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職業教育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系統設計與開髮指南

  • 作者:王亞盛//張傳勇//于春曉|責編:潘新文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395139
  • 出版日期:2021/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0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研究、指導職業院校教師開發編寫「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的融理論、方法于一體的專著,主要內容包括職業院校教師、教法、教材改革內涵要求,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基本特徵與定義,新型教材開髮指南及學習成果設計,組建開發團隊開展新型教材的系統策劃工作,新型教材結構與內容設計及其案例分析,1+X複合模式的課證融通方法與新型教材編寫,新型教材評價標準及規劃教材申報要點分析。全書通過大量案例、圖和表對相關理論、方法進行詳細說明,便於教師學習、理解和借鑒應用。
    本書可供中職學校、高職專科和本科院校教師學習、應用,同時又可作為職業教育領域相關人員的參考書或學慣用書。

作者介紹
王亞盛//張傳勇//于春曉|責編:潘新文

目錄
模塊1  職業院校教師、教法、教材改革內涵要求
  1.1  職業院校「三教」改革的背景
    1.1.1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與職業教育轉型升級要求
    1.1.2  「三教」改革是實現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1.2  職業院校「三教」改革內涵和路徑
    1.2.1  職業院校「三教」改革的內涵要求
    1.2.2  職業院校「三教」改革的實施路徑
  1.3  職業院校「三教」之間邏輯關係及其在新型教材中的應用
    1.3.1  職業院校教師、教法、教材之邏輯關係
    1.3.2  「三教」改革系統策劃應在新型教材中予以體現
    1.3.3  新型教材編寫要系統考慮「三教」改革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模塊2  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基本特徵與定義
  2.1  新型教材產生的背景和意義
    2.1.1  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發展歷程與分析
    2.1.2  職業教育現有教材主要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2.1.3  《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提出新要求
    2.1.4  職業教育教材改革之目的與意義
    2.1.5  提升職業教育新型教材的適應性水平
  2.2  學習借鑒德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的有益經驗
    2.2.1  德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與結構
    2.2.2  德國工程教育教學PPT課件與講義
    2.2.3  德國職業教育活頁式教材
  2.3  新型教材的基本特徵與定義
    2.3.1  「新型」的內涵理解及特徵要求
    2.3.2  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之間的關係分析
    2.3.3  活頁式中「活」的八大內涵體現
    2.3.4  新型教材的六大基本特徵及定義
  2.4  常用關鍵術語的內涵理解及應用
    2.4.1  課程、教材、學材的內涵理解與關係
    2.4.2  任務與項目的內涵理解及應用
    2.4.3  模塊與單元的內涵理解及應用
    2.4.4  新型教材及項目、任務、模塊、單元的命名方法
  參考文獻
模塊3  新型教材開髮指南及學習成果設計
  3.1  新型教材開發工作指南
    3.1.1  新型教材開發研究與編寫工作的隱形主線(宏觀編寫步驟)
    3.1.2  基於隱形主線開展新型教材開發編寫工作
  3.2  學習成果內涵理解與課程學習成果設計
    3.2.1  學習成果的定義與內涵理解
    3.2.2  學習成果的四種類型
    3.2.3  模塊化課程、模塊課程學習成果設計與案例
  3.3  學習成果測評標準與測評方法
    3.3.1  學習成果測評標準
    3.3.2  學習成果測評方法
  參考文獻
模塊4  組建開發團隊開展新型教材的系統策劃工作
  4.1  新型教材分類選題與編寫條件保障
    4.1.1  組建新型教材校企雙元合作編寫團隊
    4.1.2  新型教材選題的規劃

