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兒童和青少年情緒與行為障礙(寫給老師和家長的心理學指南第11版)

  • 作者:(美)詹姆士·M.考夫曼//蒂莫西·J.蘭德勒姆|責編:黃海娜|譯者:凌春秀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565174
  • 出版日期:2021/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5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兒童和青少年的情緒與行為是否異常,取決於我們對特定文化中某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正常行為的預期。當兒童進入學校時,許多問題被發現,儘管這些問題可能早已存在,但在家裡它們可能被容忍,不被視為「問題」,而且學業壓力會導致出現新的問題。
    本書概述了兒童和青少年為何會出現各種情緒與行為障礙,兒童和青少年情緒與行為障礙的主要分類,以及評估這些障礙的過程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在所有被歸為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罹患情緒和行為障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因此本書還介紹了如何對罹患情緒和行為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學校教育及管理。在本書的第11版中,不僅彙集了目前新的學術研究成果,還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議。
    本書適合各級學校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學校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或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及對兒童和青少年情緒與行為障礙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美)詹姆士·M.考夫曼//蒂莫西·J.蘭德勒姆|責編:黃海娜|譯者:凌春秀

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導讀
  第1章  基本假設:對何謂「良好教學」的不同看法及本書的主張
    對問題的看法
    四個理論模型的簡要說明
      生物模型
      心理教育模型
      生態模型
      行為模型
    模型選擇
    社會認知模型
    良好教學
      期望
      行為成因
      行為的定義、測量和評估
      工作、遊戲、愛和樂趣
      直接、坦誠的溝通
      自我控制
      文化差異
      教學:特殊教育的任務
      對具體個案的思考
    成因、行為類型、評估和干預之間的關係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2章  主要問題:問題的大小、定義及發生率
    通用術語
    定義
      不同的概念模型
      不同定義的目的
      情緒和行為測量的複雜性
      正常和異常行為的範圍與多樣性
      發展規範與社會文化期望:生態學
      與其他問題的關係
      諸多情緒和行為問題的短暫性
      為異常行為貼標籤的弊端
    定義的重要性
      目前官方採用的定義
      對定義的看法
      其他定義的出現
      案例
    患病率
      患病率與發病率的意義
      為什麼要關注患病率
      對患病率的估計
      合理估計與獲助比例
    影響患病率的因素
      對病因與患病率之間關係的猜想
      不願鑒定EBD
      比例失調
    特定障礙的患病率和發病率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3章  回顧與展望:EBD領域的發展與當前議題
    EBD的發展簡史
      19世紀
      20世紀早期:干預方案的形成
      20世紀中後期:教育計劃的詳細制訂
    21世紀的議題
      早期鑒定和預防
      對反社會和暴力學生的教育
      全面協作的社區本位服務
      聚焦學業和社交技巧
      功能性行為評估
      各種安置方案
      過渡安排:工作或繼續教育
      多元文化的特殊教育
      干預反應模式
    法律的進展及議題
      《殘障兒童普及教育法案》
      《殘疾人教育法案》
      《殘疾人教育法修正案》
      《殘疾人教育促進法案》
      《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及隨後的標準化政策
      立法與訴訟的趨勢
      立法與訴訟的含義
    過去
    現在與未來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二部分  可能的成因
  導讀
  第4章  生物因素
    以生物因素為解釋的優點
    遺傳
      遺傳因素的意義
    腦損傷或腦功能障礙
    營養、過敏和其他健康問題
    氣質
    對教育工作者的意義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5章  文化因素
    以文化因素為解釋的優點
    相互衝突的文化價值觀和標準
    多元文化觀
    評價文化因素時面臨的問題
      大眾媒體
      同齡群體
      居住環境與城市化
      種族

