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曾澤霖志忞考(精)/博士生導師學術文庫

  • 作者:李岩|責編:楊娜
  • 出版社:光明日報
  • ISBN:9787519458546
  • 出版日期:2021/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61
人民幣:RMB 9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音樂家曾志忞一生重要事項巨細無遺的綜合考論。首先,作者對曾志忞研究中的缺憾,發「世紀詰問」。其次,對此前曾志忞研究現狀綜述后,進入正文,共五大版塊。第一,對曾志忞卒年、葬儀進行考證,得出其死於1927年8月4日(陰曆七月初七)而非普遍誤傳的1929年。第二,對貧兒院樂隊之軍樂隊、賜封皇匾,曾志忞領受的誹謗(微詞)、口角、所作《國歌》等,進行查證。第三,對曾志忞舉家北遷、在天津建壽漁堂(其父祠堂)、在北京辦中西音樂會等事項查了個「底兒掉」,並發現步其後塵的另一「中西音樂會」為溥侗領導之「史實」。第四,考察了曾志忞與嚴修、包笑天、日本戲曲專家?武雄(聽花)之間的深厚情誼。第五,從兩方面——樂歌創作、戲曲改良實踐,論定曾志忞作為音樂家的歷史功績,並在「緣因初度」簡略分析了其戲曲改良歸於失敗的原因。更深入的總結——上海貧兒院創辦旨趣及全文各節點之剖析,在「結論」可謂「元因再度」。曾氏本名澤霖,字志忞,而其家人至今稱其「曾志文」是學界至今鮮少人知的「秘聞」。此外,本書另一特色:附《曾澤霖年表》及《曾氏壽漁堂家祠落成紀念冊》——內含眾多學界未知史料,包括曾志忞親書的《壽漁堂建築始末記》《藝菊新法》及與親姐蘇曾澤新合撰之《少卿府君行述》,嚴修撰《壽漁堂記》碑文,曾少卿《戒煙家訓》(墨跡),六旬影像,張謇(季直)《曾少卿像贊》,曾志忞弟子高硯耘、馮亞雄、方經的「跋」,壽漁堂多幅珍貴歷史照片、所在位置圖,各界名人如教育部次長范源濂(靜生)、同濟大學第四任校長沈恩孚(信卿)等人的題詞。《曾澤霖志忞考》的問世,恰逢曾志忞140周年誕辰(1879—2019),本書經作者十余年打造,是迄今為止上海曾志忞研究的「重頭戲」。

作者介紹
李岩|責編:楊娜
    李岩,(1958—)男,生於遼寧丹東,成長於北京復興路20號大院,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碩士、博士生導師,曾就讀於山西大學(本科)、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碩士)、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博士)。1983年入職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1992年入職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歷任《中國音樂學》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副主編,《中國音樂年鑒》主編,2018年入職啥爾濱音樂學院音樂學作曲系,任碩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果:《朔風起時弄樂潮》(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繽紛妙響:澳門音樂》(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中國音樂論辯》(合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放歌三十年》(合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不忍樂史盡成灰》(北京燕山出版社201 1)、《情深至吻:上海中華口琴會及其推廣的音樂》(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初版2017再版)、《樂史圭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0)、《曾澤霖志忞考》(博導文庫,光明日報出版社2020)、《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開拓者陳洪文選》(合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百歲學人繆天瑞:慶祝繆天瑞百歲華誕影集》(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中國音樂年鑒》(主編2003、2004、2005、2007、2010、2011卷),曾獲中國音樂金鐘獎首屆音樂理論獎及省部級各類獎項10項。

目錄
世紀詰問
研究述往
  一、鉤稽補罅
    1.卒年
      1.1  場面
      1.2  儀理
    2.軍樂瀰漫
    3.皇匾
      3.1  賜未得瞻
    4.微詞
      4.1  抱養
      4.2  鴉片煙鬼
      4.3  虐待貧兒
      4.4  霸佔玉佛寺財產
    5.口角
  二、被遺忘的國歌
    2.1  迷局
    2.2  風清
    2.3  月明
  三、北行
    3.1  福禍伏依
      3.1.1  在民
      3.1.2  在官
  四、曾壽漁堂
    4.1  堂銘
    4.2  不同凡俗
    4.3  擇定津門
    4.4  提掖俊才
  五、中西音樂會
    5.1  起底
      5.1.1  大約在冬季
      5.1.2  旁證
      5.1.3  口述
      5.1.4  開場劇獻
    5.2  劇透
  六、深描
    6.1  會址
    6.2  性質
    6.3  程度
    6.4  科目
    6.5  開啟山林
    6.6  模式
    6.7  風采
    6.8  壽禮·互師
    6.9  隸屬
    6.10  分工
    6.11  難易·曲目
    6.12  挑費
    6.13  人數
    6.14  總賬

    6.15  聲名鵲起
    6.16  離場
    6.17  隱情
  七、各美其美
    7.1  此會絕非彼會
    7.2  名同實異
    7.3  樂器
    7.4  中外兼能
    7.5  大事件
    7.6  散會
  八、情誼深長
    8.1  東瀛遇故知
    8.2  滬上往事
    8.3  京津之間
    8.4  志趣相投
    8.5  梁迂堵
    8.6  悲喜疊加
    8.7  釧影悼詞
  九、非花似霧
    9.1  聽花·志惠
    9.2  煮酒論雄
蓋棺論定
  十、樂歌
    10.1  《新》
    10.2  《黃河》
    10.3  《楊花》
    10.4  《汝小生》
    10.5  《黃菊》
    10.6  《螞蟻》
    10.7  世紀回眸
實踐之樹長青
  十一、歌劇
    11.1  分聲部
    11.2  倡用五線譜
      11.2.1  苟阻礙此「普及」即「找罵」
      11.2.2  神韻
      11.2.3  廢口傳心授
      11.2.4  玄機
      11.2.5  深意
      11.2.6  新譜布眾
    11.3  統籌
    11.4  必用複音
    11.5  評批無情
    11.6  覆地翻天
    11.7  真把式
      11.7.1  唱詞
      11.7.2  結構
      11.7.3  音調
      11.7.4  情境
    11.8  清凈

    11.9  喜憂參半
      11.9.1  拿捏
    11.10  緣因初度
    11.11  省悟
結論
跋:緣起·歷程·致謝(acknowledgemenl)
《曾澤霖年表》
參考文獻

《曾氏壽漁堂家祠落成紀念冊》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