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e de verre源自法語,按照字面意思可直譯為「玻璃黏土」。學術上意指一種古老的玻璃工藝,可簡單表述為:將粉末狀的玻璃材料與有機膠水或者水混合,形成黏土狀物,並根據藝術家構思填充入耐火石膏模具中再入窯燒熔。根據高溫設定的不同,燒成之後會得到玻璃圓雕、浮雕或者器皿狀等藝術家所需要的任意藝術形態。 Pate de verre玻璃工藝濫觴于約公元前16至前15世紀的古埃及,再生於18世紀前的歐洲,並於19世紀在法國達到輝煌。由於工藝的複雜以及技術的斷代,它曾經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被冠以不同名稱。直到19世紀末新藝術運動時期,才由法國藝術家亨利·克羅斯(Henri Cros)將其正式命名為「pate de verre」,此後便成為學術界公認的對這一傳統玻璃工藝的專有稱謂。 本研究將pate de verre玻璃置於當代藝術發展語義之中,從史鑒出發梳理其起源、發展與嬗變。在「顯」這一古老玻璃工藝的演進過程並強調其復興傳統工藝的文化意義之「微」的同時,進而「闡」全球化語境下Datedeverre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多元化跨界發展趨勢之「幽」。Pate de verre的「進化」呈現了古老玻璃技術逐漸打破工藝與當代藝術之間壁壘的過程。抑或者更可以理解為pate de verre整個發展軌跡完美詮釋了一種傳統玻璃工藝中的造物手段是如何逐步轉變成為完善當代玻璃藝術學科體系、打破學科邊界限制自覺跨界融合的當代藝術形式。本文通過文獻回顧、技術考古及案例研究等方法對pate de verre的概念、歷史、工藝特徵以及藝術語言進行了系統梳理與分析,同時輔以各個時期藝術家個案的實證方法進行研究,結合實例探討並闡明上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