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供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用新世紀第4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陳志強//楊文明|責編:肖培新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68370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842
人民幣:RMB 1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是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之一,供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五年制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使用,也是研究生入學考試、醫學生備考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以及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生更新知識、提高臨床工作能力的重要參考書。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本書同時提供數字化內容增值服務,便於學生課後複習和自學。
    本教材根據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在編寫過程中承襲了前三版教材編寫的宗旨和理念,堅持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重心的「三基」原則,同時注重教材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迪性和實用性,盡可能做到突出重點、照顧全面。另外,為了充分體現本教材的科學性、權威性,在編寫過程中重點參考了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中、西醫內科學教材和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書的總體形式和分篇構架與上版教材基本相同,全書仍分為緒論、疾病診療篇和病證診療篇三個部分。緒論主要介紹了中西醫結合的源流、進展、前景,中、西醫學的差異和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學習方法等內容;疾病診療篇以疾病為綱,分別敘述了呼吸、循環、消化、泌尿、血液、內分泌、代謝和營養、神經系統及風濕性疾病的常見病、多發病,內容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其他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預后、預防與調護八個方面,突出介紹了中西醫結合診治特點及優勢,著重培養學生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臨床思維能力;病證診療篇,選擇了中醫治療有一定特色,但又難以歸屬於某一西醫疾病的23個病證,按概述、病因病機、辨病思路和辨證論治予以論述,著重培養學生辨證論治和臨床邏輯思維能力。

作者介紹
編者:陳志強//楊文明|責編:肖培新

目錄
緒論
上篇  疾病診療篇
第一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Ⅱ  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
  第三節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Ⅰ  慢性支氣管炎
    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四節  支氣管哮喘
  第五節  支氣管擴張症
  第六節  呼吸衰竭
    Ⅰ  急性呼吸衰竭
    Ⅱ  慢性呼吸衰竭
  第七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第八節  肺炎
  第九節  肺膿腫
  第十節  肺結核
  第十一節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第十二節  胸腔積液
  第十三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附氣胸
  第十四節  特發性肺纖維化
第二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心力衰竭
    Ⅰ  慢性心力衰竭
    Ⅱ  急性心力衰竭
  第三節  心律失常
    Ⅰ  快速性心律失常
    Ⅱ  緩慢性心律失常
  第四節  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第五節  高血壓
  第六節  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
    心臟病
    Ⅰ  動脈粥樣硬化
    Ⅱ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心絞痛
    心肌梗死
  第七節  心臟瓣膜病
  第八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九節  心肌疾病
    Ⅰ  心肌病
    Ⅱ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節  心包疾病
    Ⅰ  急性心包炎
    Ⅱ  縮窄性心包炎
第三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胃炎
    Ⅰ  急性胃炎
    Ⅱ  慢性胃炎
  第三節  消化性潰瘍
    附上消化道出血
  第四節  功能性胃腸病
    Ⅰ  功能性消化不良
    Ⅱ  腸易激綜合征
  第五節  炎症性腸病
    Ⅰ  潰瘍性結腸炎
    Ⅱ  克羅恩病
  第六節  胃癌
  第七節  食管癌
  第八節  大腸癌
  第九節  脂肪性肝病
  第十節  原發性肝癌
  第十一節  肝硬化
    附肝性腦病
  第十二節  胰腺炎
    Ⅰ  急性胰腺炎
    Ⅱ  慢性胰腺炎
第四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腎小球腎炎
    Ⅰ  急性腎小球腎炎
    Ⅱ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Ⅲ  慢性腎小球腎炎
    Ⅳ無癥狀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第三節  腎病綜合征
  第四節  IgA腎病
  第五節  膜性腎病
  第六節  糖尿病腎病
  第七節  腎小管間質疾病及藥物性腎損害
    Ⅰ  急性間質性腎炎
    Ⅱ  慢性間質性腎炎
    Ⅲ  藥物性腎損害
  第八節  尿路感染
  第九節  急性腎損傷
  第十節  慢性腎衰竭
第五章  血液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缺鐵性貧血
  第三節  再生障礙性貧血
    附輸血及輸血反應
  第四節  溶血性貧血
  第五節  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症
  第六節  白血病
    Ⅰ  概述
    Ⅱ  急性白血病
    Ⅲ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Ⅳ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第七節  淋巴瘤
  第八節  紫癜
    Ⅰ  過敏性紫癜
    Ⅱ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第九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第六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尿崩症
  第三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四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第五節  甲狀腺炎
    Ⅰ  亞急性甲狀腺炎
    Ⅱ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第六節  嗜鉻細胞瘤
  第七節  庫欣綜合征
  第八節  原發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
第七章  代謝疾病和營養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糖尿病
  第三節  血脂異常和脂蛋白異常血症
  第四節  肥胖症
  第五節  水、電解質代謝和酸鹼平衡失常
    Ⅰ  水、鈉代謝失常
    失水
    水過多和水中毒
    低鈉血症
    高鈉血症
    Ⅱ  鉀代謝失常
    鉀缺乏和低鉀血症
    高鉀血症
    Ⅲ  酸鹼平衡失常
    代謝性酸中毒
    代謝性鹼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鹼中毒
    混合性酸鹼平衡紊亂
第八章  風濕性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類風濕關節炎
  第三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
  第四節  乾燥綜合征
  第五節  骨關節炎
  第六節  痛風
第九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周圍神經病
    Ⅰ  三叉神經痛
    Ⅱ  特發性面神經麻痹
    Ⅲ  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根神經*

  第三節  運動神經元病
  第四節  腦血管疾病
    Ⅰ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Ⅱ  腦梗死
    腦血栓形成
    腦栓塞
    腔隙性梗死
    Ⅲ  腦出血
    Ⅳ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五節  帕金森病
  第六節  癲癇
  第七節  痴呆
    Ⅰ  阿爾茨海默病
    Ⅱ  血管性痴呆
  第八節  重症肌無力
下篇  病證診療篇
  第一節  咳嗽
  第二節  心悸
  第三節  胸痹心痛
  第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