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為什麼是植物圖鑒

  • 作者:(日)中平卓馬|責編:馬步勻|譯者:林葉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37868
  • 出版日期:2021/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8
人民幣:RMB 3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為什麼是植物圖鑒》是日本傳奇攝影師中平卓馬的攝影文集。書中,作者提出的問題是一個攝影創作者都必須面對的困境——我們如何透過照片逼近真實?同時,作者也通過書名逼迫攝影與自我表現的關係,照片如果不是傳達作者的意旨,那照片是什麼?按下快門,一切因此結束。

作者介紹
(日)中平卓馬|責編:馬步勻|譯者:林葉

目錄
為什麼,是植物圖鑒
第一章  連續不斷的視覺掠奪
  記錄這種幻影—從記錄到紀念碑
  平面圖像幻想論
  當代藝術的疲敝—參加第七屆巴黎青年雙年展
  攝影,僅限一天的現實性
第二章  日期、場所、行為
  照相機背負著悲觀主義
  回歸樸素的記錄
  美學的崩壞
  攝影能喚醒語言嗎?
  紀錄片的今日課題
  攝影能夠挑釁語言了嗎?
  決定攝影價值的事物
  照相機能盜取現實嗎?
  電視攝像機是現實的工作者
  作品是現實的一部分
  戈達爾不可能存在於作品的背後
  作為不可避免之姿態的電影
  確立影像的黨派性是否可能?
  讓該存在的事物成立
  不是血,而是紅色顏料
  詭辯的迷宮
  源於日期與場所的想法
  能否逃離作為制度的視角
  表現總是危險的
  虛構的祭典,虛構的肉體
  費里尼的羅馬
  包裹科羅拉多大峽谷
  「觀看」戲劇這種行為
第三章  現在,所謂觀看究竟是什麼
  什麼,現在再說爵士樂?——場域論概說
  非洲歸來
  舞台上、屏幕上的那種赤裸裸的直接性
  電影能否用來煽動
  複製時代的「表現」是什麼——關於「瘋狂•天野—白川義員的審判」
  「發現日本」:被囚之旅的意義
  無論如何都引人思考的問題:報道中的日本特色
後記
解說 判定的倫理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