對MnO2脫硫捕集器脫硫性能的影響
    9.3.2  反應溫度對MnO2脫硫捕集器脫硫性能的影響
    9.3.3  厚度對MnO2脫硫捕集器脫硫性能的影響
    9.3.4  堆積密度對MnO2脫硫捕集器脫硫性能的影響
  9.4  MnO2脫硫捕集器的脫硫反應機理
    9.4.1  反應溫度對MnO2轉化率的影響
    9.4.2  脫硫反應模型——顆粒模型
  9.5  本章小結
第10章  結論與展望
  10.1  研究結論
  10.2  創新點
  10.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