      社會階層與貧困
      性別
    對教育工作者的意義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6章  家庭因素
    以家庭因素為解釋的優點
    家庭的定義和結構
      單親家庭
      寄養家庭
    家庭互動
      管教孩子
      虐待兒童
    家庭對學業的影響
    影響家庭的外部壓力
    對教育者的意義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7章  學校因素
    以學校因素為解釋的優點
    智力
      EBD學生的智力
    低智商的影響
    學習成績
      EBD學生的成績
      學業不佳的影響
    社交技能
      預示學業成敗的行為
      學業失敗及成年後的適應問題
    智力、成績與反社會行為
    學校對EBD的影響
      對個體差異不敏感
      有不適當的期望
      行為管理不一致
      教學沒有實用價值
      關鍵技能教學不力
      強化策略應用不當
      不良行為榜樣
    對教育者的意義
    生物、文化、家庭和學校:一張錯綜複雜的網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第三部分  異常行為的分類
  導讀
  第8章  注意力及活動障礙
    定義與患病率
      與其他障礙的關係
      患病率
    成因及預防
    評估

    干預與教育
      藥物
      涉及家長和教師的社會心理培訓
      干預反應模式與分層教育法
    關於干預的觀點
    本章小結
    個人反思
  第9章  品行障礙:公開攻擊行為與隱蔽反社會行為
    定義、患病率及分類
      定義
      患病率
      分類
    社會環境中的攻擊行為與暴力
      攻擊行為是一個多元文化問題
      校園環境中的攻擊行為
    成因
      社會學習研究的一般結論
    評估
    干預與教育
      干預
      社會學習取向的干預
      懲罰的使用和誤用
    行為變化周期與預矯正
      校園暴力與校規校紀
      專用於隱蔽反社會行為的干預
    本章小結
    個人反思
  第10章  焦慮及相關障礙
    焦慮障礙
      強迫障礙
      創傷后應激障礙
      刻板運動障礙
      選擇性緘默症
    進食障礙
    排泄障礙
    性行為障礙
    社會孤立與不善交際
      成因及預防
      評估
      干預與教育
    本章小結
    個人反思
  第11章  抑鬱與自殺行為
    抑鬱
      定義及患病率
      評估
      成因、與其他疾病的關係及預防
      干預與教育
    自殺行為
      定義與發生率

      成因及預防
      評估
      干預與教育
    本章小結
    個人反思
第12章  思維障礙、溝通障礙與刻板行為
    精神分裂症
      定義、患病率與特徵
      成因及預防
      教育及相關干預方案
    社會化問題
    溝通障礙
    刻板動作(異常重複動作)
      自我刺激
      自我傷害
    本章小結
    個人反思
第13章  青春期特殊問題:犯罪、物質濫用、過早性行為
    青春期與成年早期的問題行為
    少年犯罪
      定義
      違法行為的類型
      發生率
      成因及預防
      違法、殘疾與特殊教育
      對青少年犯罪的干預
      過度反應與懲罰措施
    物質濫用
      定義和發生率
      成因及預防
      干預與教育
    過早性行為與未成年生子
    本章小結
    個人反思
第四部分  評估
  導讀
  第14章  測量、篩查和鑒定
    特殊教育評定的—般原則
      家長必須參與評估
      必須涉及多個學科
      必須準確公正地評估所有已知或疑似殘疾
      評估結果必須保密
      家長有權要求調解或舉行聽證會
      需要定期重新評估
      16歲以上學生必須有過渡計劃
      EBD學生必須納入常規教育進度評估
      必須包括正向行為干預計劃
    可接受的一般評估標準
      評估的信度
      評估的效度

      信度與效度在EBD評估中的重要性
    篩查
      早期識別和預防
      篩查中的整合與確認
      篩查中的功能性行為評估
    資格評估
      轉介前干預與干預反應
    確定資格的評估
    本章小結
  第15章  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的當前趨勢
    教學評估及其他干預評估
      智力與成績的標準化常模參照測試
      行為評定量表
      直接觀察與直接測量
      訪談法
      同伴關係評估
      自陳報告
      課程本位評估
    表現測定
    功能性行為評估
      正向行為干預計劃
      預矯正
    適應普通教育評估標準
    評估與社會驗證
    評估數據用於個性化教育計劃
      個性化教育計劃注意事項
      個性化教育計劃與安置
    分類
      精神病學分類
      行為維葭分類
      多元分類與共病問題
      嚴重障礙的分類
    分類的必要性
      複雜性和模糊性
    本章小結
    案例討論
致謝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