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宗教社會學

  • 作者:段德智|責編:洪瓊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27405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3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針對國際宗教社會學的學科現狀,圍繞著構建「作為宗教學分支學科的宗教社會學」這一目標,對宗教的本質說(尤其是對宗教的特殊本質說)、宗教對話以及宗教的本土化或民族化等諸多重大問題盡可能地做了比較深入和系統的考察。
    全書共六章:第一章旨在以馬克思的「宗教存在論」為依據對傳統宗教社會學進行批判性考察,論證構建作為宗教學分支學科的宗教社會學的必要性。第二至第四章旨在從宗教奧秘的解讀和宗教與社會之關聯兩個維度闡釋宗教的本質,其中宗教奧秘的解讀著重闡述的是宗教的特殊本質,從宗教與社會的關聯角度討論的則是宗教的普遍本質,從而對構建作為宗教學分支學科的宗教社會學提供某種理論支撐。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別討論和闡述了宗教對話和宗教神學的本土化,前者涉及國際政治、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後者則涉及中華民族的富強和復興,可以說是我國宗教社會學的兩個重大時代話題。

作者介紹
段德智|責編:洪瓊
    段德智,武漢大學二級教授。先後兼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湖北省宗教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外國哲學基地(外國哲學所)兼職教授與學術委員,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著作有:《死亡哲學》、《萊布尼茨》(陳修齋、段德智著)、《宗教概論》、《宗教與社會》、《西方死亡哲學》、《主體生成論》、《宗教學》、《萊布尼茨哲學研究》、《新中國宗教工作史》、《哲學的宗教維度》和《中世紀哲學研究》等。主要譯著有:《非理性的人》、《英國哲學史》、《哲學辭典》、《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批評性解釋》、《<中庸>洞見》、《論存在者與本質》和《神學大全》第一集等。主編「經院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叢書」。曾先後獲「第六屆中國圖書獎」二等獎、「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多項獎勵。當前主要從事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的翻譯和研究以及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境外宗教滲透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戰略研究」。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宗教的社會學解密與作為宗教學分支學科的宗教社會學
  第一節  宗教的社會學解密
    一、伏爾泰的「悖論」與宗教的「秘密」
    二、孔德與斯賓塞:實證主義與宗教社會學的發軔
    三、杜爾凱姆:作為宗教靜力學的宗教社會學
    四、韋伯:作為宗教動力學的宗教社會學
    五、帕森斯與默頓:從「結構功能論」到「衝突論」
  第二節  走向作為宗教學一個分支學科的宗教社會學
    一、社會學家與神學家的「二律背反」(1):貝格爾A
    二、社會學家與神學家的「二律背反」(2):貝格爾B
    三、馬克思的啟示:從「宗教意識」到「宗教存在」
    四、作為宗教學的宗教社會學導論
第二章  宗教的特殊本質:宗教的奧秘及對其的一個解讀
  第一節  宗教奧秘與對神聖者的信仰
    一、關於宗教的語源學解釋與宗教的基本意涵
    二、宗教的奧秘與信仰的超越性
  第二節  宗教奧秘的解讀與作為信仰神聖者的人
    一、宗教發生學與宗教信仰的生存論維度
    二、宗教信仰與人生救贖
    三、信仰的內在性與人的「自我意識」
    四、「向人自身的復歸」與宗教意識的演進
第三章  宗教的普遍本質Ⅰ:「宗教與社會」的歷時性考察與時俱進的人類宗教
  第一節  宗教組織形態的與時俱進
    一、宗教的起源與「氏族社會」和「氏族宗教」
    二、「古代奴隸制社會」與「民族宗教」
    三、「人類歷史的世界化」與「世界宗教」
  第二節  宗教意識的與時俱進Ⅰ:與時俱進的神的觀念
    一、宗教歷史發展的兩個維度
    二、作為原始宗教的「自然宗教」與人類社會的原始狀態
    三、從「自然宗教」到「多神教」與社會進化
    四、從「多神教」走向「一神教」與社會進化
    五、「庸俗的無神論」與「誠實的無神論」
  第三節  宗教意識的與時俱進Ⅱ:與時俱進的宗教哲學
    一、古代希臘宗教哲學:作為「第一哲學」的神學
    二、中世紀宗教哲學:啟示主義與信仰主義
    三、近代宗教哲學與自然神論
    四、現當代宗教哲學與人的生存體驗原則
    五、宗教哲學應然的「研究域」
第四章  宗教的普遍本質Ⅱ:「宗教與社會」的共時性考察宗教的社會本質與社會功能
  第一節  宗教的社會本質
    一、宗教之為一社會群體:宗教的社會特徵
    二、宗教群體的組織類型與宗教的社會本質
    三、「宗教皈依」與宗教的社會化:宗教群體與一般社會群體之間的一種互動
    四、宗教意識與宗教的社會本質:「宗教世界」與人類社會的「二重化」
  第二節  宗教的社會功能
    一、宗教之為一社會意義系統
    二、宗教與社會的維繫
    三、宗教與社會的創建
    四、宗教社會功能的二律背反:宗教的正功能與負功能