    4.1.3  新型教材開發的條件與保障
  4.2  新型教材設計的思路
    4.2.1  新型教材建設指導思想
    4.2.2  新型教材系統策劃的設計思路
  4.3  職業教育專業類型與確認
    4.3.1  高職專科五種專業類型與人才培養目標
    4.3.2  不同專業類型對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特點
  4.4  專業群課程體系與新型教材系統設計方法
    4.4.1  企業調研與典型工作任務設計
    4.4.2  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中觀編寫步驟)
    4.4.3  學習成果體系設計與教材編寫要求
    4.4.4  模塊化課程、模塊課程與教材系統策劃
    4.4.5  教師分工協作開展模塊化課程教學與編寫教材
    4.4.6  模塊化課程標準及學習目標
  4.5  新型教材融媒體教學資源庫系統設計
    4.5.1  配套教學資源庫系統設計及融媒體要求
    4.5.2  微課視頻設計要點
    4.5.3  三段遞進式職業能力訓練設計要點
  4.6  教師在開發新型教材時的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
    4.6.1  缺乏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基礎
    4.6.2  對職業教育類型特徵及相關新理念、新理論理解不到位
    4.6.3  喜歡急於求成、照貓畫虎的學習模式
    4.6.4  教師沒有教材編寫經驗,導致無從下手
    4.6.5  缺乏相關職業崗位、企業工作經驗
    4.6.6  企業調研走馬觀花,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
    4.6.7  不會將課程思政、創新創業與教材融合
    4.6.8  不能及時增加新知識、新技術等內容
  參考文獻
模塊5  新型教材結構與內容設計及其案例分析
  5.1  新型教材開發流程及設計原則
    5.1.1  新型教材的開發流程及方法步驟(微觀編寫步驟)
    5.1.2  新型教材的設計原則及策劃的關注點
    5.1.3  模塊化課程與新型教材之關係與活頁裝訂要點
  5.2  新型教材中觀結構設計編寫及其案例分析
    5.2.1  不同類型課程的新型教材中觀結構設計
    5.2.2  新型教材內容呈現模式及頁面布局
    5.2.3  基於職業能力清單進行新型教材中觀結構設計
  5.3  新型教材微觀結構設計編寫及其案例分析
    5.3.1  新型教材的六大功能域設計
    5.3.2  基於綜合能力訓練設計新型教材微觀結構
    5.3.3  「做中學」的學習路徑與模式
    5.3.4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融入新型教材微觀結構中
  5.4  新型教材內容序化與三類知識的選用
    5.4.1  新型教材內容序化原則
    5.4.2  不同課程新型教材中三種知識的關係與比例
    5.4.3  選取「必需、夠用、適度」知識點的方法
  5.5  新型教材特徵內容編寫及其案例分析
    5.5.1  工作手冊式內容編寫與評價及其案例
    5.5.2  立德樹人與課程思政內容編寫及案例
    5.5.3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內容設計及案例

    5.5.4  從學生角度組織語言編寫教材及案例
  參考文獻
模塊6  1+X複合模式的課證融通方法與新型教材編寫
  6.1  選擇適宜的X標準設計模塊化課程群
    6.1.1  目前1+X證書制度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分析
    6.1.2  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三種複合模式
    6.1.3  按專業群系統設計策劃1+XB+nX複合模式
    6.1.4  複合型與創新型專業模塊化課程群設計
  6.2  實施1+X課證融通方法與新型教材編寫
    6.2.1  實施課證融通的目的與作用
    6.2.2  實施1+X課證融通的五種方法與應用案例
    6.2.3  新型教材編寫中融合X證書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模塊7  新型教材評價標準及規劃教材申報要點分析
  7.1  新型教材質量評價標準與聚焦點
    7.1.1  新型教材質量評價的理論依據
    7.1.2  新型教材質量評價的20個聚焦點
    7.1.3  研讀文件制定教材評價標準及要點解讀
    7.1.4  新型教材編寫的組織管理與評審
    7.1.5  新型教材試用與改進完善
  7.2  優秀教材獎和規劃教材申報及要點分析
    7.2.1  《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要點解讀
    7.2.2  優秀教材獎相關文件解讀與申報要點分析
    7.2.3  規劃教材申報要點及評審結果分析
  7.3  優秀教材獎和規劃教材申報準備工作
    7.3.1  優秀教材獎申報選題與申報準備工作
    7.3.2  規劃教材申報選題與申報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