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無數心理學家做了很多精妙的心理學實驗,在嚴格設定自變數、因變數、控制變數的條件下,設置情境,洞察人性。
本書將帶你還原20個經典心理學實驗現場,剖析實驗中的每一個細節,找到洞悉人性、震撼心靈的每一個瞬間,通過對人性的抽絲剝繭,來檢視心理學實驗中反映人性的邏輯內核,提取其中溫潤心靈的每一個元素,看見心靈,照見自我。
心理學是探測人性的科學工具,也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實用工具。
作者介紹
潘楷文|責編:劉雪琳
潘楷文,知乎鹽選專欄特約作者。
原國防大學心理學教員,退役軍官。
現微笑主義心理服務平台合夥人、副總裁、
產品研發負責人。上海女性身心健康發展研
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上海體育學院心理學院
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目錄
01 哈洛恆河猴實驗:生存,需要關係的存在
人間悲劇—羅馬尼亞的孤兒
偶然的發現,鑄就了與猴子的緣分
「鐵絲網媽媽」與「絨布媽媽」
縱使虐我千百遍,你依然是我的全世界
自閉、自殘,完全喪失了愛的能力
與媽媽的親密關係,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02 陌生人情景實驗:情感,需要找到愛的依戀
陌生環境:依戀最初的展現
三種情感聯結類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03 雙生子爬梯實驗:成長,需要成熟的時機
雙生子爬梯實驗:學習是有前提條件的
基因是主角,環境是配角
人生的必修課:學會面對失敗
建立「我能行」的感覺,需要切身的體驗
人的成長,事業的發展,跟教育孩子是一樣的
04 波波玩偶實驗:發展,需要尋找學習的榜樣
著名的波波玩偶實驗
「榜樣」的驚人力量
身教,需要意義感和良好的關係
身教的關鍵在於家長先切身體驗,這樣孩子才能zhen正體驗
05 車禍目擊者實驗:謠言,可怕的記憶篡改與植入
轟動全美的阿米羅特性侵冤案
誰在篡改孩子們的記憶?
車禍目擊者實驗:成年人的記憶同樣不靠譜
無處不在的虛假記憶植入
如何識破謠言?
06 電擊實驗:服從,乖孩子的罪名
電擊實驗的由來:審判阿道夫·艾希曼
實驗前的準備:兩個演員,三個房間
實驗進行時:逐漸升高的電壓
實驗結果:經不起考驗的人性
服從的背後:「看見」你的攻擊性
07 霍桑實驗:效率來自尊重和認可
成本迷信:忽略人的價值
KPI之惡:當人被物化成機器
梅奧教授的重大發現:影響員工積極性的到底是什麼?
「996」制度對企業的危害:走上枯竭之路
08 認知失調實驗:你認為你能掌握命運嗎?
你的每項決定,其實都是「事後諸葛亮」
兩種歸因,兩個世界
信念系統:為什麼有些人的觀點很難轉變?
認知失調實驗:信念系統背後的心理機制
究竟是誰在替你做決定?
09 羅森塔爾實驗:標籤,影響命運走向的力量
皮格馬利翁的故事:「宅男」夢的實現
揭秘神話:羅森塔爾實驗
被標籤封印的靈魂
認識你不曾了解的標籤
揭下標籤,活出你的生命本色
10 斯坦福監獄實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惡魔
邪噁心理:好人也會作惡
斯坦福監獄實驗:理解人性的里程碑
虐囚事件: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再現
沒有覺知,是最大的作惡之源
11 習得性無助實驗:失控,為什麼我們會悲觀和失去信心
偉大的發現:習得性無助
狗的悲劇
解釋風格:「學會悲觀」的關鍵
兩種思維,兩種世界
兩種思維模式背後的腦機制
成功,是可以學習的
12 小艾伯特實驗:恐懼,你需要大膽地表達出來
可憐的小艾伯特
恐懼,讓悲劇不斷延續
杏仁核:恐懼情緒的源頭
恐懼的神經通路
恐懼,讓心智停止成長
治愈恐懼:你需要表達出來
13 棉花糖實驗:家庭,是我們最大的壓力緩衝器
延遲滿足的由來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
從被質疑到被推翻
心理上的稀缺狀態
家庭,是孩子最大的壓力緩衝器
重新看見,重新聯結
14 旁觀者效應實驗:善與惡,你的選擇就在一瞬間
一起駭人聽聞的殺人案
責任擴散與決策時間
行善背後的心理秘密
從神經機制的角度,弄清善惡的本質
激發大腦的行善功能
15 吊橋實驗:愛情,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吊橋實驗:人為製造出來的愛情
帶有情感的語言:能被預測的戀愛與婚姻
愛情的反應閉環:催產素與多巴胺
愛情本無意義,只是為了生育和繁衍
愛情與婚姻的關鍵:彼此能夠體驗到情感聯結
看見彼此的生命畫卷,擁有共同的現象場
16 感覺剝奪實驗:身體,是我們丈量世界的尺度
身體動作正在重塑大腦
身體的表達
用身體表達被壓抑的情緒情感
具身認知:身體與心理互為鏡像
自己做主,學會說不
17 拖延實驗:拖延,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機制
及時行樂,才是人性常態
猴子的賭博心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