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公眾史學(第4輯)

  • 作者:編者:李娜|責編:王志毅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13462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2
人民幣:RMB 7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公眾史學是突出受眾的問題、關注點和需求的史學實踐,它促進歷史學以多種或多元方式滿足現實世界的需求,促成史家與公眾共同將「過去」建構為歷史。《公眾史學》是公眾史學的專業文集,主要介紹公眾史學的理論、實踐、方法、教學等。本系列叢書收集了國內外研究公眾史學的一線學者的文章,秉承跨學科、跨文化的理念,通過理論探索、學術述評、實地研究、專題討論、評論(包括公眾史學新書、博物館展覽、影視與數字歷史項目等)、動態與前沿、讀史札記、讀者來信/綜述等專欄,探討歷史在公眾領域的產生、表徵、呈現、認知和傳播。
    本書為第四輯,分為實踐聚焦、公眾史學與環境、評論等欄目。

作者介紹
編者:李娜|責編:王志毅
    李娜,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員,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公眾史學中心研究員,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口述歷史敘事中心國際研究員,美國印第安納-普渡大學人文學院「國際學者」。曾任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3—2017年)。美國公眾史學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Public History)理事會成員之一,擔任《公眾史學家》(The Public Historian)國際編輯,主要專業領域是公眾史學、城市歷史文化保護,研究成果刊登于Oxoford Handbook of Urban Planning,The Public Historian,Public History Review,Public History Weekly等。

目錄
理論探索、前沿與反思
  對共享探究的共同探究
  數字時代如何「共享權威」
  誰是公眾?誰的歷史?公眾史學家的目標是什麼?
  什麼是公眾史學
  公眾史學能否引導歷史學的範式變革?
公眾史學與環境
  綠色公眾史學:環境史與公眾史學在我國的發展
  公眾史學和環境史學:在時間長河中解讀地域的創造性
  西湖疏浚的保護與記錄:公眾史學之重要實踐
實踐聚焦:圖像、歷史與記憶
  家藏照片與公共記憶
  圖像史料在口述史訪談與研究中的意義
  當代語境下的歷史影像如何被觀看?——以「一個有問題的展覽:從一段潮汕舊影像說起(1921—1939)」為例
  「附逆影人」到「民族英雄」:《飛虎嬌娃》與李麗華的公眾形象重塑
  通過史料共享深化公眾的歷史認知:來自抗戰文獻數據平台的探索
評論
  歷史修復、保護與重建:公眾史學家的行動與責任——美國公眾史學委員會(NCPH)2019年會議綜述
  過去的呈現:美國各州與地方歷史協會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