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的寫作邏輯是以技術變革為主線,具體內容則是圍繞各個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平面設計類別、人物、作品進行論述,簡略概括外國平面設計的發展歷史。
本書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印刷前時代,史前至中世紀時期,主要追溯圖形、文字的起源和早期書籍的成就;第二階段是印刷術出現后的400年,具體指從西方的文藝復興至18世紀的一段時間,圍繞印刷術的出現介紹不同類別的現代平面設計的早期面貌,主要介紹印刷書籍的發展;第三階段是工業革命爆發后的100多年時間,重點強調工業技術變革對平面設計的推動以及商業海報的蓬勃發展;第四階段是20世紀前半世紀,這是現代主義濫觴及發展時期,主要闡述平面設計觀念變革以及平面設計新形式;第五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今,這個時期人類開始進入數碼時代,重點敘述信息技術推動下平面設計多維發展的新理念、新風貌和新方向。
參考讀者: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等設計相關的高等院校師生、愛好者、設計師。關於西方平面設計史的敘述,本書按照技術的變革主要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印刷前時代,是史前到中世紀時期,主要是追溯圖形和文字的起源和早期書籍的成就;第二階段是印刷術出現后的400年,具體指從西方的文藝復興至18世紀的一段時間,主要圍繞印刷術的出現介紹現代平面設計各個類別的早期面貌;第三階段是工業革命爆發后的100多年時間,重點闡述工業革命對平面設計的影響深遠;第四階段是20世紀前半個世紀的平面設計,這個時期主要敘述新技術推動下的平面設計新貌及現代藝術對平面設計的滲透和影響;第五個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至今,這個時期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平面設計的範疇逐漸擴大,本書圍繞新的平面形式和風格闡述平面設計多樣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作者介紹
編者:于利|責編:李成成
于利,201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專業,天津美術學院視覺設計與手工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系講師。主要發表文章:《對古鎮旅遊開發與傳統手工藝保護的研究——以天津楊柳青年畫為例》《古典與自然:15—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書籍裝幀》《20世紀早期現代藝術對平面設計的影響》《從學科名稱的演變看中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裝飾性」和「現代性」:新藝術運動時期的平面設計》等。研究方向:設計史及理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
目錄
第一章 史前至14世紀:平面設計的早期成就
第一節 洞穴壁畫
第二節 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第三節 字母表
第四節 手抄本
一、中世紀手抄本的發展階段
二、中世紀手抄本的特點
第二章 15?18世紀:印刷術對平面設計的推動
第一節 歐洲印刷術的出現和普及
第二節 德國早期的插圖書籍
第三節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印刷書籍裝幀
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書籍裝幀
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印刷書籍裝幀藝術家
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印刷書籍裝幀特點
第四節 18世紀歐洲的平面設計
一、法國
二、英國
三、義大利
第三章 19世紀至20世紀初:工業技術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第一節 平面設計與工業革命
一、印刷機
二、平版印刷術
三、攝影術
第二節 維多利亞時代的平面設計
第三節 工藝美術運動
第四節 新藝術運動
一、法國
二、英國
三、比利時和荷蘭
四、美國
五、德國
六、義大利
第五節 20世紀現代平面設計的興起
一、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和格拉斯哥學派
二、維也納分離派
三、彼得-貝倫斯
第四章 20世紀前半個世紀:現代主義時期的平面設計
第一節 現代藝術運動
一、立體主義
二、未來主義
三、達達主義
四、超現實主義
五、表現主義
第二節 圖畫現代主義
一、海報風格
二、后立體主義圖畫現代主義
第三節 新形式語言
一、俄國的至上主義和構成主義
二、風格派
第四節 包豪斯
第五節 美國戰爭海報
第五章 20世紀50年代至今:全球化時期的平面設計
第一節 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
第二節 紐約平面派
第三節 美國企業形象和視覺系統
第四節 觀念海報
一、波蘭海報
二、美國觀念海報
三、歐洲的視覺詩人
第五節 后現代主義平面設計
一、「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
二、「孟菲斯」風格和舊金山派平面設計
三、「里特羅」設計與「鄉土」風格
第六節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