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臨床藥理學教程(第3版高等院校教材)

  • 作者:編者:陳忠//湯慧芳|責編:阮海潮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08130
  • 出版日期:2020/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8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系統而扼要地介紹臨床藥理學的主要理論和藥物應用,內容與時俱進,反映了臨床藥理學的進展和發展方向。本教材分上編總論和下編各論,共20章,分別介紹臨床藥理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常見疾病的藥物治療學,涉及臨床藥理和治療學的主要領域,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本教材可用於醫學和藥學本科生、研究生、5+3年制、8年制臨床醫學生以及各類臨床醫師和藥師的繼續教育等的臨床藥理學教學。

作者介紹
編者:陳忠//湯慧芳|責編:阮海潮

目錄
上編  總論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臨床藥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臨床藥理學研究內容
    第三節  臨床藥理學的任務
  第二章  臨床葯動學
    第一節  藥物的體內過程
      一、吸收
      二、分佈
      三、代謝
      四、排泄
    第二節  葯動學的基本原理
      一、動力學過程
      二、房室模型
      三、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
    第三節  葯動學原理的臨床應用
      一、確定給藥劑量
      二、維持治療血葯濃度
      三、根據血葯濃度設計給藥方案
  第三章  臨床藥效學
    第一節  藥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一、藥物的作用
      二、藥物作用的機制
    第二節  藥物作用或療效的評價
      一、生理學方法
      二、生物化學方法
      三、心理學方法
    第三節  藥物的量效和時效關係
      一、藥物的量效關係和量效曲線
      二、量效關係的規律
      三、量效關係的類型
    第四節  藥物治療中的藥效學原則
      一、臨床藥效的延遲
      二、與患者疾病狀態的關係
      三、與機體內環境的關係
    第五節  藥物治療方案與臨床療效
      一、給藥劑量
      二、給葯間隔
      三、用藥療程
      四、時辰給葯
      五、首次劑量
      六、給葯途徑
    第六節  生物標誌物
  第四章  藥物不良反應和葯源性疾病
    第一節  藥物不良反應
      一、不良反應及相關概念的定義
      二、不良反應的因果關係評估
      三、藥物不良反應分型
      四、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易感因素
      五、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

    第二節  葯源性疾病
      一、葯源性疾病的類型
      二、常見的葯源性疾病
      三、葯源性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原則
    第三節  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
      一、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體系
      二、藥物不良反應的報告程序和報告範圍
      三、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方法
      四、藥物警戒
下編  各論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