    五、宗教與各亞社會系統之間的互動(上):宗教與政治
    六、宗教與各亞社會系統之間的互動(下):宗教與經濟
  第三節  宗教的世俗化與宗教的發展前景
    一、宗教世俗化與宗教神聖化的張力
    二、宗教世俗化的歷史維度:從神聖化世俗到世俗化神聖
    三、宗教世俗化的現當代維度:現代化與「世界祛魅」的等式
    四、宗教的世俗化與宗教的發展前景:宗教會因此而消亡嗎
第五章  宗教對話與國際政治和人類文明
  第一節  宗教地理學、宗教衝突與國際政治
    一、宗教的地理分佈與人類古代文明
    二、宗教的空間傳播與宗教衝突
    三、當代的宗教分佈與地區衝突或「斷層性戰爭」
    四、宗教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對亨廷頓「文明衝突論」的一個批評性考察
  第二節  宗教對話與世界和平
    一、宗教對話的三種模式:排他主義、兼容主義和多元主義
    二、希克的宗教多元主義神話
    三、作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的宗教對話
  第三節  宗教對話的層次性與現實途徑
    一、宗教對話的層次性與平面化
    二、宗教對話的可能性與基本中介
    三、宗教對話的現實途徑:從文化對話到宗教信仰層面的對話
第六章  中國宗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一節  中國傳統宗教與前現代中國社會
    一、與時俱進的中國傳統宗教:中國傳統宗教與中國前現代社會發展的同步性
    二、中國傳統宗教的宗法性質與前現代中國社會
    三、以「神化王權」為基本使命的中國傳統宗教的政治情結
    四、小康、大同的社會理想與中國傳統宗教的社會功能
    五、對佛教中國化的進一步考察
  第二節  中國近代宗教的轉型與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革
    一、佛教的革新運動與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革
    二、伊斯蘭教的革新運動與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革
    三、道教的革新運動與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革
    四、基督宗教的革新運動與中國近代社會的變革
  第三節  中國現代宗教的轉型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革
    一、中國天主教的三自革新運動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遷
    二、中國基督教的三自革新運動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遷
    三、中國佛教的自新運動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遷
    四、中國伊斯蘭教的自新運動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遷
    五、中國道教的自新運動與中國現代社會的變遷
  第四節  當代中國宗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當代中國宗教的歷史使命:社會建設與民族復興
    二、當代中國宗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資源
    三、當代中國宗教與精神文明建設
    四、當代中國宗教與文化建設
  第五節  當代中國社會與當代中國宗教的自身建設
    一、當代中國宗教建設的基本目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二、宗教管理現代化的一個基本方略:依法治教
    三、當代中國宗教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進一步加強神學理論建設
    四、當代中國宗教的一項長期任務:去偽匡正,反對邪教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