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健康脊樑/中國科技之路

  • 作者:編者:仝小林|責編:王秋華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69889
  • 出版日期:2021/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8
人民幣:RMB 10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中醫藥的重大科技成果,深入挖掘其背後的科學故事,體現其對推動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篇。第一篇,從傳承、創新、傳播三個方面梳理了自《黃帝內經》問世至今不同時代中醫人在護佑人類健康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第二篇,從七大方面展示了中醫藥理論研究、重大疾病防治、新葯開發等方面科技創新的成果亮點。這些代表性成果是專家們通過反覆論證,多方徵求意見后最終確定的,既包含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又包含百姓關注度高、科研難度大的熱點話題,為了更好地普及中醫藥科技知識,除對重大科技成果與亮點的介紹外,還適當增加了中醫藥養生保健方面常識性知識的介紹,供讀者參考。第三篇,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刻領會黨中央對於中醫藥發展的整體部署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精神,展望未來中醫藥在健康中國戰略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作者介紹
編者:仝小林|責編:王秋華
    仝小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先後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章、轉化醫學創新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目錄
做好科學普及,是科學家的責任和使命/侯建國
科技開闢崛起之路出版見證歷史輝煌/郝振省
本卷前言/本卷編委會
第一篇  岐黃道術,鑄造健康脊樑
  一、源於實踐,在抗擊疾病中成長
  二、傳承創新,鑄造健康中國
    (一)中醫藥理論的創新
    (二)中醫藥實踐的創新
  三、海外傳播,助力世界人民健康
    (一)絲綢之路,傳播中醫藥文化
    (二)一帶「醫路」興起
第二篇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一、陰陽理論並非空穴來風
    (一)陰陽理論並不玄
    (二)腎陽虛到底虛在哪裡
    (三)補腎到底補什麼
    (四)溫補腎陽可以抗衰老嗎
    (五)腎陽虛證研究的重要意義
  二、科學防病觀,中醫大有可為
    (一)生活處處有中醫
    (二)每個人的中醫學——中醫體質學說
    (三)一帶一路的「健康使者」
    (四)健康管理的中醫方案
  三、傳承精華,築牢戰「疫」防線
    (一)中醫抗疫史鑒
    (二)助力疫情防控,中醫藥大有可為
    (三)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
  四、中西醫結合,救治危重症
    (一)骨折新療法,小夾板固定術
    (二)通里攻下法,治療急腹症
  五、慢性難治病診治有良方
    (一)眾院士合力攻關心腦血管病
    (二)扶正祛邪治肺癌
    (三)糖尿病治療的中國方案
  六、璀璨針灸,服務人類健康
    (一)針麻鎮痛,推動針灸譽滿全球
    (二)破舊創新,醒腦開竅治中風
    (三)灸法養生,護佑百姓健康
  七、現代科技助力,推進中藥現代化
    (一)古籍取經,青蒿素挽救千萬生命
    (二)以毒攻毒,三氧化二砷治愈白血病
    (三)人工合成中藥,保護珍稀藥用資源
    (四)科技助推發展,推動中藥現代化、國際化
    (五)釐清家底,保證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第三篇  人人享有中醫藥服務
  一、中醫藥服務紮根基層
  二、重大疑難疾病、慢性病防治顯身手
  三、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參與者
  四、中醫藥文化四海傳播
  五、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附錄:十四經脈循行路線示意圖AR技術成像展示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