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拯救與困惑(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悲劇1905-1949)

  • 作者:周夏|責編:李清晨|總主編:饒曙光//丁亞平
  • 出版社:中國電影
  • ISBN:9787106053437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0
人民幣:RMB 9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論著分上、下篇共六章來論述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悲劇現象,上篇側重電影史的梳理,按照時間的順序以史帶論地描述了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並解析了女性形象模式的神話原型及其內在強有力的男權意識;下篇側重女性悲劇論,從生活悲劇和藝術悲劇這兩個層面分別解析了男權社會所建構的女性和悲劇的關係,挖掘了女性悲劇背後的社會原因,「女性苦情戲」的歷史傳統和美學表現形態,以及不同性別的接受心理。

作者介紹
周夏|責編:李清晨|總主編:饒曙光//丁亞平

目錄
導言
上篇  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形象譜系(1905—1949)
  第一章  默片中的女性形象模式(1905—1932)
    第一節  默片中女性形象模式的雛形及女性先鋒電影人
    第二節  默片中女性形象模式的類型
      一、秦香蓮模式——男性對女性的母性尊崇
      二、潘金蓮模式——男性的慾望鏡像
      三、灰姑娘模式一男性的拯救對象
      四、花木蘭模式——男性的英雄理想
      五、「新女性」形象——男性代女性立言明志
  第二章  30年代電影中的女Jl生形象(1932—1937)
    第一節  女性形象模式的變奏
      一、左翼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二、市民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三、藝術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節  女性形象的新變化
      一、女性健康美的取向
      二、女性慾望嶄露頭角
    第三節  「女性電影」的新發展
      一、作家女明星的集體亮相
      二、女性集錦片的創作
  第三章  戰爭時期電影中的女性形象(1937—1949)
    第一節  抗戰時期電影中的女性(1937—1945)
      一、抗戰電影中的「女戰士」
      二、孤島電影中的古裝「女英雄」
      三、時裝片中的女性世界
      四、香港女導演的電影創作
    第二節  抗戰後電影中的女性(1945—1949)
      一、傳統女性的悲劇及悲劇的轉化
      二、愛國女性和事業女性的塑造
      三、商業片中的女間諜和女歌星
      四、獨立清明的都市女性
      五、女性心理片的開拓
  小結  舊式和新式——混雜的女性(1905—1949)
下篇  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悲劇徵候
  第四章  女性悲劇背後的魔方法則
    第一節  女性的自然屬性
    第二節  女性的社會角色
    第三節  女性的悲劇困境
  第五章  女性悲劇的傳統和美學特徵
    第一節  女性苦情戲的歷史性追溯
      一、中國文學戲曲中的女子悲怨
      二、亂世悲劇中的女性化身
      三、中國悲劇的「擬女性」實質
    第二節  女性苦情戲的審美特徵
      一、女性的陰柔之美
      二、核心:情感信仰
      三、境界:生一愛一死的哲學
      四、自我犧牲的敘事模式
      五、怨而不怒的感傷格調

  第六章  女性悲劇的審美效應
    第一節  男性的慾望投影和道德機制
    第二節  女性的認同感應和自我神話
  個案分析  「新女性」之死一阮玲玉和她塑造的悲劇性角色
  結語  拯救與困惑——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宿命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