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南朝儒學思想研究

  • 作者:樂勝奎|責編:洪瓊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27528
  • 出版日期:2021/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5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南朝儒學思想是六朝乃至整個儒學思想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南朝儒學在總結兩漢經學和魏晉玄學、開闢宋明理學的過程中發揮著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本書以第一手史料為研究基礎,主張南朝儒學思想是在儒、釋、道三家既相互鬥爭又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大體而言,南朝儒學思想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流派:一是繼承兩漢儒學的思想傳統,此以何承天、范縝等為代表人物,謂之傳統儒學派。二是以傳統儒學中的禮學為核心思想,以皇侃等為代表人物,謂之禮學派。三是以汲取佛學思想而改進的新儒學思想,以梁武帝等為代表人物,謂之新儒學派。三個不同流派的儒學思想是南朝儒者面對時代要求而作出的不同反思和努力。這些反思和努力在南朝晚期至隋唐時期逐漸合流,汲取了道、佛等不同學派的思想精華,最終實現了自身思想的飛躍,將儒學帶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作者介紹
樂勝奎|責編:洪瓊
    樂勝奎,1968年生,1996年獲得武漢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得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要從事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數十篇,出版自編教材1部,參編專著3部。自小對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很大感觸,一直將此作為自己為人、為學的基本準則,至今受用不盡。隨著對儒家經典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儒家文化是一個蘊含巨大的富礦,不僅對個體的人生、更對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富強產生重大影響。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六朝儒學概述
  第一節  六朝儒學的背景
  第二節  魏晉時期的儒學
  第三節  南朝時期的儒學
  第四節  南朝禮學的繁榮及原因
第二章  六朝性道思想
  第一節  兩漢時期的性道思想
  第二節  漢魏之際的性道思想
  第三節  魏晉時期的性道思想
第三章  南朝儒學之序幕:王肅的儒學思想
  第一節  亮直多聞,能析薪哉
  第二節  王肅易,當以在玄、弼之間
  第三節  王肅禮學:達天道、順人情之大寶
第四章  劉宋儒學探析:顏延之、宗炳思想
  第一節  顏延之、宗炳和何承天之生平
  第二節  儒道釋:達見同善、至無二極
  第三節  劉宋朝的神滅之爭
第五章  南朝傳統儒學之代表:范縝的儒學思想
  第一節  仕途坎坷的一代大儒
  第二節  靈與肉的對立
  第三節  神、滅之爭
  第四節  神滅論的哲學思想
第六章  梁武帝之新儒學思想
  第一節  思闡治綱,每敦儒術
  第二節  玄學化的性道思想
  第三節  佛學化的心性論
第七章  皇侃的新儒學:禮學思想
  第一節  皇侃的思想淵源
    一、皇侃的生平、著作
    二、皇侃的思想淵源
  第二節  皇侃儒學的困境
    一、皇侃的性道思想
    二、對性道思想的分析
    三、對人性的分析
  第三節  皇侃禮學思想的本質
    一、禮與性情的關係
    二、對「情」的分析
    三、禮學的基礎
第八章  皇侃與南朝禮制思想
  第一節  六朝郊禘禮制
  第二節  六朝柿禘禮制
  第三節  六朝喪服禮制
    一、喪服學的基礎
    二、喪服學的內容
    三、恩、義關係的變化
  第四節  皇侃與禮治思想
主要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