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長北談藝述往

  • 作者:長北|責編:王左佐
  • 出版社:江蘇美術
  • ISBN:9787558076336
  • 出版日期:2021/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5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您想擁有真實幹凈的心靈世界么?您想活在當下,游心方外,活得自醒自覺、自足自樂么?請讀耄年藝術學教授所評所講所論,遠離「學位體」「職稱體」「項目體」時風,直切人生的價值世界與意義世界,有情有趣有作者體溫,見藝見人見時代脈動,可資研究藝術、研究文化的人士參考,同時亦可作為院校通識教育的輔助讀物。

作者介紹
長北|責編:王左佐
    長北,本名張燕,揚州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文史館員,浙江省博物館聘研究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藝術史綱》《中國古代藝術論著集注與研究》《傳統藝術與文化傳統》《南京民國建築藝術》《揚州建築雕飾藝術》《江南建築雕飾藝術·徽州卷》《江南建築雕飾藝術·南京卷》《<髹飾錄>圖說》《中國手工藝·漆藝》《<髹飾錄>與東亞漆藝——傳統髹飾工藝體系研究》,另有隨筆《飛出八詠園》等。專著《中國藝術史綱》獲全國高校2006-2009年人文社科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中國手工藝·漆藝》獲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山花獎第十屆學術著作獎。2014年獲得江蘇省文聯頒發的「藝術貢獻獎」。花甲以後,著作與文章自署筆名「長北」。

目錄
藝評
  化作春泥更護花——記美術史論家劉汝醴先生(1989)
  小城裡的俗藝術——擦筆肖像畫(1994)
  記長樂陶庄及其主人徐秀棠(2007)
  平平淡淡做人,認認真真治學——記吳山先生(2008)
  人懷前歲意,花發故人枝——為世埋沒的書畫大家顏裴仙(2009)
  化俗為雅,化雅人俗——也說蘇位東的詩文書畫(2010)
  書畫合為時而作——評學者周積寅先生書畫(2011)
  顧景舟何道洪砂壺逸事(2012)
  鎮江東鄉古民居現狀考察(2012)
  《江南建築雕飾藝術·鎮江卷》跋(2013)
  吳元新的藍白傳承之道(2014)
  霍連文與魏縣彩印花布工藝(2015)
  至善至美——言恭達先生其人其書(2016)
  寶劍鋒從磨礪出——記紫砂陶大師顧紹培(2018)
  和風駘蕩,綠蔭可人——池家駿其人其藝(2020)
藝論
  清代揚州建築磚雕藝術(1994)
  歷史悠久的揚州玉器(1996)
  為南京金箔鍛制技術的傳承保護建言(2007)
  為城市之病把脈(2010)
  傳人與傳承——我國非遺保護的現狀、問題與對策(2010)
  小議江蘇刺繡源流(2018)
  中國漆藝的文化表徵(2020)
藝講
  大路《讓我們看得懂建築——張燕教授講建築藝術》(2000)
  我眼中的西藏和西藏藝術(2001)
  名家講堂:南京明清建築審美解讀(2012)
藝說
  鄧福星《藝術人生·序》(1999)
  齊康《評(南京民國建築藝術)》(2000)
  沈鵬《艱苦玉成——中國古代藝術論著研究·序》(2001)
  練正平《擷英咀華雅俗共賞——評長北教授新著(江南建築雕飾藝術·徽州卷)》(2006)
  韓雪松《義理中見情趣簡當中有富贍——評長北教授新著(中國藝術史綱)》(2007)
  練正平《唯真務實,技、道兩進——評長北教授新著(江南傳統建築雕飾藝術·南京卷)》(2010)
  滕守堯《傳統藝術與文化傳統·序》(2013)
  喻學才《讀長北自傳有感》(2013)
  王春鳴《一位學者的心靈史》(2014)
  華覺明《傳統工藝研究的範本與標桿——髹飾錄與東亞漆藝·序》(2014)
  言恭達《文化信仰,文化自覺,文化自尊》(2014)
  李向偉《融學問與生命為一體》(2014)
  戴珩《一個獨特和富有吸引力的人》(2014)
  屈志仁《髹飾錄析解·序》(2016)
  張道一《中國藝術史綱-序》(2016)
  仲呈祥《中國古代藝術論著導讀·序》(2016)
  喻學才《讀長北(中國藝術史綱>》(2017)
  東南大學教育基金會《大愛無疆》(2017)
藝跡
  不樂復何如——南藝美術理論研究班瑣憶(1992)
  大學之道——為院慶十年而作(2000)

  怎樣考研(2001)
  盤點人生(2006)
  塑人的工程——《傳統藝術與文化傳統》後記(2009)
  友友兩歲半(2007)
  友友三歲半(2008)
  友友四歲半(2009)
  八詠園代主人楊淑貞及其兒孫(2009)
  古稀自省,感懷感恩——「《(髹飾錄)與東亞漆藝》
  首發暨長北治學特色研討會」主題發言(2014)
  《湖上》雜誌《訪長北女史》(2018)
  我與長三角地域文化研究——以專著《江蘇手工藝史》為例(2019)
  《沈鵬八通書》《沈鵬二通書》述往(2021)
  抓牢學術鏈條,建成自身的理論體系——長北教授專訪(2020)
藝和
  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和沈鵬先生(1987)
  喬十光漆畫展和王世襄先生(1987)
  答鶴弟(2004)
  觀楊麗萍《藏謎》和陸建華先生(2007)
  「揚州人居文化學術研討會」和杜海先生(2007)
  歸田夫婦贈還十二首(2016-2017)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