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類文化象徵及其效用(精)/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 作者:居偉忠|責編:劉華魚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73200
  • 出版日期:2021/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77
人民幣:RMB 9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成果,分為象徵的發生、象徵形式轉向與意義表達、象徵的工具效用、象徵的治世效用、象徵的精神生活效用以及結論六個部分。針對相關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書旨在釐清諸如象徵文化產生的原因、象徵的本質特徵、象徵的結構、象徵的表達與形式、象徵的內涵外延等問題,對含糊不清的概念予以界定,總結概括象徵所具有的帶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從而較全面認識象徵原理。借助象徵原理,可以幫助人們由表及里,完成從現象到本義的認識過程,破譯種種文化現象,從而完整解釋和還原人類文化的涵義,有利於推動文化研究、文化創新和文化應用的發展。

作者介紹
居偉忠|責編:劉華魚
    居偉忠,筆名居閱時,蘇州市人,三級教授。華東理工大學哲學教授,任哲學碩導、管理學碩導、藝術學碩導,先後任華東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旅遊與會展研究所所長,旅遊管理碩士點負責人,校學術分委員會委員,風景園林專業責任教授。共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6部,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上海市重大項目2項,上海市精品課程「中國建築與園林文化」負責人。主編專著《中國象徵文化》獲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華東地區第16屆優秀圖書二等獎。     社會兼職:中國象徵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文化景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築史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上海市周易研究會理事、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兼職教授。

目錄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象徵的發生
  第一節  象徵之初
    一、宇宙中的自然徵兆
    二、人類象徵的發生:本能和觀念
    三、人類生活中象徵的出現
  第二節  象徵之源:象徵思維
    一、思維概念
    二、象徵思維是人類思維的一個維度
  第三節  象天法地:中國文化象徵系統形成
    一、天象:象徵的淵藪
    二、天人感應思想與象徵系統形成
第二章  象徵形式轉向與意義表達
  第一節  二元分立是西方傳統美學中象徵形式的特徵
    一、象徵表達的形式:二元分立
    二、象徵是西方傳統美學時期意義表達的重要方式
  第二節  象徵形式在西方現代美學中轉向二元融合
    一、象徵形式化的現代藝術實踐和美學理論
    二、現代美學象徵理論的形式化:二元融合
  第三節  象徵形式轉向的意義和影響
    一、象徵形式轉向是對傳統象徵的否定和超越
    二、象徵形式轉向是文化象徵的新蹊徑
第三章  象徵的工具效用
  第一節  語言象徵:突破語言表達的困境
    一、象徵思維對語言思維的滲透
    二、語言象徵使用傾向的差異性
  第二節  符號象徵:文化傳達
    一、符號的混亂與釐清
    二、象徵圖象圖形的運用
第四章  象徵的治世效用
  第一節  建築宇宙圖案化:挾天神以令天下
    一、敬畏與嚮往:象天法地
    二、天人合一:建築宇宙圖案化
  第二節  建築等級象徵:禮制治國
    一、古代禮制國之根本
    二、象徵等級觀念的建築現象
  第三節  皇家園林象徵:國家政治
    一、象徵君威國威的上林苑
    二、象徵大一統的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八廟
  第四節  音樂象徵:樂教治國
    一、音樂作為教化工具的思想來源
    二、音樂象徵手法
    三、樂器象徵
    四、象徵禮教的音樂
第五章  象徵的精神生活效用
  第一節  神話與宗教象徵:超越現世
    一、陵墓象徵:超越死亡
    二、《聖經》植物象徵:走近天國
  第二節  夢境象徵:尋找現實

    一、作為身體整體的夢象
    二、頭額與五官的夢象
    三、五臟六腑夢象
    四、四肢形骸夢象
    五、體液、汗氣和排泄物的夢象
  第三節  音樂象徵:表達性情
    一、象徵異鄉凄婉性情
    二、象徵友人間性情
    三、象徵勵志
    四、象徵隱逸
  第四節  私家園林象徵:寄托心靈
    一、象徵性隱居
    二、象徵的意境
    三、私家園林象徵的濫觴:輞川別業
    四、獅子林:佛俗兩相
    五、拙政園:逃逸與平衡
    六、留園:無奈與皈依
    七、耦園:易學觀念
    八、園林本質:精神家園
  第五節  民宅建築象徵:寄托願望
    一、生命觀終結:祈禱
    二、陽宅求吉
  第六節  公共建築象徵:集體意識
    一、華表象徵
    二、橋象徵
結論
  一、象徵文化產生的原因
  二、象徵的本質特徵
  三、象徵的結構
  四、象徵的形式與表達
  五、象徵定義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